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诚信的故事

古代诚信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169 更新时间:2023/12/17 7:40:10

曾子杀彘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跟在后面哭哭啼啼。孩子的妈妈说:“你回去吧,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曾参的妻子刚从集市回来,曾参便马上要捉猪准备杀掉它,他的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和孩子说着玩的。”曾参说:“和小孩怎么可以这样随便开玩笑呢,小孩子不懂事,他们跟着父母学,聆听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就是教孩子学着骗人呀!做母亲的骗儿子,儿子也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啊!”说完,曾参就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退避三舍此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原句“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为什么晋楚两军相遇,晋军不战而退避三舍呢?这其中有个故事:春秋时候,晋国国君献公宏爱妃子骊姬。骊姬借机让晋献公封自己为夫人,还要立自己的儿子做太子。但献公原来的夫人生有申生和重耳二子,申生早被封为太子了,骊姬便害死了申生,追杀重耳。重耳在楚国国君帮助下,在外躲避十二年,幸保不死。楚王问重耳说:“你将来若能回国当了国君,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你什么贵重东西、奴隶、美好都有了,我能给你什么稀罕物呢?我若做了晋国君王,万一日后同你在战场上遭遇,就退避三舍作为回报吧。”后来重耳果然做了晋国国君,而且真同楚王在战场相遇了,重耳没食言,确实退避三会以报楚王!齐桓公言出必行当时齐国欲称霸中原,连年征战,鲁国接连被齐国打败,不得已屈服了齐国。周厘王元年,桓公以周王命布告宋、鲁、陈、蔡、卫、郑、曹、邾诸国,约以三月朔日,会盟于柯(今山东东阿西南)地。鲁庄公前往会盟时问:“谁愿和我同去?”将军曹沫请往。庄公说:“你三次都败给齐军,不怕齐人笑话?”曹沫说:“我去自会雪耻。”庄公说:“如何雪耻?”曹沫说:“君当其君,臣当其臣。”庄公说:“寡人越境求盟,犹如再败了一次。若能雪耻,我听你的!”就和曹沫同行。这次会盟隆重庄严。盟坛高筑,两边大旗招展,甲士列士,十分威武。齐桓公和管仲正坐坛上。会盟规定,只许鲁君一人登坛,其余随员在坛下等候。当鲁庄公来到会场,将要升阶入坛时曹沫戴盔披甲,手提短剑紧跟鲁庄公身后。会盟宾相告诉曹沫只能在坛下等候,曹沫瞪大眼睛怒目而视,吓得宾相后退几步,鲁庄公与曹沫就顺阶入坛。鲁庄公与齐桓公经过谈判,正准备歃血为盟,这时,曹沫突然拔剑而起,左手抓住齐桓公的衣袖,右手持短剑直逼齐桓公。顿时齐桓公被吓的目瞪口呆。管仲忙插进齐桓公与曹沫中间,用身体保护住齐桓公,问:“将军要干什么?”曹沫正然道:“齐强鲁弱,你国侵略鲁国,欺人太甚。现在鲁国城破墙毁,请考虑怎么办?”齐桓公见形势不妙,急忙说:“大夫且慢,你说怎样就怎样!”曹沫说:“要求归还被侵略的城池!”齐桓公连忙答应,说:“寡人马上与你立誓。”并向天指日发誓决不反悔,也不追究曹沫劫盟之罪。曹沫收剑,微笑自如,遂签定盟和约。会盟结束,鲁国君臣胜利回国。齐许多臣愤愤不乐,都要桓公毁约,桓公曰:“寡人已许曹沫矣!匹夫约言,尚不失信,况君乎?”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就带着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见皇甫绩聪明伶俐,又没了父亲,怪可怜的,因此格外疼爱他。外公叫韦孝宽,韦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家里很富裕。由于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外公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办了个自家学堂,当时叫私塾。皇甫绩;就和表兄弟们都在自家的学堂里上学。外公是个很严厉的老人,尤其是对他的孙辈们,更是严加管教。私塾开学的时候,就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皇甫绩和他的几个表兄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大家都忘记做教师上午留的作业。第二天,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几个孙子叫到书房里,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后按照规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平时又很乖巧,再加上没有爸爸,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皇甫绩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小哥哥们都很爱护他。看到小皇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兴。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纵自己,应该也按照私垫的规矩,被重打二十大板。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的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大板。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参考资料:

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尾生抱柱,立木为信,一诺千金,一言九鼎,退避三舍,孺子可教,金口玉言,童叟无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有关古代诚信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1、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九合诸侯,可以说周天子都拿她没办法,鲁庄公与其过交战,曹沫为将,结果连败三仗,鲁庄公不得不割地求和,齐桓公答应与鲁国停战会盟。可是在会盟之上,曹沫突然拿出匕首抵住齐桓公,要齐桓公返还鲁国因战败答应割让给齐国的土地,齐桓公答应归还。事后,齐桓公并没有因为曹沫

