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周厉王有哪些事迹?

历史上周厉王有哪些事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61 更新时间:2024/1/21 13:01:59

周厉是周朝后期的一位暴君,喜欢一意孤行,不喜讽劝。可是老百姓还是经相聚在一起谈论国事,说周厉王的坏话。为此周厉王甚是恼火,就采取了一些非常极端的措施。

夷王驾崩后,儿子厉王胡继位。厉王登位三十年,贪图财利,亲近荣夷公。大夫芮良夫劝谏厉王说:“王室恐怕要衰微了!荣公只知道独占财力,却不知道大难就要来临了。财利这东西,是从各种事物中所产生出来的,是天地自然所共有的,而如果有谁想要独占它,那危害就大了。天地生成万物,谁都应该得到一份,怎么能让一个人独自占有呢?如果你独占,就会触怒很多的人,大的灾祸也因此而来。这样你的王位还能保持多久呢?你作为人民的王,应该开发各种财物并把它分发给天下万民万物,使神、人、万物都能得到所应得的。这样,你就不用整日小心警惕,怕招来怨恨啦。所以《颂》诗上说:‘先祖后稷德郁盛,功比天高。种植五谷养万民,无人不你看齐。’《大雅》说:‘广施恩泽开周业。’这不正是说要普施财利而且要警惕祸难来临吗?正是因为这样,先王才能建立起周朝的事业并一直保持到现在。而如今,君王您却去学独占财利,这怎么行呢?普通人独占财利,尚且被人称为是强盗;您如果也这样做,那归服您的人就少啦。荣公如果被重用,周朝肯定要败亡了。”厉王不听劝谏,还是任用荣公做了卿士,掌管国事。

厉王暴虐无道,轻率放肆,国人都公开议论他的过失。召公劝谏说:“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周厉王十分恼火,找来一个到卫国的巫师,派他们去监视那些议论他的人,发现后就来报告,立刻杀掉。这样一来。指责厉王过失的人少了,连诸侯也不敢来朝拜了。

周厉王三十四年,厉王更加严苛,国人没有谁再敢开口说话,路上相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而已。厉王见此非常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消除人们对我的怨谤了,他们都不敢再有怨言。”召公回答:“这只是把他们的话堵回去了。堵住人们的嘴巴,要比用堤坝堵住水流更厉害。水蓄积多了,一旦决口,伤害的人一定会很多;不让民众说话,道理也是一样。所以,治理水患的人知道开通河道,除去淤泥,使水流畅通;管理百姓的人也应当引导他们,让他们议论政事。所以天子治理国政,使公卿以下直到列士都要献讽喻朝政得失的诗篇。乐师要献反映民情的乐曲;史官要献可资借鉴的史书;少师要献箴戒之言;由一些盲乐师诵读公卿列士所献的诗;由另一些盲乐师诵读箴戒之言。百官可以直接进谏言,平民则可以把意思辗转上达天子;近臣要进行规谏;同宗亲属要补察过失;乐师、太史要负责教诲;国君的师傅、老臣等要经常修改整理提出意见,然后由国君斟酌而行,所以事事行得通而不违背情理。百姓有嘴巴,就如同大地有山川,财富都是从这里产生出来的。百姓有嘴巴,又好像大地有饶田沃野,人民衣食所需也是从这里产生出来的。百姓如果能畅所欲言,政事哪些好哪些坏也就可以从这里看出来了。百姓认为好的就去实行它,认为不好的就防备它,这是增值财富、丰衣足食的途径。百姓心里想什么,就让他说出来,考虑之后认为是美善的就去做。如果堵住他们的嘴巴,那亲近王的有多少呢?”厉王不听劝阻。

从此,国人都不敢说话。过了三年,大家就一起造反,袭击厉王。厉王逃到彘。周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厉王死在彘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口不能说,可心却还能想。虽只是道路以目,但是一切的愤恨和反叛都已在不言中。越是封堵,怨恨越大。唯有疏导,而不是压制,才能使人民顺服!有时候我们真是能够真实地体验到,暴力或强制的手段只是降服了别人的身体,但是招来了别人对你更大的怨恨。你越是以柔顺的甚至是吃亏的方式去对待他人,反而能够赢得他人的心。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姜太公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来历在豫北一带,不管四城市还是农村,凡是盖上新房上梁的时候,都要用大红纸书写上一幅“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条款,贴在花檩上,在地上放好供桌,摆好供品,白酒烧梁口,燃放鞭炮,由主家的当事人焚香叩头,然后由木匠和泥水匠将花檩拔上房顶,安放在正门的那间房的中间。盖新房为什么要贴上“

  • 精忠报国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1.“举世皆醉唯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屈原,战国时代楚国的三闾大夫,他提倡要团结其他国家,来抵抗强大的秦国,但是楚国的君王偏信小人,不仅不听劝告,还将他放逐。怀才不遇的屈原报国无门,整日忧愁,在江边徘徊,最终投江身亡。2.蔺相如,战国时代赵国大臣。赵惠文王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

  • 姜子牙是个什么样的人 姜子牙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中国著2113名历史人物,商朝末年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其先祖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从其封姓,故以吕为氏。出生地主要有东海说和河内说。《孟子》5261的《离娄上》和《尽心上》两章都提到姜子牙“居

  • 姜太公的故事 (简短)除钓鱼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姜尚俗称姜

  • 历史上 以天下事为己任 的名人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01.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

  • 姜子牙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当时姜子牙所在的王朝商朝的皇帝纣是一个残暴的人,他统治期间战争不断,为了躲避战乱,姜子牙到中国北方的辽宁隐居了40年,后来又来到西北陕西省的终南山。在那里,他经常到渭河去钓鱼,可是3年中他却一条鱼也没有钓到,而且他的鱼钩还是直的。人们都嘲笑他,他却无动于衷,所以在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商纣王真的那么荒唐无道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商纣王是为中华民族拓土开疆,将华夏王朝版图扩大到江淮地区、一直到达渤海和东海之滨的伟大帝王,却被认为是中国历史头号昏君和暴君典范,沉冤了整整三千年。“商纣王”的正式名号是帝辛,殷商王朝第三十一代天子,“商纣王”是后世对他的贬低性称谓。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帝辛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

  • 为什么历史学家说商纣王不是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纣王的名字叫帝辛,“纣”是周朝给他上的谥号。当时周公造谥法,国君死后,后人用一个字或两个字来概括他一生的功过是非,这个东西就叫谥号。除了秦始皇觉得子议父、臣议君这种做法不能取,从而废弃谥法之外,从周朝开始一直到清朝,都在用这个制度,所以几乎哪个朝代都有文帝、武帝。文,经天纬地曰文;武,克定祸乱曰武、

  • 姜子牙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

  • 商纣王历史上真的是因为妲己才变得残暴、昏庸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商纣王,又称为帝辛,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君王。关于此人的事迹有许多,比如酒池肉林、牝鸡司晨等等。不过若要说商纣王身边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妲己了。《封神演义》中将妲己刻画成一个狐狸精的形象,拥有摄人心魄的能力。纣王就是被他迷得神魂颠倒,才干下了一系列的蠢事,最后被周朝推翻了统治。是以,就有了妲己误国,商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