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朝17代30王,为什么只是17代?

商朝17代30王,为什么只是17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301 更新时间:2024/1/16 18:13:04

【商朝30帝十七代人,传国554年。】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科研成果,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

商汤伐夏,放逐夏桀于巢(今巢湖市一带)。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确认,这一年是公元前1600年。商汤所领导的商部族,是华夏民族中“华族”的一支,其祖先图腾是“玄鸟”,玄鸟据说是一种燕子。《诗经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地殷茫茫。”帝喾(音ku、亦称帝俊)的妃子简狄,吞吃了玄鸟蛋,生了个孩子叫契,契长大后叫做阏(音e)伯,被封在商丘。阏伯的后代部族就被称为商人,殷商灭亡后,周武王把殷商王室子弟又迁回商丘,国号为“宋”。

商汤建立商王朝后,为天子一共13年。商汤驾崩之前,太子太丁就已经去世,商汤驾崩之后,太丁的弟弟外丙继承了帝位,辅政大臣是国师伊尹。外丙为帝仅仅2年,就驾崩了,史记记载外丙为3年,外丙的弟弟仲壬就被推选为帝,可惜仲壬干了四年就驾崩了。国师伊尹,就推选太子太丁的儿子太甲继承帝位。那么,商汤驾崩的时候,为什么不让太孙太甲继承帝位呢?根据推算呀,六七年前,太甲还没有成年。

由于没有史料文字的记载,冷清只能用科学逻辑推测,商朝人对王权的继承,肯定也是“父死子继”的。商汤驾崩之后,应该是太子太丁继承帝位,但是太子太丁已经不在了,太丁的儿子太甲,当时还没有成年。从稳固王权的角度考虑,伊尹和大臣们就选择商汤的其他儿子继承帝位。外丙、仲壬兄弟二人在位时间仅仅六七年,这时候,太子太丁的儿子太甲成年了,理所当然就被推举为继承人了。

关于太甲和伊尹的关系,《竹书纪年》和《史记》的记载完全不一样。《竹书纪年》讲:伊尹谋权篡位,流放太甲到桐宫(偃师西南),太甲七年,太甲从桐宫逃跑回来,把伊尹给杀了。《史记》记载:太甲年轻气盛,非常暴躁,做了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伊尹为了教育太甲,就把他关闭在桐宫中反省。三年以后,太甲悔改了,就把太甲接回了朝廷,太甲做了一个好皇帝,伊尹还做了《太甲训》,向天下传播歌颂太甲的功德。

两种不同的记载,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伊尹摄政专权,太甲确实被放逐桐宫。太甲到底是自己跑回来的,还是被伊尹请回来的,这个分歧实在太大了。其次,太甲到底有没有杀死伊尹,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初学记》引用《帝王世纪》:“伊尹卒,年百有余岁,大雾三日。”伊尹活了100多岁,似乎并非被太甲杀死的。现代甲骨文研究发现,甲骨文中有多处关于祭祀伊尹的文字。当然,这并非能说明,伊尹就一定是个贤相,也不能证明伊尹没有被杀,伊尹助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功劳还是很大的,被祭祀也是合乎情理的。

《竹书纪年》:“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七年,王潜出自桐,杀伊尹,天大雾三日,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史记商本纪》:“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用《太甲训》三篇,褒帝太甲,称太宗。”

但是自从伊尹专权之后,商朝帝位继承的格局改变了,“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是同时存在的,帝位继承者必须是成年人,确保商朝的王权和江山稳固。太甲只执政了12年,驾崩的时候也就30岁出头,他的儿子沃丁最多也就十几岁,沃丁继承帝位后,在位了19年,驾崩的时候也就是30多岁的样子,那么沃丁的儿子最多也就十几岁,为了王权的巩固,沃丁的弟弟小庚继承了帝位。

当然,“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制度的存在,也是有些问题的,在王族内部为了继承帝位,也容易出现弟兄亲王之间的争夺。从商朝的第十一个王中丁(第六代)开始,一直到第十九个王南庚(第十一代),亲王兄弟间的争夺非常激烈,被称为九世之乱,每一位商王在位时间都不太长,都城从西亳迁到嚣,又迁到相,再迁到庇,复迁到奄,直到盘庚即位后,从奄迁到殷才稳定下来,殷做商朝都城200多年,因此也把商朝叫殷商。

商朝称帝时间最长的是太戊,在位时间75年,估计太戊的岁数在百岁以上。在位时间最短的是外丙,仅仅就两三年天气。殷商最后一个帝王,叫做“帝辛”,后世称为“殷纣王”,殷纣王是帝乙的小儿子,按照商朝继承制度,他即位的时候应该有20岁了,殷纣王在位52年,周武王灭商时,估计也有70来岁了。《竹书纪年》记载:帝辛四年做炮烙之刑,看来殷纣王年轻的时候,就是非常暴虐的君主,在位52年,确实是干了不少的坏事。周武王伐纣这一年,是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传国554年。

附录商朝30王十七代王表:

