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渊临去世前对李世民说的几句话。李世民当耳旁风,他说的是什么,都应验了吗?

李渊临去世前对李世民说的几句话。李世民当耳旁风,他说的是什么,都应验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049 更新时间:2023/12/12 14:34:42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绝对可以称的上一个伟大的王朝,而缔造这个伟大王朝的功勋首推唐太宗李世民,然而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却是谁也无法逾越的心坎,不管是李渊还是李世民,甚至是后人读到这段历史都是为之不耻。

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李渊可以说很幸运,因为他有两个很优秀的儿子,但是也因为这两个儿子都很优秀,让他头疼不已。

隋朝大业十三年(617年)农历七月,李渊率军三万誓师,宣布起兵直扑长安,誓师后,李渊带着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挥师南下,到农历十一月,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唐军就攻入了长安,在这场后世称为“晋阳兵变”,为期三个多月进军长安的战役中,左路统帅李建成功勋卓越,显示了不俗的能力。

618年5月,在隋炀帝被杀之后两个月,李渊正式建立唐朝,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唐朝虽然建立了,然而中国仍然处于四分五裂中,因此李渊经常派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出征,消灭各方割据势力,而在这些战争中,因为李建成是太子,要帮忙处理政务,协助父皇李渊经营大唐帝国,所以出征的比较少。

李世民则经常出征,先后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为唐朝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野心勃勃的李世民以洛阳为基地,暗中培养自己的军事势力,设立文学馆,招来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秦府十八学士”等谋士,武将则以秦叔宝、尉迟敬德等为基础。

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的矛盾,李渊作为父亲是看在眼里的,然而李渊对此也是痛苦犹豫、不知如何是好,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李世民对大唐有功,李建成作为长子也干的不错,自古都是立嫡立长立贤,李建成是嫡长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者,李世民想要夺得皇位,除了政变别无他法。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兵变,将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杀死,事后又令人将李建成五个儿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全部杀死,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当披着甲胄满身是血的尉迟敬德出现在太极宫中李渊面前时,李渊这才知道出大事了。

随后李渊被尉迟敬德胁迫写了一道手谕,要求所有军队听从李世民的指挥,一夜之间唐王朝就变了天,李渊的两个儿子十个孙子惨死在另一个儿子手上,对于他来说其内心的惶恐忧惧难以言表。

玄武门之变两个月后,李渊禅位给李世民,自己当了太上皇。公元635年,玄武门之变九年后,69岁的李渊在临死前对李世民说道:“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此。”

中国人相信报应之说,后来李世民的子孙确实也遭到了恶报。李世民对兄弟的心狠手辣,最终也遭到了报应,李世民共有14个儿子,其中由长孙皇后所生的嫡子有三个:分别是长子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晋王李治。

李承乾是嫡长子,所以被立为太子,不过李世民开了个坏头,所以李承乾的弟弟魏王李泰对太子之位觊觎的很,李承乾这个人,脚有点瘸,这个倒没有什么关系,就是品德不咋滴,李世民为他请了好几个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之人,李承乾是个纨绔子弟,喜欢乱搞,老师去规劝他,就假装很听话,但背地里却痛恨老师的劝谏。

他的老师张玄素因为劝谏他,为李承乾所恨,竟然派了刺客去刺杀他,张玄素重伤差点丧了命,李承乾还喜欢搞同性恋,宠幸一位“美姿容、善歌舞”的美少年,并称他为“称心”,李世民对此大为恼火,将称心杀死,并将李承乾训斥了一顿,李承乾却不思悔改,在东宫为称心修了个房间来祭奠他。

太子如此出格,李世民自然心烦的很,而四子李泰则趁虚而入,努力在李世民面前表现,招贤纳士大肆拉拢心腹,并招人修撰《括地志》,李世民对这个儿子也很宠爱,给李泰赏赐的月料甚至超过了太子李承乾,太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策划了一次暗杀弟弟李泰的行动,在暗杀失败后,李承乾一不作二不休,与李世民的异母弟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吏部尚书侯君集等人密谋起兵逼宫,事情败露后,李承乾被废为庶人,被流放后第二年就病死了,而魏王李泰也因为夺嫡被李世民讨厌,免去一切官职流放到均州勋乡县,人畜无害的李治得了渔翁之利,被立为太子。

而李世民的十四个儿子中的另外十一个,二子李宽早逝无后。三子李恪被长孙无忌陷害至死。五子李佑在贞观十七年谋反被赐死。六子李因是李恪同母弟遭连坐废为庶人,流放巴州,最后死于流放地。七子李恽在唐高宗时被诬告谋反,自杀而死。八子李贞反武则天失败,服毒自杀。十子李慎受李贞牵连下狱,后在流放途中过世。十一子李嚣早逝无子。十二子李简早逝无子。十三子李福是为数不多的寿终正寝的一个。十四子李明因和唐高宗的废太子李贤过从甚密,被逼自杀。

