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古代皇帝出去打猎都喜欢猎鹿?

为什么古代皇帝出去打猎都喜欢猎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820 更新时间:2024/2/17 9:50:14

古代皇帝打猎总喜欢猎鹿,这是因为鹿是食草动物,猎鹿毫无危险。特别是梅花鹿,是人们喜爱的动物,稀有丶珍贵,于是猎鹿似乎高尚丶风雅了。

皇帝于物质财富并不真正需要追求,他的出猎是一种荣耀的渲染,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利的炫耀。猎取普通动物毫无乐趣可言,而鹿奔跑的速度也不是一般动物可比拟中,在追逐中,手下人的围追堵截场面壮观,而且,中箭受伤可活捉。如老虎丶狮子就不行,极易伤人,这样,不雅观,有伤大雅。

皇帝也是人,又不能随便像普通人一样外出旅游。那么,猎鹿才是一个最好的由头,队伍浩浩荡荡,万民敬仰,威风凛凛,杀气团团。这样一来,皇帝既找到了狩猎的乐趣,又震慑了民众,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皇帝狩猎而为鹿,,真的是用心良苦。

古代皇帝经常会举行围猎活动,有没有沉迷打猎无法自拔的皇帝呢?

夏朝的太康,沉迷打猎,被后羿赶下台,对就是那个射太阳的后羿,然后后羿沉迷打猎,被寒浞背后捅刀子,这寒浞不吸取教训,还是沉迷打猎无法自拔,让太康的孙子少康杀回来复国。这几位算不算沉迷打猎无法自拔的皇帝

《雍正王朝》里康熙带领儿子们狩猎,最后金如意为什么给了弘历?

英明神武但又垂垂老矣的康熙大帝,心里装着的核心大事其实就是一件事,那就是如何顺利地把皇位交到心目中的四皇子胤手上。

说康熙大帝英明神武但又垂垂老矣,是因为他在位这几十年,文治武功,已在那里,可以自豪地计入史册。但是,他对自己长期执政,特别是晚年执政的问题,尤其是吏治问题和国家财政空虚的问题,以及民众大量土地被兼并,生活疾苦等等重大问题也是了然于心的。这是大清帝国的命脉所系,明朝灭亡的历史殷鉴不远,历历在目,乱熟于心。可是,康熙大帝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确实是老了,心力不济了,知道自己已无法无力在世时自己来解决了,只能寄希望于后人了。

所以,要想大清帝国的江山传承下去,避免子孙不肖一旦亡国的命运,就必须选好储国之君。而这个可以作为储君的人就是老四胤。可老四胤又是一个孤臣,一旦浮出水面就会被陷入党争,朝局大乱,那国家一样是极其危险,甚至国将不国。

康熙大帝又要说明心中的人选没有别人,不是别人,同时又不能说明就是老四胤。所以,他借题发挥,以表扬弘历这个孙子有思想,有主张,不忘本,能明辨是非为由,将如意赏给了弘历。

这样,打获猎物最多的老十三也不会不高兴,因为原本就他和老四胤关系最好。

这样老八和八爷党就凉了,至少让他们知道最起码还没有到火候,还没有明确下来,甚至是希望不大。

这样也让蒙古王爷和满朝元老大臣不要乱猜,不要乱投门户,说不定就会搞错了,天意弄人。

这样也让四爷胤看到希望,注意影响,保持低调,但也可以有所作为。

可怜天下父母心!特别是这样的一位作为皇帝的天下父母之心!

金如意是蒙古王公送给太子的一件礼物,所以,大家都觉得谁能获得金如意,就能代替现在的“太子。老八之前代替太子宴请蒙古王公,就给了大家一个错误信号:老八要接替二哥的太子之位!

