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武宗行事荒诞还建了豹房,是真的吗?他想做什么?

明武宗行事荒诞还建了豹房,是真的吗?他想做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035 更新时间:2024/2/17 9:23:40

简单地说,豹房是真实存在的,是正德皇帝给自己修建的“风流窟”。别看,“豹房”的名字取得凶猛,其除了骄奢淫逸,风流快活并没有更多的意义。

除了,豹房之外,朱厚照,这位可以跻身中国历史上最会玩的皇帝排行榜前三甲的正德皇帝,还做过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荒诞事情?下面,诸位看官且看土鳖君盘上一盘。

明武宗丨中国最爱玩的皇帝

“朱厚照,大明王朝第十位皇帝,年号“正德”,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享国16年,享年30岁。

这位正德皇帝14岁就登上了皇位。他的名字前面时常被冠以“荒唐”、“奇葩”、“任性”的等形容词的少年天子,其实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在他的眼中老天爷交给他的任务其实就是一个字“玩”。所谓的皇权无非是为了让他更好地玩而已。

除了皇帝的头衔之外,爱玩的朱厚照还自己弄了不少隐藏的头衔。比如“特命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镇国公”,“后军都督府太师”;再比如“大庆法王”,“圆明自在大慧定佛”等等。更有甚者,为了玩的方便,他甚至给自己改了个叫“朱寿”的名字。

连老爹给自己起的名字说不要就不要了,弄个豹房算得了什么?

豹房丨动物园里的风流窟

公元1505年,那个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黑点的皇帝,朱厚照的老爹,明孝宗朱佑樘在给儿子留下“任用贤臣”四个字后就撒手人寰。

但他忘了,他除了给儿子留下李东阳谢迁、刘健等柱石之外,还留下了一位叫做刘瑾的阉人。

这位刘太监是朱厚照身边的老人,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在东宫跟随左右。正因如此,这个老残废对小皇帝的脾气秉性摸得是一清二楚。

别看刘太监从小学习不咋地,但情商绝对高人好几筹,他深知“投人所好”的道理,更何况是不用花自己的银子就能投皇帝所好的好事。

从朱厚照登基之日起,刘瑾就拿出了浑身解数,四处给皇帝老子张罗好玩的东西,什么打猎的鹰犬,跳舞的美女,变戏法的草台班子等等等等,极尽谄媚之能事。这么说吧,朱厚照皇帝生涯前半时期的所有娱乐项目都是刘太监一手开发的。

在刘瑾的努力下,正德皇帝在后宫建立了一支庞大的美女队伍,一支庞大的男宠队伍,一支庞大的优伶队伍和一支宠物大军。

为了让这些宠物们安心地待在北京,刘瑾还专门为他们成立饲养衙门,也给北京留下了,虎坊桥、象来街、养马胡同、喂鹰胡同、羊坊胡同、报房胡同这些个地名。

据说在那些个宠物中,朱厚照最喜欢的就是浑身金钱花纹的豹子,时常弄一只跟随在自己身旁。

正德二年-七年,朱厚照花了24万两白银在紫禁城西北的太液池建了个有200多间房屋,配套了迷宫、佛塔和跑马场等娱乐设施的离宫,同样也弄了几只豹子进去养着。

在起名字时,不怎么爱学习的朱厚照也想不出什么好词,索性就指着笼子里的豹子说,就叫“豹房”吧。

有了纸醉金迷的新家,谁还在又旧又破,压抑感十足的紫禁城里看内阁里那些“吊书袋”豹房建成后,朱厚照就很少再到宫城中去住。

为了增加娱乐项目,朱厚照不停命人往豹房里添人。什么金发碧眼的西域美女,貌似潘安的男宠,膀大腰圆的番僧,心如蛇蝎的太监应有尽有。

豹房归属太监衙门内府管辖,首席大太监刘瑾是内府的最高负责人,另外还有7个太监也是官居要职,合称为“八虎”。

在这一群乌龟王八蛋的大力指导之下,朱厚照算是在豹房里彻底“嗨”大了,在豹房里玩起了RPG游戏(角色扮演)。

他让人腾了若干间房子组织太监、宫女、嫔妃们在里面干起了买卖,女的扮成卖弄风骚老板娘、失足妇女,太监们则扮成跑堂伙计、王八头。朱厚照扮演富商,在其中恣意淫乐,有时候还故作恶少,做点不给钱就走事情。