  • 手握百万雄兵的吴三桂,攻陷清朝半壁江山,为何最后却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已经六十二岁的吴三桂,在油尽灯枯之际奋力的燃烧了一把,本有希望推翻清廷恢复汉人江山,却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让人着实为之惋惜。尽管吴三桂在投靠清人后极尽鹰犬本色,为清朝平灭汉人反抗势力立下卓著功勋,但刚继位的小皇帝康熙对吴三桂这个叛将降臣很不感冒,尤其对他手握重兵极为忌惮,政治上略显稚嫩的康熙一道道

  • 历史上有哪些把一把烂牌打活了的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历史上把一把好牌打烂的君主倒是一说一大堆,但是把一把烂牌打活了的君主,确实是屈指可数,我今天就说一个距离我们最近的康熙皇帝吧。一、童年称帝康熙皇帝,原名爱新觉罗玄烨,出生于1654年,年仅8岁(1661年)之时,他的父亲顺治皇帝福临就因为天花病逝,享年24岁。因为年纪尚小,在位时也没有想过立太子

  • 除了崇祯,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自杀而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历史上除了崇祯以外,还真有不少自杀身亡的皇帝,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梳理一下,历史上除了崇祯之外,还有十五位皇帝(国王)是自杀身亡的,当然,全都是被逼自杀(正常人皇帝当的好好,谁愿意去寻死呢)。秦二世胡亥(秦朝)被宪官赵高逼死。西楚霸王项羽(秦朝)被逼在乌江边自刎。孙吴废帝孙亮(三国)被权臣篡位,后

  • 历史上有哪些自毁长城的皇帝?怎么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北齐的高纬啊,这人杀了“人民偶像”高长恭,以及“北齐柱国”斛律光。兰陵王高长恭就不说了,皇族内部的事过于复杂。但高纬杀斛律光就是典型的自毁长城了。每个皇帝都很矛盾,面对能力极强的大臣,既要重用,又得提防。偏偏高纬又是个治国无术,扰民有方的昏君,对于能臣更是心情复杂。昏君周围肯定有一帮奸佞之臣寸步不离

  • 世界历史上有没有皇帝或者国王被刺客用冷兵器刺杀身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被冷兵器刺死的国王不但有,而且还非常多,法国有两代国王连续被刺客用冷兵器刺死。那就是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亨利三世是瓦卢瓦王朝的末代国王,而亨利四世是波旁王朝的第一代国王。这两个人和吉斯公爵亨利彼此争夺法国王权的战争被叫做“三亨利之战”,而这三个亨利都是被刺客刺死的。(三亨利之战的三位主角都是被捅死的

  • 隋、宋、元、明、清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皇帝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隋:开通大运河,隋炀帝杨广;宋:使用最早的纸币交子,宋太祖赵匡胤;元:实行行省制,元太祖忽必烈;明:开办军机处,明太祖朱元章;清:册封达赖班禅,清雍正爱新觉罗-胤稹.周朝,周文王,周武王,出生在陕西歧山(宝鸡)。秦朝,秦国最早是在陕西凤翔县建国(宝鸡),商鞅变法时迁到临潼(西安),后又迁到咸阳。隋朝

  • 历史上哪些皇帝是生于陕西省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是出生在陕西的开国皇帝:周朝,周文王,周武王,出生在陕西歧山(宝鸡)。秦朝,秦国最早是在陕西凤翔县建国(宝鸡),商鞅变法时迁到临潼(西安),后又迁到咸阳。隋朝,隋文帝出生在陕西华阴(渭南)。唐,唐高祖李渊出生在陕西西安,太宗李世民出生在陕西武功(咸阳)古代的长安气候比现在好,比较湿润,陕南在淮河

  • 三年级作文以渭南文化,故事,传承渭南精神为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渭南,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喜欢渭南这座城市,喜欢它的悠久历史,喜欢它的人杰地灵,更喜欢它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一不留神我就陶醉其中。渭南之名是因这座城市居于渭河的南岸而取。渭南三面环景,东有华山矗立守望,北有渭河大河护城,南有美丽山塬围绕。站在渭南城市的土地上,你一定会感受到冥冥之中有神在暗中保卫

  • 历史上那些皇帝说陕西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西周的、东周的、秦的、西汉的、西晋的、前赵的、前秦的、后秦的、西魏的、北周的、隋的、唐的这里还不包括老家是陕西的,但不住在陕西的情况秦时科技有了很大的发展。秦兵马俑身上的颜料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硅化物。这种东西在当今都很难提炼。何况是两千年前,足矣说明大秦的科技。还有当时出土的剑,极富弹性。总之萃取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