我分两部分讲下此事:此事背景和康熙帝王权术的深意。

先交代背景。张五哥替死案,牵扯出刑部贪赃枉法的事。而太子一直主管刑部,所以,太子肯定参与了这些事。老八在奉旨审理此案时,以康熙名义诱审肖国兴,将太子的事全部查清。

康熙大怒,想要废了太子,幸好张廷玉阻拦。张廷玉说得对,朝局不能动,国本不能动。康熙就让图里琛流放肖国兴到宁古塔。

此事后,太子凉了。所以,康熙让老八代替太子宴请蒙古王公。不过,图里琛回来后,告诉康熙“老八诱审肖国兴的事”。康熙评价老八“其心可诛”!所以,老八也凉了。

第二日,康熙让阿哥们比赛打猎,猎物最多着将会得到“金如意”!最终,老十三所获猎物最多。而,老八所抓得都是活物,蒙古王公都推荐赏赐给老八!

此时,幼年的弘历提出自己的观点:康熙爷爷是大清第一巴图鲁;满清以打猎为生,猎杀猎物是谋生之本,无关“仁义”;金如意就该给十三叔。

弘历的话,拍了康熙的马屁,又批评了他八叔做的不对,很虚伪!邬思道这个老师教的不错。

回归正题,分析下康熙为什么将金如意给弘历。首先,这几个儿子都不能给。

第一,康熙本来可能想给老四,因为老四之前办理国库欠款的事,处理的不错。虽然,最后被太子搅黄了,也没有得到“亲王”封爵。但是“孤臣”作风,让康熙很喜欢。可惜,老四病了,不能参与。

第二,太子也不会参与,因为这个礼物本来就是给太子的。

第三,老八凉了,都说是打猎,他还卖弄自己贤王的“仁义”!沽名钓誉!康熙曾批评老八,事事学自己,事事学的都不像!再加上诱审肖国兴,陷害太子的事,老八的阴险让康熙厌恶。

第四,老十三猎获猎物最多,按照比赛规则,就该他获得金如意。但是,老十三为人耿直,很容易被其他皇子下套。不能让老十三出风头太多。

第五,老大,老九,老十,老三,老十四,都没有老十三胤祥获取猎物多。有没有老八那么有心机(新意),所以,不能给他们。

其次,给弘历的话,大家都不会提出反对意见。

按照比赛规则,老十三应该获得奖品。但是,老十三给老四关系好,都和穿一条裤子!弘历是老四的儿子,给了弘历,老十三也会高兴。

老八抓活物这一招很有心机,也得到了蒙古王公推崇。但是,他的做法已经被弘历驳斥了:他抓活物是仁义的话,康熙猎杀了那么多猎物,不就成了不仁义吗?所以,老八不能得到金如意。

最后,我总结出一个道理:康熙说的话很不靠谱。

第一次,康熙在以金如意为奖品的比赛,没有把奖品给获取猎物最多的老十三。

第二次,他让大臣们推举太子人选,老八的票最多。但是,推举老八的百官领袖佟国维被革职,老八也没当成太子,还要被处罚。

康熙还好意思在册封德妃为皇贵妃时,说:朕说过话,几时收回过?

那是,您说过的话不用收回。因为,就算不兑现,也没人敢翻旧账。

康熙帝王权术的深意就是,我是皇帝,我爱怎么着就怎么着!看你们谁敢反对!?!

(文/勇战王聊历史)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哪位皇帝最善于用权术来治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我认为是刘邦。作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刘邦以布衣之身而取得了天下,建立大汉基业,这是为何?这是因为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刘邦知道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成功在于“能斗智时决不斗力”且情商高的刘邦知人善任具有高超的用人、驭人的领导能力即帝王权术。有人曾说过:“在整个灭秦和楚汉战

  • 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不捕鱼打猎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路有冻死骨,何不食肉糜?晋惠帝时期,天下发生了大饥荒。最后连草根都吃没了,只好去吃观音土。消息传到皇宫之后,晋惠帝问了一句: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意思是百姓没有米饭充饥,为什么就不能吃肉呢?其实这也是同样一个道理,在遇到大灾荒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靠捕鱼为生?如果有蝗灾的时候,为什么不能靠捉蝗虫

