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同旧医药与现代医药的关系一样,旧的博大精深能够五千年不变,新的总是推陈出新……[灵光一闪][捂脸]
中国并不存在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民族压迫与文明程度低下的产物,而中国的历史与西方的历史不同的是,西方文明是由野蛮的游牧征服文明向高科技的游牧征服文明转化,所以西方是奴隶社会向资本主义殖民社会的转变,人对人由于科技的进步至少表面上统治阶级对于被统治阶级变得文明了,而华夏文明从一开始就是讲华夷之辨,夷指的就是野蛮的游牧掠夺模式,华指的是顺应天道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高级的文明模式,这是现在西方文明也没达到的。从老庄,黄帝内经,阴符经以及三皇五帝的记载,华夏创始人乃知晓天地之圣人,以天道之德为治世的法则,以天下为世界观,其思想境界之高如同现在人所说的神仙一般,而中国历史是一个从神逐步走向人最后亡于明朝的过程,用庄子的话就是道德日衰道将为天下裂,中国历史从来没有过野蛮游牧掠夺的存在而且这种存在正是华夏文明所鄙视的夷,所以华夏文明不存在奴隶社会,是超越了一切文明站在天道顶点的存在,远超现在西方文明,也是拯救现在西方文明的道路所在。
昏君和奸臣有何特征?为啥奴隶封建社会逃不脱被昏君奸臣祸害的命运?
昏君与奸臣大都是最佳拍档,他们一般出现在王朝末期。
昏君们骄奢淫逸,荒废财政,利用手中的权利肆意妄为,他们“亲小人,远贤臣”,杀害忠良,重用奸臣。
奸臣们的共同点是善于迎合上意,心胸狭窄,见不得比他们厉害的大臣,要想尽办法陷害忠良。
下面列举一些昏君奸臣的例子。
夏朝亡国之君夏桀沉迷于女色,重修极其奢华的皇宫,劳民伤财,使百姓怨声载道。夏桀不理大臣终古的劝谏,他还在一个名叫赵梁的奸臣的怂恿下,杀害了拿着“皇图”劝谏他的关龙逄。最终,商汤灭夏,夏桀被活活饿死。
宋徽宗赵佶在位期间,重用奸臣蔡京、童贯,疯狂压榨百姓,百姓不堪重负,终于暴发宋江、方腊起义,北宋政府虽然最后镇压了农民起义,但是自身的实力也遭到严厉打击。宋钦宗时继续任用奸臣,打击以李纲为首的主战派忠臣,最后酿成了“靖康之变”,徽、钦父子二人被金人囚禁至死。
南明第一位皇帝朱由崧继位后不思进取,反而大选淑女,只要南京城有女的人家就抓进宫,他还下令去杭州、嘉兴大选女子进宫,并且大修豪华宫殿,沉迷于女色。清军大举南下扬州,史可法率领老百姓抵抗清军,朱由崧听受奸臣蛊惑却置之不理,最终史可法战死,扬州百姓被屠十日。气数已尽的南明小朝廷在清军的猛烈攻势下最终崩溃,朱由崧也被凌迟处死。
综上所述,历史上的很多昏君是因为自己不思进取,听不进忠臣逆耳之言,于是善于迎合的奸臣受到重用。昏君奸臣的组合使国家朝政更加腐败,最终划入毁灭的深渊。
昏君与奸臣是王朝落时的产物。他的出现是有规律可循的。
新王朝肇建初始,皇帝大都出身底层,哓百姓疾苦,知官吏贪婪本性。再就是经历了疆场的博杀与权谋,阅尽忠奸与谄佞。由此锻造出了坚韧的性格和辩忠奸的慧眼。
王朝中后期的皇帝,继位时年长倘可,因为有先帝的时常垂询和管教,出守成之主已属难能可贵,奢望出雄才大略之主,未免强人所难。
昏君多出在王朝的末期,大多在继位的幼主身上。他们久居深宫,成长在女人堆中、宦官群中。女人与宦官的特征:一种性格阴柔,一种心理不健全。这样的环境成长起来的皇位继承人,忧柔少谋。而奸臣溜须拍马、逢迎是强项,违逆帝王的事从来不做。这些人大奸似忠就是昏君眼里的形象。这时大贤隐、忠臣死,这时王朝衰落便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王朝更替的轮回已势不可当。
这大概就是奴隶封建社会逃不出昏君、奸臣祸害的原因吧!但这是专制王朝的宿命。也是一人一姓之家天下、难以跳出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