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白居易是用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来告诫当朝统治者,而不是用商纣王和妲己的故事呢?

为什么白居易是用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来告诫当朝统治者,而不是用商纣王和妲己的故事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394 更新时间:2024/1/20 20:38:21

因为是有感而发,再说一个是亡国之君一个是亡朝之君他们的概念首先是不同的,再说商纣王是一个明君,他在古代的亡国主要是由于大兴兵戈而引起的,现代认为他是昏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封神演义中的话语。

因为用当代统治者的故事,更具有说服力,更能表现自己的主张,同时更具有现实意义,而商纣王和妲己的故事距离唐朝太过遥远

妲己和纣王是怎么死的

妲己和纣王的死因是:纣王退入城中,登上鹿台,把自己的宝玉衣穿戴在身上,自焚而死。在纣王死后,周武王象征性地用黄钺砍掉其的脑袋,妲己也被杀死。商纣王一般指帝辛(商朝末代君主),帝辛是帝乙少子,继位后,在内营建朝歌、加重赋敛、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峻法,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其种种举措既在统治集团内部引发矛盾,也动摇了商王朝的统治基础。牧野之战,商军被周武王所率诸侯联军击败,帝辛身死,商朝灭亡。

妲己为什么让纣王造虿盆

想妲己为恶,有很多种为恶的方法,为什么会让纣王造了虿盆呢?这其中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隐秘呢?小刘以推理的方法来为大家一一的揭晓!先说妲己,也就是九尾妖狐,是女娲派下来迷惑纣王的,为的目的,便是坏了纣王的江山,按道理来讲,狐狸精做的好,做的对,完全是按照女娲的旨意来执行的,如果她不这样做,不搞的纣王天怒人怨,如铁桶一般的商朝,还真不容易被覆灭,所以,狐狸精只好做更多的恶事让民怨沸腾,这样一来,商纣才更容易的覆灭!话虽这样说,但狐狸精有一百种一千种令纣王失去民心的办法,为何一定要造这虿盆呢?她的目的何在呢?难道说只是简简单单的让纣王失去民心吗?绝对不是如此,让纣王失去民心的办法有很多种,比如造炮烙,挖比干心,逼反武成王黄飞虎,这都可以让纣王失去民心,但造虿盆,她的目的就不是毁灭商纣这么简单了!前文咱们已经说过了,女娲,虽然造了人,但她是人身蛇尾,她是妖族,本体是蛇,是蛇,是蛇啊!妲己是什么?是招妖幡招来的妖怪之一,能被女娲看中,还是依靠她的魅惑的能力很容易令商纣灭亡!女娲的目的是什么?当然也是让商纣灭亡,否则也不可能会派出轩辕坟三妖了!咱们再看妲己造虿盆的时候,打的是什么幌子?是为了纣王的后宫和平稳定,既然纣王被迷惑了,肯定会顺从她的意思,而且,她的目的也是为了纣王好,纣王哪有不答应的道理呢?纣王答应了造虿盆,其实,说白了,在封神演义里的虿盆,就是蛇盆!纣王命令了平民去抓蛇,每一户都要献出四条蛇,虽然书中没写这蛇是活的死的,但虿盆里的蛇能吃人,这就证明平民抓的蛇是活的!女娲虽然造人有大功德,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人身蛇尾,是个妖族,再说不好听的,是个蛇妖!妲己让纣王抓蛇,而且把抓来的蛇放入虿盆里,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只要知道女娲是人身蛇尾,便很快的就能知道她这么做的目的!说白了,就是送礼,妲己给她的领导女娲娘娘送礼!送礼?只怕看到这里的各位看官都很疑惑了,妲己让抓蛇,就算女娲娘娘是蛇妖,是和蛇一家的,但妲己让抓蛇,是在害蛇,怎么还可能是给女娲娘娘年送礼呢?只怕她是在找死!如果是这么想的读者,那小刘真的是要告诉你,你没有理解更深层的意思!纣王让抓蛇,抓来的蛇放到哪里?是在摘星楼下的深坑里,也既是虿盆里,而抓来的蛇是什么状态呢?都是活的,而且朝歌的平民抓的蛇,还必须是活的!平民要抓蛇,而且是要抓活蛇,那一定是死伤无数,并且蛇不会受到什么伤害,但人可能会被蛇咬!为什么要抓活的?那是为了方便蛇吞噬人!为什么要让蛇吞噬人,那是妲己为了送礼,为什么要送礼,因为女娲是妲己的领导!在封神演义里,道统很重要,比如阐教,截教!为什么阐教和阐教弟子走的很近?截教和截教弟子很近?这都是因为道统,因为一个教主是元始天尊,一个是通天教主!道统这么重要,那么,同为蛇妖的女娲娘娘对待蛇妖和什么羊妖,猪妖的态度一定不一样,因为一个是亲兄弟,亲姐妹,而另外一个,是堂兄弟,堂姐妹,这样一来,不用小刘说,大家也知道这其中的关系远近了!让蛇来吞噬人,这是妲己对女娲表现尊敬的最直接的态度,也是让女娲知道她狐狸精是非常尊敬而崇拜女娲的,因为女娲是蛇妖,要不然,妲己不会费了这么大劲儿来让女娲的同族蛇来吞噬人!为了讨好女娲,妲己费尽心机!蛇,也就代表着女娲娘娘,而让人给蛇来吞噬,也代表这妲己在供奉女娲,这是妲己在表白自己的忠心|!虽然后来的女娲把妲己给抛弃了,但这并不影响妲己表白自己的忠心!在封神演义里,女娲有自己在人间的行宫!行宫是什么,说白了也就是宣扬自己在人间影响力的一个场所,而另外,则是接受香火的地方!按理来说,这香火是什么?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但为什么不管是神还是仙对香火都这么重视呢?咱们下面再讲,今天就讲女娲对香火很是看重,一方面是为了面子,而另外一方面,香火是能让她得到最直接的利益的!想西游记里的猪八戒,最后封的是净坛使者,所有信徒供奉的食品,他都能吃,佛祖已经这么牛了,为什么还需要人间的供奉呢?那就是香火!而苏妲己造虿盆,变相的便是在供奉女娲,将人肉供奉给她,所以虿盆里的蛇,便代表了女娲!所以,时不时的,妲己便要弄一些人给虿盆里的蛇来吞噬!妲己做的这一切,女娲自然能看到,所以,在朝歌这么多年,妲己的生活很是幸福,也并没有受到什么打扰!。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据传说是谁先使用木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筷子的发明,有很多不同的传说。以下仅供参考:筷子是中华民族发明的进食工具。据考古资料证明,在远古时代,先民已懂得用树枝和竹枝夹取食物。关於筷子的起源,中国东北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大禹为治好水患,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就连吃饭、睡觉,也舍不得误一分一秒。有一次,大禹在野外煮肉吃,陶锅的肉很烫手,无

