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坚决主张我国历史上没有奴隶社会,汉族没有,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也没有。欧洲的希腊,罗马由氏族制社会变为奴隶制社会,就不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世界通例,而是历史特例。史学家黄现在《我国民族历史没有奴隶社会的探讨》一文中认为:我国古代根本就不存在希腊、罗马式的奴隶社会。
新中国建国以来,关于“奴隶社会”,我国史学界产生了“有奴派”和“无奴派”两大派别,其中:
“有奴派”的领袖为郭沫若,代表学者为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即“史学界五老”;
“无奴派”的领袖为黄现,代表学者为张广志、胡钟达、沈长云、晁福林,即“无奴学派”五名家。
长期以来,我国的史学界套用欧洲文明的历史发展结构,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阶段划分历史,以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76年为奴隶社会,也就是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的春秋为奴隶社会,从战国时期开始,我国进入封建社会。当然,史学界五老对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有争议,但对秦朝之前属于奴隶社会则无异议。
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界普遍认为先秦时期的中国从未出现像希腊、罗马一样大规模的奴隶人口,比如古希腊城邦里奴隶人口普遍超过了自由人,而古罗马的奴隶人口也占到了四成以上。我国夏商周时期不是没有奴隶,但更多的是“众人”和“庶人”,他们虽然与卿大夫不能比,但也都是有家有地的平民,绝非奴隶。先秦时期的奴隶只是占比很小的罪犯和战俘,并非先秦社会的主体,不能称之为奴隶社会。
以上便是现在张帆的《中国古代简史》目录,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现在的历史教材中已不再提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相反当年周朝所谓的奴隶社会,恰恰与欧洲的“封建社会”很相似“封邦建国”。
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奴隶制度是在前21~前8世纪。我国的奴隶社会经历了两个朝代,开始于夏朝,结束于春秋时期,前后共有一千三百余年。这个时代的历史也有文字记载,但是能够保存下来的却很少。人们只是以口耳相传的方法来保存了这段历史。这些历史后来被文字记录下来便成为了文献中的古史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