朱厚照还参照自家祖宗,在豹房设立了特务组织豹房勇士,从边将和锦衣卫中选拔军官入职。这起子军官进入豹房之后,基本上都成了正德皇帝的干儿子,仅正德七年一年,朱厚照就把老朱家的姓赐给127人。后来跟朱厚照玩得昏天黑地的钱宁和江彬,便在其列。

边关丨也是好玩的地方豹房再好玩,长期呆在里面也是腻味十足。看够了方寸天地的朱厚照决定去追寻心中的诗和远方的田野。

边将出身的江彬经常在皇帝老子身边说起当年在草原上与鞑靼人厮杀的往事,朱厚照泛起了对“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向往。

正德十二年,鞑靼小王子巴图孟克亲自率领5万部曲南下打草谷,“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横空出世。

朱大将军冲破重重阻力,带领十万大军星夜兼程,终于当年十月与巴图孟克在位于山西省北部的应州地区,短兵相接了。

根据《明武宗实录》等资料记载,这场遭遇战在漫天大雾中打了整整五天,朱厚照率领的明军主力在交火第二天抵达的战场。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骑上了战马后的正德皇帝竟然颇有乃祖朱棣的遗风,前突后袭,悍不畏死。

在明军主力不要命一般的冲锋之下,在大同、宣府、辽东、雁门军队拼了老命的支援之下。拼杀了五天的小王子终于再也抵挡不住,率兵北逃了。

当然,对于这场遭遇战的战果到底如何?后世还有诸多争议。

《明武宗实录》中记载为“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

后来很多人对应州大捷的质疑之声也是因这句而起,杀敌16,自损52,算什么大捷?

但是诸位看官要知道,斩首数并不等于杀敌数,《武宗实录》上说斩首十六级,只是说割了16个敌军的脑袋,也许还有被人抢走的尸首,那也不好说。

倒是清朝人编的《明史》中,有句“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给朱厚照侧面地证明了一下。

不管战果到底如何了,反正朱厚照玩得十分开心。

班师回朝后,为了表彰自己的军功,朱厚照自己又给自己下了道“特加威武大将军公爵、俸禄,仍谕吏、户二部知之”的圣旨,自己封自己为公爵,并在边关要塞宣府(张家口)给自己修了镇国府。

朱厚照自己将镇国府称之为“家里”,诸位看官姑且可以将那建在边关的镇国府,看作是“豹房张家口分房”,那豹房里的太监、美女、和尚很多被分流到那里。在正德十三年立春的迎春仪式上,那些从豹房里分出来的乌龟王八蛋们别出心裁,上演了一出“彩球撞光头”的花车游行,哄得老朱前仰后合,连声称好。

关内丨也是不亦乐乎

正德十三年秋,当大将军朱寿再次摩拳擦掌准备披挂上阵的时候,内阁大学士们坚决不干了,纷纷长跪乞求朱厚照不要再瞎胡闹了,不然就一头磕死在地下。

眼见得北边是再也去不了了,正德皇帝开始将眼光放到了长城以内,弄得是鸡犬不宁。

起先他是在京城里折腾,趁着月黑风高在京城里巡查,看见谁家屋子盖得高大,就会一脚踏进门去调戏一把良家妇女。后来,开始强抢民女,不管是幼女还是人妻,只要看上了眼,先弄到豹房里去再说。

在正德执政的那几年,老朱家的子孙都被朱厚照的荒唐所传染,有点耐不住寂寞。

先有正德五年,就藩陕西的安化王朱蠢蠢欲动。后有正德十四年,住在南昌的远房爷爷宁王朱宸濠与扯旗造反。

正德五年,朱厚照正沉迷于豹房的风流夜色之中,没空搭理安化王。但正德十四年可算是让朱厚照逮住了机会。

当年七月,在打了十几个哭谏的大臣的屁股之后,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太师镇国公朱寿终于重出江湖,带各镇边兵亲剿宁王乱党。

谁知道,还没走出多远,前线就传来消息,时任赣南巡抚的王阳明已经将宁王一伙锁拿。

眼看着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走了,朱厚照也不回去。大手一挥带着大军继续南下,要到南京玩一出欲擒故纵的游戏。

那绝对是真的欲擒故纵啊,将披甲带盔的宁王放出10米远后,锦衣卫呼啦围上去将他擒住,就算是朱厚照亲手捉贼了。吆五喝六地演了一出闹剧之后,过足英雄瘾的朱厚照就踏上了返京之路。

