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来俊臣
来俊臣以高密密发迹,受到武则天信任。他和其他酷吏勾结,罗织罪名诬告他人,前后杀了一千多户。还与其党羽未南山等人编写了《告密罗织经》,作为诬告无辜、陷害他人的理论指导,教授门徒,传承为后世官场阴暗的秘密小册子。酷吏们用酷刑折磨犯人逼供,来俊臣是其中的佼佼者,并创制出“方梁压髁”、“猕猴钻火”、“驴驹拔橛”、“凤凰亮翅”等酷刑和“求即死”、“死猪”、“定百脉”等刑具。杀了数千人,其中来俊臣所破获的“罪犯”就牵连千余家。在这次运动中,大臣被杀者数百家,李唐示室被杀者达数百人,刺史以下官吏被杀者更是不计其数,并造成了无数人的屈死。
武则天在洛阳丽景门设置推事院,由来俊臣主管,凡是进了这个门的人,没有能活着出来的
谢邀!
“酷吏”这个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司马迁详细地介绍了汉朝十大酷吏,不过酷吏虽然是好用严酷的刑罚,但到真未必一定是奸佞之人。
那为什么在汉朝的时候,酷吏横行呢?换句话说为什么那时的皇帝喜欢用酷吏呢?这是因为酷吏既可以严治百姓,又能打击豪强实力,从而使得社会秩序得到维持。除了汉朝,唐朝武则天治下也是有那么个出了名的酷吏,武则天手下的酷吏可有二十七个之多,而且各个残暴,这些酷吏的存在也是武则天用来统治朝堂的工具。
下面就给大家做个盘点。
1、郅都
这郅都就是属于忠臣一类的酷吏,虽然颇有些以暴制暴的意味,但不得不说的是,郅都是个难得的忠臣,郅都之所以被重用也是因劝谏汉景帝要以社稷和太后为重而开始的。郅都刚上任济南君太守,就直接捕杀氏首恶,对于横行地方的豪强使用了雷厉风行的手段。关于郅都的严酷,还有个小故事,那就是他在做雁门太守的时候,匈奴人得知之后都惊恐万分,匈奴曾用木头刻成郅都之形的木偶,立为箭靶,令匈奴骑兵奔跑射击,匈奴骑兵因畏惧郅都,竟无一人能够射中,可见其当时的凶名
2、张汤
这张汤也是个十分残暴的人,有一次张汤守护家舍。不料,父亲回来后,发现家中的肉被老鼠偷吃了,父亲大怒、鞭笞张汤。于是张汤掘开老鼠洞,抓住了偷肉的老鼠,并找到了吃剩下的肉,然后立案拷掠审讯这只老鼠,传布文书再审,彻底追查,并把老鼠和吃剩下的肉都取来,罪名确定,将者鼠在堂下处以磔刑。什么是磔刑呢?这可是古代的一种酷刑,要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
3、义纵
义纵乃是西汉酷吏,几乎就是一路升迁,一路屠杀,至定襄,一次就报杀400余人。义纵到郡,以杀立威,先把狱中重罪者200余人定为死罪,又把私自探狱的囚犯亲属200余人抓起,逼迫他们供认为死罪囚犯解脱桎梏,也定成死罪,最后把这400余人同日斩杀,不寒而栗的成语也因此得来。虽然义纵十分残暴,但是他的作为确实也是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社会秩序,故司马迁充分肯定了他和郅都等“酷吏’的政绩,并誉他们为“虽惨酷,斯称其位”者。
4、王温舒
王温舒年轻时候就不是什么好人,杀人越货那是家常便饭,后来投靠了张汤,这暴虐的性子更是变本加厉。当时的河内就是属于豪强割据的地方,所以汉武帝就派王温舒上任,这一上任,王温舒就直接把当地的豪强全都抓了起来,穷加审问,大者诛全族,小者杀其身,无论大小其家产统统没入官府,就这样,上万人成了刀下之鬼,“流血十余里”。真是尸积如山,血流成河,而这其中还有这无数无辜被牵连的平民百姓。
5、来俊臣
来俊臣就是有名的唐朝酷吏,因告密而获得武则天的信任,他当官的十四年便是那恐怖的“酷吏政治”。来俊臣审理案子,只要不合他的心意,便直接行株连之罪,一杀就是上千家,连眼睛都不眨一下。不仅如此,他还特地编制一篇《告密罗织经》,共有几千字;甚至还自己发明刑具,比如突地吼、见即承、铁圈笼头等等,朝堂之上的官员每每上朝都要跟家人告别,因为不知什么时候就被来俊臣给灭了全家。
6、周兴
周兴也是武则天重用的酷吏之一,武则天重用周兴在来俊臣之前,他与来俊臣来俊臣之间的故事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成语,请君入瓮,最后死在了自己的酷刑之下。宗城潘曾经评价道:“如周兴、来俊臣,乃尧年之四凶也。”周兴为了逼供,发明了“定百脉”、“喘不得”等十号大枷和种种骇人听闻酷刑法,使囚犯一看到这些刑具就“战栗流汗,望风自诬。周兴杀的人也何止几千人,最后也没落得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