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关古代诚信的故事

有关古代诚信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791 更新时间:2024/1/22 20:15:09

1、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九合诸侯,可以说周天子都拿她没办法,鲁庄公与其过交战,曹沫为将,结果连败三仗,鲁庄公不得不割地求和,齐桓公答应与鲁国停战会盟。可是在会盟之上,曹沫突然拿出匕首抵住齐桓公,要齐桓公返还鲁国因战败答应割让给齐国的土地,齐桓公答应归还。

事后,齐桓公并没有因为曹沫采取不正当方式要回土地而背约,真的把鲁国割让的土地还给了鲁国,其实以齐桓公的力量,曹沫以此卑鄙手段索取的土地,完全可以不给他,鲁国一点办法也没有,可齐桓公讲诚信,如约交还了土地,齐桓公能够成为五霸之首,绝非偶然。

2、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

晋公子重耳因蒙难而流亡他乡,当时很多诸侯国不接纳他,最困难的时候介子推只能从自己大腿上割肉救活重耳。到了楚国后,楚国热情地招待了他,在招待他时,楚国国君问他说:“如果你以后做了晋国国君,将如何报答我?”

重耳说:“珍珠美玉,你都不缺,我不会有更稀罕的东西送给你,不过托你洪福,以后我如果做了晋国国君,假若我们在战场上相遇,我便以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作为回报!”

后来,重耳果然作了国君,成了晋文公。五年之后,也就是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果然与楚国在战场上相遇,晋文公确实实践了自己的诺言,退避近百里以报楚国招待之恩。

3、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

魏文侯在与群臣饮酒,兴致盎然,而此时天下起了雨,魏文侯想起了他与虞人(山林管理者)相约当日要打猎,于是,他便“命驾将适野”。左右大臣惊诧道:“大家喝得正起劲,而又下着大雨,君侯又要去哪里?”

魏文侯说:“我与虞人约好了今天打猎,虽然下雨不能打猎了,岂可因为自己喝得高兴就不去跟人家说一声呢?”于是便亲自前往。魏文侯原为晋国臣下,后来和魏、韩、赵,三家分晋,独立为侯,饱受传统思想者诟病。但它是一个很有作为的诸侯,特别是在诚信方面,堪称楷模。

4、一诺千金的故事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5、诚实守信小张良

张良,汉代人,从小就是尊敬老者、信守约定的好孩子。有一天,张良悠闲地在桥上散步。有位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穿在脚上的草鞋丢到桥下,并且看着张良说:“小子,去把鞋给我捡回来!”

张良愣了一下,但是看他年老,就到桥下取回鞋子,递给他。老人坐在桥头,眼皮也不抬一下,就说:“给我穿上。

于是,张良跪在地上,老人心安理得地伸出脚让张良把鞋穿上,然后老人就笑着离开了。张良十分吃惊地望着老人的背影。谁知,那个老人走了几步又转过身来,对着张良招招手,示意张良到他跟前儿去。

张良乖乖地走上前去,老头和蔼地对他说::我看你这娃不错,值得教导。五天后天一亮,和我在那里见面。”张良行了个礼说:“是”。

五天后,天刚刚亮,张良来到桥上,那个老人已经坐在桥并没有等着张良了,老人很生气地说:“此刻天已经天亮了,年轻人这么不守信用,和长辈约会还迟到,长大后还能有什么作为。五天以后,鸡叫时来见我。”说完老人就走了。

过了五天,鸡刚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已经先到那里了。老人十分生气地说:“我已经听见三声鸡叫了,你怎样才来,五天以后再早一点儿来见我。”

又过了五天,张良半夜就到桥上等着那个老人。一会儿,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年轻人要成大事,就要遵守诺言,说什么时候到就什么时候到。”

之后老人又从怀里掏出一本又薄又破的书,说:“读了这本书,就能够成为皇帝的老师。这话会在十年后应验。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那块黄石就是我。”说完之后,老头儿就离开了,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天亮时,张良看老人送的那本书,原先是《太公兵法》,又叫《黄石兵书》。张良十分珍惜这本书,认真学习,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并且他还时刻遵守老者的教诲,严格要求自我,立志永远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这样才能让别人信任自我,从而成就一番大事业。

1、尾生抱柱

“尾生抱柱”又称“柱下期信”,是一则古人重诺言、讲诚信的故事。典出《庄子盗趾》:“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意思是讲,古代有一名青年名叫尾生,与一女子相爱,情深意切。

一日,两人相约在某桥下相会。之后,恰遇泛潮,江水上涨,那女子还没有到来。尾生却始终坚守诺言,死守在桥下,抱着桥柱不放,最后被江水淹没而死。后人常以“尾生抱柱”或“柱下期信”作为守信的代词。

2、孟母教子

孟子的母亲教子有方,在孟子很小的时候就注意纠正孟子的坏习惯,这使他从小就养成了诚实守信、勤俭好学的好习惯。之后孟子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哲学家,由于他品德和学问都很好,被人们称为“亚圣”。他的塑像在孔庙里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孔子

古代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人的坏品德一旦养成,就会像决堤的大河,一发不可收拾。而道义之心仿佛是一盏灯光培育成像日月那样的光芒。

3、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十分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之后,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我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4、一饭千金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

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刻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

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的。

5、查道吃枣留钱

宋朝人查道,一天早上和仆人挑着礼物去看望远方的亲戚。到了中午,两个人都饿了,可路上没有饭铺,怎样办呢?仆人推荐从送人的礼物中拿一些来吃。查道说:“那怎样能呢?这些礼物既然要送人,便是人家的东西了。我们要讲信用,怎样能偷吃呢?”结果两人只好饿着肚子继续赶路。