总体上来说,李世民的儿子大多数是结局不好,寿终正寝的不多,而李唐江山还一度改姓,差点就成了武家的了,这个也算是李世民对兄弟以及侄子斩草除根的果报吧,至于李渊临死前说的话,很可能是后世的人附会的,毕竟就算是李渊说了这种话,也不会记录下来的。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什么会变成残暴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立国之初,就指定了严格的管理体系,这套管理体系并不仅仅是出于朱元璋之手,而是时代使然的基本行政管理体系。我们可以看一下明初的这套行政管理体系:中书省:总天下文治(丞相)都督府:统天下兵马(都督)御史台:整朝廷纲纪(都御史)这三大管理体系其实已经可以保证整个王朝的正常运转,可是我们可以看一下朱元璋

  • 秉懿沦为娼妓后,真的很惨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女性邢秉懿说第二惨估计就没有人敢说自己第一惨了,邢秉懿的厄运自从嫁给了康王赵括就开始了。赵构被金国俘虏的时候,邢秉懿既相思又担忧,受着心里的折磨。好不容易盼到赵构回来,火速怀孕的邢秉懿经历了短暂的幸福时光。但接下来等待她的便是无尽的黑暗,靖康之变开始,丈夫已经提前离开,承受侮辱的只剩下这些宗

  • 洪某是用了什么方法将女友李倩月诱骗到云南勐海县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南京女大学生李倩月和同居男友洪某居住在南京市栖霞区某小区,7月8日独自一人在南京机场乘坐飞机到达云南昆明,随后转机到达西双版纳勐海县,随后便失去联系,家人报警后当地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不久在勐海县一郊外树林找到被害人李倩月的尸体,经过侦查发现其男友洪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洪某初步交待因为感情纠纷将女友骗

  • 历史上因为不拘小节而失败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时宋国大夫华元在战前杀羊犒赏三军,偏偏忘了自己的车夫羊斟。结果开战后羊斟对华元说,分羊的时候你做主,今天的事我做主。然后把车直接开到敌军阵地里让华元当了俘虏。

  • 为何说,古代凌迟处死是最残酷的刑罚?明朝太监刘瑾为何被凌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凌迟刑,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正式定为刑名是在辽,此后,金、元、明、清都规定为法定刑,是最残忍的一种死刑。共需要用3357刀,并且要在最后一刀,也就是第3357刀,要将罪犯刺死,才算凌迟成功。从明朝的凌迟刑看,他们已经严格规定凌迟为3600刀,前1200刀,被称为“鱼鳞剐”,用渔网把犯人的身子包起来,

  • 北齐武成帝高湛有多残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北齐高氏家族的基因甚好,男儿个个都是帅哥美男子,包括后来的兰陵王高长恭因为美得像女生,打仗时还得戴上面具。但人美并不等于心善,皇位都是靠杀自己人得来的,像北齐文宣帝高洋就是杀了兰陵王的父亲而夺来的皇位,孝照帝高演又杀死了高洋的儿子、自己的侄子高殷夺的皇位,可以说北齐的皇帝一个赛一个的荒淫残暴,蛇蝎心

  • 人类历史上有哪些帝王堪称残暴不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人类历史上的暴君多了去了,这个不仅有我国的还有国外的。但是咱也不了解国外的,就说一点中国的吧。历史上最出名的暴君莫过于夏桀和商纣王了,后代形容皇帝残暴,都是称为桀纣之君。再后来就是著名的秦始皇、隋炀帝,以及五代十国的一些皇帝。我们说说一位被人忽略的暴君,秦二世胡亥。因为秦始皇的太过耀眼,以及之后秦末

  • 历史上有个被厨子砍死的皇帝,你知道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应该是北魏的高澄,被厨子兰京所杀?挺郁闷的一件事,作为高欢的发儿子,马上要篡魏为齐了,结果死在自己一情妇家里。不过这事后来史家有考证,是他弟弟高洋派人干掉了哥哥高澄,自己坐收渔利。不管后来史家如何猜想,后来的史实确是证明如此!如果再给秦始皇二十年时间,恐怕中国地盘更大!蒙古高原恐怕也得进入中国版图!

  • 除了夏桀、商纣、秦二世、隋炀帝,中国古代历史上还有哪些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我看到不少答主都列出了暴君的名单,总感觉我这边就没必要再去列一份。但是题主提到的这四位,倒是有些意思,值得一提。夏桀和商纣,一般都被认为是暴君。但是奇怪的是,我们去翻看商纣的所谓罪行,会发现最早的史料记载其实和夏桀没有区别。但是后来关于商纣的罪行,文献上越来越多,这说明商纣的个人品行究竟如何,其实是

  • 古人劝诫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劝谏的故事:1、魏征进谏,凡是他认为正确的意见,必定当面直谏,坚持到底,决不背后议论,这是他的可贵之处。魏征曾说:“陛下做事不对,我才进谏。如果陛下不听我的劝告,我又立即顺从陛下的意见,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岂不违背了我进谏的初衷了吗?”2、邹忌向齐王进谏。通过兼听则明、受蒙蔽的程度来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