当天子的龙船停泊到大运河淮安清江浦码头之后,这位朱老兄来了蓑笠纶竿的雅兴。

但不知道是兴奋过头了,还是钓到的鱼太大的原因,朱厚照竟然一个猛子扎进了水里,等大家七手八脚把他捞上来的时候,他已经被呛了个七荤八素。

回到北京之后,没出三个月,朱厚照便去天上找老祖宗去了。

朱厚照死后,豹房遂被以杨廷和为首的老陈捣毁,里面的乌龟王八蛋们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该遣散的遣散。朱厚照的堂弟,兴献王朱之子朱厚继位,年号嘉靖。从此大明王朝开了为期45年的炼丹时期。

不得不说,朱厚照确实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荒唐皇帝,荒唐到连清朝皇宫的师傅们批评顽劣的皇子们都用一句“你想学前明的朱厚照吗?”

但有一说一,朱厚照的天赋确实是非常之高,能开弓拉箭,骑马砍人不说,他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自学了葡萄牙语、阿拉伯语、梵、乌斯藏等多门外语的皇帝。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您。

我是土鳖君,一位爱极了中国的书生。

点关注,不迷路。

为您持续输出有质量的答案。

是真的,豹房里不仅美女如云,还有俊俏美男,明武宗是男女通吃,尤其偏爱孕妇。但豹房的作用,不止是吃喝玩乐,更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与军事总部”。

这是明朝最荒诞的皇帝,也是最特别的一个皇帝。

据史书记载,明武宗曾直接跑到别人家,强行把别人的老婆抢来自己用,毫不在意社会影响。

《明武宗实录》:笼初上在偏头关,素女乐于太原,有刘良女者,晋府乐工杨腾妻也。

他还男女通吃,不仅要后宫妃嫔,还会搜罗太监当男宠,宠幸俊美的内臣,给他们取名为“老儿当”。

后来,明武宗觉得皇宫不好玩,干脆兴建了豹房,广招乐妓,大玩特玩,因而被人称为明朝历史上最荒唐的皇帝之一。

明武宗行事荒诞,是真的!

明武宗朱厚照,2岁就被立为了太子。

他的父亲是明孝宗,母亲是张皇后,他是父母唯一的孩子。

在历史上,明孝宗的一生,只有张皇后一个女人,也只宠爱她一个女人。

父母恩爱,对孩子而言,就是莫大的恩赐。朱厚照是被宠爱浇灌长大的孩子,因此,他的行事作风,完全和其他皇帝不同。

15岁那年,朱厚照登基为帝。还不到4个月,他就遭到了臣子严肃的劝诫:

“仰惟皇上嗣位以来,日御经筵,躬亲庶政,天下喁喁望治。迩者忽闻宴闻之际,留心骑射,甚至群小杂沓,经出掖门,游观园囿,纵情逸乐,臣等闻之,不胜惊惧。”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都希望皇帝登基后,就每天勤于政务,治理天下。但朱厚照不这样,天天骑马射箭,或者跟着一群人溜出去玩,纵情声色,让人惶恐。

这番劝诫,明里暗里,都在说朱厚照过于纵情声乐,一点都勤奋,连皇帝最基本的礼仪和规矩,他都没有守。

那登基4个月,明武宗都干了什么呢?

简单来说,他干的都是大事。

他废除了尚寝官的内官,兴致来了就跑去后宫临幸妃子,到了每日经学时就找各种借口跑路。后来,他甚至连早朝也不想上了,开始逐渐罢朝……

时不时,朱厚照还会跑去民间游玩,搜集一些美女,或来几场猎艳活动,引得民间百姓避之不及。

《明武宗实录》“时上幸密云,民间传言欲括女子、敛财物以充进奉,多惊疑避匿,哭泣相闻。”

著名的《游龙戏凤》,演绎的就是明武宗与凤姐的“爱情”故事。

从史书上来看,明武宗这个皇帝,的确行事荒诞,无法无天。

明武宗兴建豹房,大玩特玩,也是真的!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明武宗确实兴建了豹房。

当皇帝不到三年,朱厚照认为皇宫生活规矩太多,想要打破这种束缚,便建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豹房。

此后十多年,他基本都在豹房里生活,连后宫都去得很少。

《明武宗实录》该日条载:“盖造豹房公廊,前后厅房,并左右厢房、歇房。时上为群奸蛊惑,朝夕处此,不复人大内矣。”

在豹房里,明武宗有3个重要随从:

第一个,名叫于永,擅长“房中术”。

他是色目人,因技术高超而受到喜爱,后来,于永还主动向明武宗进献西域女舞者16人。

第二个,名叫于喜,是个太监。

他身材魁梧,马术精湛,负责豹房里的“冲锋”游戏,每次都能哄得明武宗开怀大笑。

第三个,名叫于经,是一个擅长理财的太监。

他帮明武宗掌管“各地皇店”,垄断部分市场,负责赚钱,为豹房提供必要的开支。

这3个人的存在,让明武宗在豹房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如鱼得水。

豹房里都有什么?