(1)、商汤,都商丘,第一代。

(2)、太丁,商汤长子,未称帝,第二代。

(3)、外丙,太丁弟,都西亳(偃师),同上。

(4)、仲壬,太丁弟,都西亳,同上。

(5)、太甲,太丁长子,都西亳,第三代。

(6)、沃丁,太甲长子,都西亳,第四代。

(7)、小庚,沃丁弟,史记作太庚,都西亳,同上。

(8)、小甲,太庚长子,都西亳,第五代。

(9)、雍己,小甲弟,都西亳,同上。

(10)、太戊,雍己弟,号中宗,称中宗复兴,都西亳,同上。

(11)、仲丁,史记作中丁,太戊子,迁嚣,第六代。

(12)、外壬,中丁弟,都嚣,同上。

(13)、河甲,中丁弟,迁于相,同上。

(14),祖乙,河甲子,迁于耿,二年迁于庇,第七代。

(15)、祖辛,祖乙子,都庇,第八代。

(16)、开甲,史记作沃甲,祖乙弟,都庇,同上。

(17)、南庚,沃甲子,都庇,第九代。

(18)、祖丁,祖辛之子,都庇,第十代。

(19)、阳甲,祖丁子,都奄,第十一代。

(20)、盘庚,阳甲弟,都奄,14年迁于北蒙,曰殷,今殷墟,同上。

(21)、小辛,盘庚弟,都殷,同上。

(22)、小乙,盘庚弟,都殷,同上。

(23)、武丁,小乙子,武丁中兴伐鬼方、荆楚,都殷,第十二代。

(24)、祖庚,武丁子,11年,史记作7年,都殷,第十三代。

(25)、祖甲,祖庚弟,殷衰,33年,史记作16年,都殷,同上。

(26)、冯辛,史记作廪辛,祖甲子,都殷,第十四代。

(27)、庚丁,冯辛弟,都殷,同上。

(28)、武乙,庚丁子,都殷,第十五代。

(29)、文丁,史记作太丁,庚丁子,都殷,同上。

(30)、帝乙,文丁子,都殷,第十六代。

(31)、帝辛,纣王,帝乙少子,52年,都殷,第十七代。

帝辛50年,周武王会诸侯孟津,还;帝辛52年,武王伐纣于牧野,帝辛死,殷商灭。殷商共计传国30帝,554年。

我是冷清先生,为您推送不一样的历史真实,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冷清先生”头条号,谢谢!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周厉王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周厉王是周朝后期的一位暴君,喜欢一意孤行,不喜讽劝。可是老百姓还是经常相聚在一起谈论国事,说周厉王的坏话。为此周厉王甚是恼火,就采取了一些非常极端的措施。夷王驾崩后,儿子厉王胡继位。厉王登位三十年,贪图财利,亲近荣夷公。大夫芮良夫劝谏厉王说:“王室恐怕要衰微了!荣公只知道独占财力,却不知道大难就要来

  • 姜太公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来历在豫北一带,不管四城市还是农村,凡是盖上新房上梁的时候,都要用大红纸书写上一幅“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条款,贴在花檩上,在地上放好供桌,摆好供品,白酒烧梁口,燃放鞭炮,由主家的当事人焚香叩头,然后由木匠和泥水匠将花檩拔上房顶,安放在正门的那间房的中间。盖新房为什么要贴上“

  • 精忠报国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1.“举世皆醉唯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屈原,战国时代楚国的三闾大夫,他提倡要团结其他国家,来抵抗强大的秦国,但是楚国的君王偏信小人,不仅不听劝告,还将他放逐。怀才不遇的屈原报国无门,整日忧愁,在江边徘徊,最终投江身亡。2.蔺相如,战国时代赵国大臣。赵惠文王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

  • 姜子牙是个什么样的人 姜子牙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中国著2113名历史人物,商朝末年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其先祖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从其封姓,故以吕为氏。出生地主要有东海说和河内说。《孟子》5261的《离娄上》和《尽心上》两章都提到姜子牙“居

  • 姜太公的故事 (简短)除钓鱼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姜尚俗称姜

  • 历史上 以天下事为己任 的名人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01.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

  • 姜子牙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当时姜子牙所在的王朝商朝的皇帝纣是一个残暴的人,他统治期间战争不断,为了躲避战乱,姜子牙到中国北方的辽宁隐居了40年,后来又来到西北陕西省的终南山。在那里,他经常到渭河去钓鱼,可是3年中他却一条鱼也没有钓到,而且他的鱼钩还是直的。人们都嘲笑他,他却无动于衷,所以在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商纣王真的那么荒唐无道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商纣王是为中华民族拓土开疆,将华夏王朝版图扩大到江淮地区、一直到达渤海和东海之滨的伟大帝王,却被认为是中国历史头号昏君和暴君典范,沉冤了整整三千年。“商纣王”的正式名号是帝辛,殷商王朝第三十一代天子,“商纣王”是后世对他的贬低性称谓。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帝辛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

  • 为什么历史学家说商纣王不是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纣王的名字叫帝辛,“纣”是周朝给他上的谥号。当时周公造谥法,国君死后,后人用一个字或两个字来概括他一生的功过是非,这个东西就叫谥号。除了秦始皇觉得子议父、臣议君这种做法不能取,从而废弃谥法之外,从周朝开始一直到清朝,都在用这个制度,所以几乎哪个朝代都有文帝、武帝。文,经天纬地曰文;武,克定祸乱曰武、

  • 姜子牙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