走着走着,路旁出现一个枣园。枣树上挂满了熟透的枣子,十分招人喜爱。查道和仆人本来已经饿得发慌,更觉得饥饿难耐,便停了下来。查道叫仆人去树上采些枣子来吃。两人吃完枣,查道拿出一串钱,挂在采过枣子的树上。

仆人奇怪地问:“这是什么意思?”查道说:“吃了人家的枣子,就应给钱。”仆人说:“枣园的主人不在,别人也没看见,何必这样认真呢?”查道严肃地说:“讲诚实是人应有的道德,虽然枣主人不在,也没有别人看见,但我们既然吃了人家的枣子,就就应给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尾生抱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母教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诺千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饭千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查道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手握百万雄兵的吴三桂,攻陷清朝半壁江山,为何最后却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已经六十二岁的吴三桂,在油尽灯枯之际奋力的燃烧了一把,本有希望推翻清廷恢复汉人江山,却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让人着实为之惋惜。尽管吴三桂在投靠清人后极尽鹰犬本色,为清朝平灭汉人反抗势力立下卓著功勋,但刚继位的小皇帝康熙对吴三桂这个叛将降臣很不感冒,尤其对他手握重兵极为忌惮,政治上略显稚嫩的康熙一道道

  • 历史上有哪些把一把烂牌打活了的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历史上把一把好牌打烂的君主倒是一说一大堆,但是把一把烂牌打活了的君主,确实是屈指可数,我今天就说一个距离我们最近的康熙皇帝吧。一、童年称帝康熙皇帝,原名爱新觉罗玄烨,出生于1654年,年仅8岁(1661年)之时,他的父亲顺治皇帝福临就因为天花病逝,享年24岁。因为年纪尚小,在位时也没有想过立太子

  • 除了崇祯,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自杀而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历史上除了崇祯以外,还真有不少自杀身亡的皇帝,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梳理一下,历史上除了崇祯之外,还有十五位皇帝(国王)是自杀身亡的,当然,全都是被逼自杀(正常人皇帝当的好好,谁愿意去寻死呢)。秦二世胡亥(秦朝)被宪官赵高逼死。西楚霸王项羽(秦朝)被逼在乌江边自刎。孙吴废帝孙亮(三国)被权臣篡位,后

  • 历史上有哪些自毁长城的皇帝?怎么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北齐的高纬啊,这人杀了“人民偶像”高长恭,以及“北齐柱国”斛律光。兰陵王高长恭就不说了,皇族内部的事过于复杂。但高纬杀斛律光就是典型的自毁长城了。每个皇帝都很矛盾,面对能力极强的大臣,既要重用,又得提防。偏偏高纬又是个治国无术,扰民有方的昏君,对于能臣更是心情复杂。昏君周围肯定有一帮奸佞之臣寸步不离

  • 世界历史上有没有皇帝或者国王被刺客用冷兵器刺杀身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被冷兵器刺死的国王不但有,而且还非常多,法国有两代国王连续被刺客用冷兵器刺死。那就是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亨利三世是瓦卢瓦王朝的末代国王,而亨利四世是波旁王朝的第一代国王。这两个人和吉斯公爵亨利彼此争夺法国王权的战争被叫做“三亨利之战”,而这三个亨利都是被刺客刺死的。(三亨利之战的三位主角都是被捅死的

  • 隋、宋、元、明、清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皇帝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隋:开通大运河,隋炀帝杨广;宋:使用最早的纸币交子,宋太祖赵匡胤;元:实行行省制,元太祖忽必烈;明:开办军机处,明太祖朱元章;清:册封达赖班禅,清雍正爱新觉罗-胤稹.周朝,周文王,周武王,出生在陕西歧山(宝鸡)。秦朝,秦国最早是在陕西凤翔县建国(宝鸡),商鞅变法时迁到临潼(西安),后又迁到咸阳。隋朝

  • 历史上哪些皇帝是生于陕西省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是出生在陕西的开国皇帝:周朝,周文王,周武王,出生在陕西歧山(宝鸡)。秦朝,秦国最早是在陕西凤翔县建国(宝鸡),商鞅变法时迁到临潼(西安),后又迁到咸阳。隋朝,隋文帝出生在陕西华阴(渭南)。唐,唐高祖李渊出生在陕西西安,太宗李世民出生在陕西武功(咸阳)古代的长安气候比现在好,比较湿润,陕南在淮河

  • 三年级作文以渭南文化,故事,传承渭南精神为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渭南,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喜欢渭南这座城市,喜欢它的悠久历史,喜欢它的人杰地灵,更喜欢它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一不留神我就陶醉其中。渭南之名是因这座城市居于渭河的南岸而取。渭南三面环景,东有华山矗立守望,北有渭河大河护城,南有美丽山塬围绕。站在渭南城市的土地上,你一定会感受到冥冥之中有神在暗中保卫

  • 历史上那些皇帝说陕西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西周的、东周的、秦的、西汉的、西晋的、前赵的、前秦的、后秦的、西魏的、北周的、隋的、唐的这里还不包括老家是陕西的,但不住在陕西的情况秦时科技有了很大的发展。秦兵马俑身上的颜料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硅化物。这种东西在当今都很难提炼。何况是两千年前,足矣说明大秦的科技。还有当时出土的剑,极富弹性。总之萃取的方

  • 西安曾经有过几个王朝?多少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西安曾经有13个王朝在此定都,共历经72帝王。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各个朝代。1、丰镐两京长安地区很早就已经成为中国周朝的国都,最早纪录为西周的国都酆京、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