明武宗的豹房里,可不止有人,还养着很多猛兽和动物,什么老虎、鹿、狐狸、羊,都是这里的常客。

心情好时,明武宗就在这里看看动物;

心情不好时,明武宗就下令让动物互相厮杀,或者让人和动物厮杀。

这里有个问题:明武宗的豹房里,养过豹子吗?

我专门查了史书,只是不同的史书记载不同:

有的史书上说,明武宗的豹房里,养着一只土豹,足足需要240人照料。

《万历野获编》:“嘉靖十年兵部覆勇士张升奏,西苑豹房畜土豹一只,至役勇士二百四十名,岁廪二千八百石,占地十顷,岁租七百金。”

但也有史书说,明武宗的豹房里,根本没有豹子,只是有一个豹子的雕像而已。

因此,豹房里有没有豹子,还真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明武宗的豹房里,女色无数,男色更是不少。

自从豹房修建完,朱厚照就很少去后宫了,他的需求都在豹房里解决。

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南巡,在民间搜罗美女、男色,甚至有时候还会有幼女。

这些从民间搜罗来的女子,一开始都被扔在浣衣局。等明武宗点头,她们就进入豹房,在豹房等待明武宗的召唤。

因为人数过多,浣衣局供养不起,不少女子在等待召唤的过程中,会被饿死,或者病死。

而豹房中,美色也从来不缺。

在明武宗时期,豹房曾出过3个著名的豹房美色。

三个著名的豹房女色

豹房里美女如云,但最著名的,有三个人:

第一个人,是怀着孕的孕妇。

此人是将官马昂的妹妹,她是怀着孕,被挑到豹房去的。

她长相美貌、擅长骑射,明武宗对她一见钟情,毫不在意她怀着孕,就强行带进了豹房。

《万历野获编》:宣府都督马昂妹,已嫁毕指挥有孕矣,以其善骑射,献之上,能胡语胡乐,大爱之。

因为妹妹得宠,马昂也因此步步高升,越级成为后军都督府右都督。

第二个人,是有夫之妇。

此人名叫刘良女,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被明武宗强行抢回来的“有夫之妇”。

据说,在明武宗后来的生涯里,她成了最受宠的女人之一。每次南巡,朱厚照都会带上她,去佛寺挂经幡,也会写上刘氏的名。

第三个人,就是玉满堂。

玉满堂是北直隶霸州王智的女儿,她曾参加宫女预选,却意外被刷,非常沮丧。

可能是太难过了,回家后,她的精神就出了一点问题。但后来,因为道士的一句话,她阴差阳错进入浣衣局,后来又被送入豹房,直接去了明武宗身边。

这是豹房最出名的3个女子,但除了她们,豹房里还有很多俊美的男子。

大臣们听闻,都非常担心皇家后嗣,有臣子甚至冒死上书,希望明武宗能多去后宫,临幸妃嫔:

“陛下承祖宗统绪,而群小荧惑,致三宫锁怨、兰殿无徵。虽陛下春秋鼎盛,独不思万世计乎?中人稍有资产,犹蓄妾媵以图嗣续,未有专养螟蛉,不顾祖宗继嗣者也。”

以上,就是正史记录里的明武宗。

乍一看,明武宗就是个沉溺游乐,一无是处的君王。按照常理,沉迷于豹房的明武宗,应该会把国家搞得一团糟,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明武宗朱厚照,并不是个毫无建树的皇帝,甚至,他还算得上一个非常不错的皇帝。

豹房的真正用途

明武宗在位时,办成了不少大事,我简单举几个例子:

一是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

二是亲自指挥布局,大败蒙古王子,让蒙古多年不敢再来犯;

三是多次赈灾免赋,形成完善了赈灾应急体系;

四是重启关西情报网,发展外交,学习葡萄牙语,了解欧洲……

桩桩件件,怎么看都不像一个沉迷女色的君王能办到的,但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朱厚照在位时期完成的壮举。

那么,问题来了。

一个天天待在豹房,大玩特玩的君王,到底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呢?