  • 是妲己的错还是纣王的错?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就像司马迁说纣王修建了鹿台,刘向就补充说:鹿台高达一千尺!晋朝的皇甫谧一使劲,鹿台又变成了高一千丈!商周时候一丈大约折合两米

  • 历史上真的有妲己这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真有妲己。所有人都知道《封神演义》中最恶毒的人就是苏妲己,那么我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女人。苏妲己为冀州候苏护之女,天生美貌、聪颖过人,但在去往朝歌途中,被轩辕坟千年狐狸精摄去魂魄,人已死亡,狐妖借其肉身,用其姓名,制造了一位新的苏候之女,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苏妲己的一生有两个阶段:真正的苏妲己

  • 商纣王和苏妲己是不是一对狗男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我认为不是。首先嘞,狗男女是指乱搞男女关系的人,人家郎情妾意的,男未婚什么的先不管(反正在古代,根本说不清),至少女未嫁嘛,怎么就狗了呢?虽然《封神演义》里一直说纣王残暴,妲己祸国殃民,但是我觉得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借口,是朝代变更的借口,是历史向前推进的借口。一个朝代的灭亡不可能只因为一两个人,而是

  • 箸墓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日本崇神天皇时期,有位公主,因为她生得端正,所以天皇和皇后都十分痛爱她。在这位公主还没结婚的时候,一天有个气度不凡的贵人悄悄来到公主面前说:“我愿与你结为夫妻。”公主说:“我尚未接近过男子,怎能轻易从你,而且此事也必须禀明父皇母后。”那人说道:“即使你父皇母后听说,也无妨碍。”从此夜夜来谈情,但是公

  • 谁知道筷子的发明,有什么传奇、故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筷子是一种食具,用于夹起食物并把它们送往口里。英文名:chopstick(单根筷子),chopsticks(一双筷子)。起源中国,古叫箸(箸者,助也,意思是帮助吃饭的工具),也叫,还叫,因为箸和住是谐音字,有停住、不吉利的意思,后来就用停住的反义字”快“加个竹字头,就成了现在筷子名称的由来。筷子从古

  • 成语典故心解之四十四:纣为象箸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焚书坑儒[读音][fénshūkēngrú][解释]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出处]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不假筷子起源的传说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00年历史,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

  • 商朝的时候有筷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人使用筷子,大约在三千多年以前。其实,在使用筷子之前,我们的祖先同样也经历了一个用手抓饭吃的过程。但热粥汤羹又如何抓取得了呢?于是不得不随地折取一些草茎木棍来帮助。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它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史

  • 从“纣为象箸箕子怖”说起中选文从开头纣为象箸的历史故事谈起有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图书)编辑历史故事的定义故事根据发生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指刚刚发生的故事,比如新闻故事;一种是指未来发生的故事,比如科幻故事;还有一种是指过去发生的故事,比如成语故事。一般来讲,狭义的历史故事就是指第三种,而广义的历史故事除了包括第三种,还包括第一种。那是因

  • 吴刚伐桂的故事(两百字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吴刚伐桂酿天下第一美酒桂花酒吴刚每天伐树不止,千万年过去了,那棵神奇的桂吴刚伐桂树依然如旧,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吴刚知道人间还没有桂树,他就把桂树的种子传到人间。古时候在杭州的两项山下,住着一个卖山葡萄的寡妇,她为人豪爽善良,酿出的酒,味醇甘美,人们尊敬她,称她仙酒娘子。一年冬天,冰封雪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