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自炎黄到清朝有哪些朝代,你最喜欢哪个朝代,哪个皇帝或皇后?

中国自炎黄到清朝有哪些朝代,你最喜欢哪个朝代,哪个皇帝或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790 更新时间:2024/1/2 17:00:23

@悟空小秘书,谢邀!

关于“中国自炎黄到清朝有哪些朝代,你最喜欢哪个朝代,哪个皇帝或皇后?”这个问题,我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朝代和古代皇帝或皇后,下面谈谈我最喜欢的朝代和皇帝及皇后是谁。

我最喜欢的朝代是唐朝,最喜欢的皇帝当属唐太宗和长孙皇后。

喜欢唐朝的原因是:

1、政治发展特别是政局统一稳定

2、经济发展主要是手工业技术和城市商业发展

3、开明、和睦的民族政策

3、开放和兼容的对外政策

5、前代基础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文化对唐朝时期文化的影响。

通过对唐朝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发展情况的总结,分析出了唐朝时期文化产生繁荣的原因。

6、密切的民族文化交流,吸收外来文明。

喜欢唐太宗的原因是:1.知人善任,用人唯贤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

此外,李世民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圭,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才济济。又命高士廉、令狐德等人重修《氏族志》,着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

又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用科举代替门第。从而,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增,为政坛带来新气象。此外,更接纳封德彝之议,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贵的恶习。

2.从谏如流,积极纳谏

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

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又如王圭、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晚年的李世民因国富民强,纳谏的气度不如初期,偶尔也发生误杀大臣的遗憾,但是大致上仍克制、保有纳言的风范。

3.河清海晏,道不拾遗

河清海晏。贞观时期在李世民的治理下,社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贞观四年(630年),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贞观六年(632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这一年的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贞观七年)633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时秋天行刑)。贞观七年(633年)九月,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那时的中国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较少,中国人心中没有多少怨气。丰衣足食的人不会为生存铤而走险;心气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极端,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

4.广拓疆土,奠定盛世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5.率先垂范,政治清平

在李世民统治下的中国,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吏佐各安本份,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

喜欢长孙皇后的原因:1.贤德聪慧,谦虚和蔼

长孙皇后在十三岁时就嫁给了李世民,无论是战争纷起还是身居后宫她一直是李世民的贤内助。她的贤德聪慧使李世民对其极大的宠爱和信任,长孙皇后虽位居后宫之首,地位尊贵无比,并没因此而骄纵,却谦虚和蔼,下怀其仁。

2.内稳后宫,外善百官

李世民称帝后,长孙皇后于内稳定后宫,于外,从侧面劝谏李世民要勤于政务善待百官。比如在魏征经常顶撞李世民问题上,长孙皇后经常为魏征说好话。他在对待娘家人上,也体现了不凡的见识。比如,她不让李世民给长孙无忌太多的权利。关于长孙皇后还有很多事例,都能从侧面说明长孙皇后确实是一代贤后。

3.智慧中的大智慧

史书上记载她“孝事高祖,恭顺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长孙皇后的智慧,还体现在她的人生里面有一种类似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唐太宗有那么多优秀的谋臣,但每遇军国大事及赏罚细节,还是愿意回宫后和老婆探讨。一般的问题,长孙皇后不会回答,因为她知道丈夫完全可以自己处理。对于重要的事件,长孙皇后则很善于提意见。

长孙皇后活得很累,到她哥哥长孙无忌逐渐为丈夫所重用的时候,她的忧惧与日俱增,某种不祥的预感,如大石头一般重重压在她的心上。她总是担心外戚干政,最后身败名裂,一直不想让她的家族卷进政治漩涡的核心,甚至对自己都不放心!长孙皇后多次派人力劝长孙无忌辞职,长孙无忌犹疑不决,她就直接派人将他叫到宫中,情真意切地劝他远离权力漩涡。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关于酒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1、酒池肉林商代晚期的帝王,多是淫暴之主,一味追求享受安乐。商代的贵族也多酗酒,据现代人分析推测,由于当时的盛酒器具和饮酒器具多为青铜器,其中含有锡,溶于酒中,使商朝的人饮后中毒,身体状况日益下降。商末帝纣,却是一个好色好酒的人。以酒误事误国的例子在古代不可胜数,楚恭王与晋国的军队战于鄢陵,楚国打了