这个问题,得从豹房的真正用途说起。

我认为,豹房可能不止是吃喝玩乐,更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与军事总部”。

朱厚照整天待在豹房里,除了爱玩之外,也因为他把这里打造成了真正的指挥中心。

理由如下:

其一,豹房有庙宇宗教,帮助明武宗了解西域情况,建立了良好的精神文化来往。

据史书记载,豹房里有很多庙宇,每日诵经,人来人往。

《武宗正德实录》:上颇习番教,后乃造新寺于内,群聚诵经,日与之押昵矣”。

按照当时的规矩,宗教活动是不允许在乾清宫里进行的。

但明武宗很喜欢,因此,他把这些活动都搬到了豹房,并且利用这一类宗教活动,了解西域,促进外交。

其二,豹房中发号施令,无人敢违抗。

刘瑾政变之后,原来三位顾命大臣被清除了两位,许多臣子都被列在了“奸党”之列。明武宗的态度,完全偏向宦官和权贵。

按照祖训,皇帝若在乾清宫发布命令,必须经过一系列程序。

当时,大臣已经不受他控制,他的很多政令都发不出去。

但建了豹房就不一样了,他可以拿着司礼监看过、批过的奏折,直接发表意见。

他不上朝,对大臣的意见也不理不睬,经常大笔一挥,直接让司礼监颁布旨意。这种任性,颇有“先斩后奏”的意味。

而命令发出,天子权威仍在,谁也不能直接违抗,更不可能公然让皇帝下不来台。

正因如此,明武宗偏好在豹房里发布命令,只有在这里,他对朝局的掌控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

其三,豹房,代表了明武宗重振明朝武力,压制文官的愿望。

帝王之术,重在平衡。

明武宗时期,文官的力量已经很大了,他迫切希望能重振武官的地位。

在豹房附近,朱厚照特意准备了习射、御操的地方,这里与驯兽场相连,他可以非常迅速地监控京城军队操练,有时候还会自己去当将军练兵。

待在豹房,明武宗可以轻而易举掌握军队,哪怕是再细小的调动、操练,也都在他眼皮子底下进行。

后来,豹房附近还开设了东西两官厅,专门用于提督办公。而掌管这些场所的,是明武宗最信任的太监。

《明史》:上又自领阉人善骑射者为一营,谓之中军,晨夕操练,呼噪火炮之声,达于九门。

可不要瞧不起明朝的太监,在明朝,当太监可不容易,读书识字,入宫之后,还要专门进行培训和学习。

他们除了没有命根子,并不比大臣们差。

为了收买人心,明武宗收了很多义子,并赐给他们“朱”姓。不止是宦官,还有很多边帅,也被朱厚照收为了“义子”。

从种种举措来看,明武宗应该是迫切地想要恢复昔日尚武的局面。

如果没有豹房,他想做都不可能做到,因为文官集团会拼死守护自己的利益。

这里也要补充一点知识,大家不要把明朝的文官集团想象成忠臣,他们同样有自己的私欲,而且权势滔天。

某种程度上,明末的东林党,要为明朝的灭亡负一定的责任。

写在最后

明武宗朱厚照,确实是个行事荒诞的皇帝,但他未必不是一个好皇帝。

明朝有祖训,要求“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连亡国之君崇祯,都没有背弃这条祖训。

崇祯自尽时,留下的遗言是:“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可以说,明朝的皇帝,心中都装着百姓,并没有史书上说的那么不堪。

但明朝的官员,心中未必有百姓。

明武宗想要破除文官独大的局面,以行事荒诞为表象,修建豹房,传达政令。

修建豹房,他的初衷绝对不止是为了享乐,更多的是为了治国。

只是,为了牵制官员,明武宗重用宦官,而史官对宦官的态度素来轻视、敌对。如此一来,明武宗自然很难在正史上留下什么好名声。

另外,宦官这一层身份,也引来了很多朝臣非议、嫉恨。在这种抗拒的情绪下,明武宗想要完成的尚武氛围,非但不能成功,还可能适得其反。

后来继位的明世宗,体弱多病,对武力丝毫不感兴趣。在他手中,豹房被闲置,里面的猛兽和动物,或放或杀。自此以后,文官势力独大,尚武之风越来越衰弱。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邦、朱元璋这些人,从哪里找来那么多打天下的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是大汉王朝的创建者,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缔造者。两人都起于布衣而夺取天下,成为开国皇帝,完成了惊世骇俗的人生逆袭,驰骋在权力地位的最高峰。(刘邦剧照)刘邦也好,朱元璋也罢,得天下都不容易。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刘邦和朱元璋的天下,都是靠着一群生死兄弟和大批文臣武将一点一点打下来的。他们两人身上有

