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个农场主快要死了,就把他的三个儿子叫来,拿出一双筷子,轻而易举地把筷子折断了,又拿出十双筷子,想要折断却很费劲。于是告诉他的三个儿子:“一双筷子再怎么坚硬其力量也是有限的,而十双筷子就算是很普通的筷子组成,其合力也远远超过十双筷子的简单相加。”于是三个男孩懂得了团结的重要性。好累^-^,大概是这样……
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不易断。这篇寓言告诉我人分裂导致失败,团结才能力量的道理。从前有一个人,有好几个儿子,他们经常发生争吵,这个人费了很大的劲,也无法让他的儿子们和和气气地生活在一起。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可以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愚蠢。他让他们拿来了一把筷子,然后一个个地要他们把它顶着膝盖折断。每个儿子都试了试,最后都无法折断。然后,他解开了捆着筷子的绳子,把筷子一根根递给儿子们,他们毫不费力就把筷子一根根折断了。”“你们明白了吗,孩子们?”他说:“如果你们团结在一起,没有人可以是你们的对手,但如果你们一天到晚争吵--不休,四分五裂,你们就会变得很虚弱,谁都可以打败你们。”团结就是力量。
商朝皇帝姓氏
商朝皇帝姓氏是:子姓。子姓,为上古姓之一。殷商的国姓,春秋战国时期的子姓诸侯国主要有宋国。据《古今姓氏书辩证》和《通志氏族略》记载:“商始祖,为舜之司徒,受封于商,赐姓子。”即子姓最早从封在商地并赐姓为“子”。子姓后人多以其氏自称,子姓派生氏有殷(依、燕、颖)、祖、武、苑、邓、侯、郝、彭、丁、汤、沃、庚、乙、瞿、稚、萧、林等。商朝君主:1、商汤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以及夏朝的方国韦、顾、昆吾等。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最终灭夏。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亳,定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2、盘庚盘庚,甲骨文作般庚,生卒年不详,子姓,名旬,商王祖丁之子,阳甲之弟,商朝第十九位君主(不计太丁)。阳甲死后,盘庚继位,是商朝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搬迁到殷,史称“盘庚迁殷”。盘庚迁殷后,整顿商朝的政治,发展经济,使衰落的商朝出现复兴的局面。盘庚病死后葬于殷。3、武丁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武丁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武丁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史称“武丁盛世”。公元前1192年,武丁去世,庙号高宗,死后由其子祖庚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