  • 历史上有哪些德才兼备的学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哪些德才兼备的学者?要说历史上德才兼备的学者多如繁星,古今中外,数不胜数,这些圣贤在历史上都曾留下了精彩的一笔。这里主要说一说我华夏民族的一些著名学者。(依据不同的划分方式,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划分大概相同,这里不作强调,只说大概时期。)一、古代学者,温文儒雅(1840年之前)。可以说古代学者

  • 汉武帝南巡时,曾射杀的那条“蛟”,究竟是什么动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安徽省枞阳县城西达观山上有一个射蛟台,传说汉武帝刘彻从这里射杀了枞阳江中的一条蛟龙。关于这件事,《汉书.武帝纪》中有明确记载:“(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登潜天柱山,自浔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虽然蛟龙和龙都是龙形,按照古人的分

  • 历史上有哪些皇帝是在忠良贤能之臣的鼎力支持辅佐下登上帝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作答:最典型的莫过于明仁宗朱高炽,由于肥胖腿残,老实文弱,一直不被朱棣看好:其弟朱高煦,生性威猛,颇具朱棣武之风,在靖难之役随父南征北战,屡建奇功,甚至救过朱棣性命:最有资格继位:由于以谢缙夏原吉为首的文臣,以朱高炽仁心载厚、忠孝尽心、嫡长子正统为由,与朱棣软磨硬泡,最终朱棣立了朱高炽,后来

  • 历史上有哪些会玩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玩,是人的天性。皇帝也是人,自然也不例外。只是,与我们普通百姓相比,他们不仅会玩,而且还玩得很有创意很有内涵,简直可以成为“玩耍达人”或者“发烧友”。中国历史上有400多位皇帝,会玩的不在少数,本文挑几位有名的扒一扒,大家图一乐。唐玄宗李隆基:歌舞达人唐玄宗李隆基的人生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生主

  • 皇帝可以废皇太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皇帝是可以废皇太后的,看其他答主都说古代以孝治天下,所以皇帝不能废太后,只有太后废皇帝,其实是大谬。在皇权之争中,只有胜王败寇,没有什么能与不能,法理是法理,实际是实际,政斗失败者是没人权的,虽然皇帝和太后之间的废黜,多数都是被权臣操控的。另外,有答主提出辽国的萧菩萨哥和金国的徒单太后符合被废

  • 朱元璋当皇帝后,大肆屠杀功臣,你赞同他的这种做法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对于朱元璋的屠杀功臣,史学家们向来众说纷纭,智者见智。我不赞同他这种极端的做法,但是我理解他当时的处境和想法。朱元璋一介布衣起兵,并且参加造反前饱受官府欺凌,做过和尚讨过饭,目睹了贪官污吏对百姓的压榨,见证了地主豪绅对贫民的盘剥,心里早年就埋下了对豪强们仇恨的种子。乃至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时

  • 为什么“诸葛亮是古代借力用的最好的人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诸葛亮是一位谋臣,专门为刘备出谋划策,谋臣最大的特点就是善用阴谋诡计,并且诸葛亮在出山之前就做好了功课,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还利用周围条件为自己造势,使得刘备三顾而用之,上任之初就火烧新野,接着与东吴联盟,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刘备荑陵大败后,利用地形摆石斗阵退陆逊之兵。进入后三国时代,六出祁山,

  • 若当日围场狩猎曹操尊上献弓,天下会归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曹操的许田围猎的经过,曹操组织震惊天下的许田打猎,也就是在建安四年,曹操邀汉献帝携文武百官,的一次打猎行为,打猎期间,汉献帝射一头鹿屡射不中。曹操下面的亲信将士们起哄同声曰:丞相射,曹操听完就向汉献帝借手中的宝雕弓一用正中鹿身,将士们大呼皇上射中了。曹操得意忘形连宝雕弓都没有还给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