  • 历史上的哪个皇帝玩权术最厉害最心狠手辣最臭名昭著?如何评价这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论权术鼻祖非赢肆,赢荡父子二人莫属,赢肆怒裂商君,尔后绝杀甘龙等一干守旧老臣,才一如既往的推行了商君的强国新政,可谓惨忍阴险,昭襄王又因白起骄傲自大不尊王命而绝杀了它。大汉帝国的刘邦夫妻俩也是权术老惨忍狠毒,将开国功臣韩信,英布,彭越等一一惨害治死。大唐天下的武则天更是丧尽天良,不但阴险

  • 你知道古代时候古人谁比较守信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宋襄公,因为他在春秋战国时期,大部分人都不尊守周朝礼制,到了礼崩乐坏的地步,而宋襄公独恪守周礼,非常讲信用,哪怕失去战争致胜的机会也不去破坏当时规矩,把信用当生命,这在当时是受人尊敬的。所以当时的人尊他为五霸之一。要说古代时候古人谁比较守信用,我知道魏文侯就很守信用,他不仅对大臣守信用,就是一个微不

  • 中国古代可以成为军事家的皇帝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军事家的皇帝有许多。比如,消灭六国统一中原、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的千古一帝秦始皇。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从一个放牛娃经过战争洗礼,逐渐成为一代帝王。他的后代汉武帝刘彻,北击匈奴,倾全国之财力,一直打的匈奴逃到漠北,使多年边患得到彻底解决。东汉皇帝刘秀,培养了著名的云台28名将,自己从一个书生

  • 为什么古代皇帝出去打猎都喜欢猎鹿?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皇帝打猎总喜欢猎鹿,这是因为鹿是食草动物,猎鹿毫无危险。特别是梅花鹿,是人们喜爱的动物,稀有丶珍贵,于是猎鹿似乎高尚丶风雅了。皇帝于物质财富并不真正需要追求,他的出猎是一种荣耀的渲染,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利的炫耀。猎取普通动物毫无乐趣可言,而鹿奔跑的速度也不是一般动物可比拟中,在追逐中,手下人的围追

  • 历史上哪位皇帝最善于用权术来治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我认为是刘邦。作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刘邦以布衣之身而取得了天下,建立大汉基业,这是为何?这是因为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刘邦知道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成功在于“能斗智时决不斗力”且情商高的刘邦知人善任具有高超的用人、驭人的领导能力即帝王权术。有人曾说过:“在整个灭秦和楚汉战

  • 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不捕鱼打猎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路有冻死骨,何不食肉糜?晋惠帝时期,天下发生了大饥荒。最后连草根都吃没了,只好去吃观音土。消息传到皇宫之后,晋惠帝问了一句: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意思是百姓没有米饭充饥,为什么就不能吃肉呢?其实这也是同样一个道理,在遇到大灾荒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靠捕鱼为生?如果有蝗灾的时候,为什么不能靠捉蝗虫

  • 历史上有哪些德才兼备的学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哪些德才兼备的学者?要说历史上德才兼备的学者多如繁星,古今中外,数不胜数,这些圣贤在历史上都曾留下了精彩的一笔。这里主要说一说我华夏民族的一些著名学者。(依据不同的划分方式,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划分大概相同,这里不作强调,只说大概时期。)一、古代学者,温文儒雅(1840年之前)。可以说古代学者

  • 汉武帝南巡时,曾射杀的那条“蛟”,究竟是什么动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安徽省枞阳县城西达观山上有一个射蛟台,传说汉武帝刘彻从这里射杀了枞阳江中的一条蛟龙。关于这件事,《汉书.武帝纪》中有明确记载:“(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登潜天柱山,自浔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虽然蛟龙和龙都是龙形,按照古人的分

  • 历史上有哪些皇帝是在忠良贤能之臣的鼎力支持辅佐下登上帝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作答:最典型的莫过于明仁宗朱高炽,由于肥胖腿残,老实文弱,一直不被朱棣看好:其弟朱高煦,生性威猛,颇具朱棣武之风,在靖难之役随父南征北战,屡建奇功,甚至救过朱棣性命:最有资格继位:由于以谢缙夏原吉为首的文臣,以朱高炽仁心载厚、忠孝尽心、嫡长子正统为由,与朱棣软磨硬泡,最终朱棣立了朱高炽,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