  • 我想知道中国从夏朝到清朝的亡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夏桀,商纣,周幽王宫ll年西),东周君杰7年。,秦子婴l年,王莽(新,更始帝孺子婴居摄,3年(西汉,东汉献帝协初平32年,三国魏常道乡公奂景元6年,蜀后主禅建兴4l年,吴乌程候皓元兴l7年,西晋憨帝司马业建兴4年,东晋恭帝司马德文元熙2年,十六国:304--439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

  • 历史上王朝的国号是依据什么定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王朝的国号都是大有来头的,很少有拍脑袋而来。先秦以前,大多以地名为国号。如秦王朝的祖先,因在周代商时站错了队,被罚去秦地为周王养马。周幽王时犬戎攻破丰镐两京,秦襄公保卫周王朝有功,正式获封成为诸侯,经过五百年几十代君主努力奋斗,基本上没出现昏君,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统天下,嬴政由秦

  • 秦武王嬴荡为什么在洛阳被鼎砸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帝王中,有很多非正常死亡的,而其中又有不少奇葩的死法,有被戴绿帽子气死的,比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有日夜操劳累死的,比如汉成帝;有做梦吓死的,比如十六国时期后秦的开国皇帝姚苌;还有饿死的,被妻子用被子闷死的,吃错药死的……而秦武王嬴荡则是奇葩中的奇葩,属于三千一年一开花,三千一年一结果的那种。

  • 谁能盘点一下古代历史上死的比较奇葩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自秦始皇起至清共408位皇帝,要说皇帝中死的奇葩的还真有几个。一,秦二世皇帝胡亥自杀。秦始皇死后,赵高专权,二世皇帝胡亥在在赵高的威逼下用剑自吻。二,东晋孝武帝被捂死。东晋孝武帝是东晋时的第九个皇帝,名叫司马曜。他酒后和夫人张贵人开了句玩笑,结果惹怒了张贵人,张贵人气之下,招呼来几个宫女,把孝武

  • 谁有乐观的反面例子 就是比如乐观过度 不能太过于乐观这种例子 我要写议论文谢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例1】隐没在草丛中的野花是孤独的,但它依然恣意开放;独自在山林中流淌的小溪是寂寞的,便它依然在叮咚歌唱;从高挑枝头悄然飘逝的落叶是无奈的,但它依然在倾情舞蹈……是什么力量支撑它们不向命运低头呢?是乐观!乐观,一种积极的思想态度,它像一面鲜红的旗帜,给予人无穷的力量,引领你奋发向上,同时,乐观更是成

  • 我几年前在CCTV6看到一部电影,外国的,是一个小男孩通过一堵墙进入了以前的时光,谁能告诉我影片的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梅的天使》《AnangelforMay》2002年出品法国编剧:彼德米尔根导演:哈利考格斯主演:马修比尔德、夏洛特韦克菲尔德故事梗概:I汤姆是一个生活在英国乡村的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离婚了,他一直企盼着爸爸能够回来,重新回到他和妈妈的生活里。但是,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想法,因为他突

  • 西周、东周、武周、北周、后周为什么都以周为国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国家本来就是代号,皇帝喜欢叫什么就是什么,比如历史有大顺丶张楚等。有的喜欢历史上有过的,为了区别分南北东西。有人认为周是古代典范,就以周命之,青菜罗卜,各人喜欢。当然,命名之时,都是有历史含义的,要了解就要细细看他命名的过程。

  • 中国历史上哪位皇帝最奇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一个很有个性的朝代,朱元璋晚年将功臣斩尽杀绝,都不能称为有个性,他的后代们,明成祖朱棣爱斗蟋蟀,明武宗朱厚照放荡好色,不喜欢上朝,但是却比不上万历皇帝朱翊钧,他创造了中国皇帝最长不上朝记录,连续28年不上朝。他在执政前期的10年里,励精图治,很有作为,最终却选择隐居深宫,神龙不见尾首,据载,万

  • 商朝帝王都姓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展开全部商朝国王姓子,因为传说他们的始祖母吞吃一颗燕子蛋才生下民族的男始祖契,所以以“子”为姓,子就是鸟蛋的意思汤、太丁、外丙、中壬之类的其实是他们的祭号,不是他们的真名姓名庙号谥号祭名亲属关系在位时间契商之始祖,帝喾子,唐尧弟高祖王亥?前1972年夔宗示癸?前1783年子履高祖汤帝大乙前17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