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有哪些令人发指的残忍惊悚记载?

历史上有哪些令人发指的残忍惊悚记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333 更新时间:2024/2/21 22:20:56

中国历史上残忍惊悚的记载有很多,见的不外乎“易子相食”,这种惨剧一般都是被迫的。

最残忍的记载是那种洗脑性的章,让学习的人觉得自己干了坏事还理直气壮。

元代郭居业编撰的《二十四孝》里面记载的很多桥段都是非常残忍的。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里面所谓的孝子打着孝道的名义,干了很多丧心病狂的事。

最过分的是,孝子们干这些丧心病狂的事还自觉得是理所当然,应该被人颂扬,这才是最坏的,因为这会扭曲其他人的价值观,这才是最惊悚的。

《二十四孝》中有个故事,说是汉代有个人叫郭巨,家里比较穷,但是为人极其孝顺。有一年妻子给郭巨生了一个孩子,郭巨担心自己要是养活孩子,就会委屈自己的母亲,所以妻子商量把孩子活埋,剩下粮食让老娘吃好。

看到这里,觉没觉得这个故事很残忍,父亲不想着努力多赚钱养家,反而因为一个可笑的理由要活埋自己的孩子。这么残忍的故事一千年来还被当作是正面典型宣传,杀人诛心,诛心最狠。

《二十四孝》里还有一个故事,汉代的丁兰父母双亡,他十分想念自己的父母,就用木头雕刻了自己父母的雕像,而且把这两个雕像当成是真人那样侍奉。

丁兰什么事都和雕像商量,吃饭前一定先给木像盛饭,出门前一定和木像汇报。时间长了,丁兰的妻子对于木像不太恭敬了,因为这个妻子就被丁兰休掉了。看完这个故事,这个丁兰不就是一个变态嘛,但是一直被当成是正面典型来宣传。

《二十四孝》里还有很多变态的故事,这里就不列举了,有兴趣的自己去看。

在中国历史上,这类打着一个至高道德名义随意摧残他人生命和尊严的故事,才是最残忍的,因为这类故事用看似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着极为扭曲的道德。

所以,这类诛心的故事才是历史上最残忍惊悚的记载。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最残暴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由于古代封建王朝帝王制度的特殊性,皇帝的权利是最大的,基本上没有人能制约他们,因此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势必会有一些昏庸无道甚至残暴无比的皇帝。在历史赫赫有名的当如以下几位:第一名非南朝刘昱南朝了,他虽然只活了15年岁,但在这短暂的时间的干的事可不是人能干的了,用畜生形容他都不为过。他喜欢玩杀人游戏,

  • 从未屠城的朱元璋,为何有人骂他最残暴的杀人魔王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朱元璋到底怎么样,直有穿越回到大明才能知道。历史资料都是后人编写的,经过不满的上层文人和清朝统治者的歪曲和篡改,很多真像被掩埋在漫漫几百年的岁月深处。尽管如此,替朱元璋叫屈的也不少。特别是民间传说中朱元璋的最大罪状“火烧庆功楼”,很多人都提出质疑,我一直也不信。朱元璋会毫无理

  • 在中国历史上,最残暴、最能打仗、最懦弱、最精通权术、最伟大的皇帝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我是胡亥,我承认我最残暴,我在父皇死的时候就自作主张把父皇的后宫妃嫔没有子女的全部陪葬活埋了;我残害兄弟姐妹的手段非常残忍,在咸阳干掉了是个兄弟,在杜邮又碾死了六个兄弟和十个姐妹,最主要是我还杀了三个手无寸铁的兄弟,可我一点也不伤心,我还把不听话的大臣和权力大的都干掉了,这样我才放心,我还不体

  • 古人发奋读书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书映雪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晋秘书监孙盛的曾孙、长沙太守孙放之孙。孙康幼时酷爱读书,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地攻读,可此时家道中落,没钱买油点灯。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了。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躺在床上默诵。一天夜里,

  • 历史上,有哪些虎毒食子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这类皇帝还是比较多的,就举几个例子吧:第一个例子我们从一首诗开始,这首诗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次子章怀太子李贤的诗《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这首诗读起来悲凉吧?那是相当的悲凉,种了四个瓜,摘了一个又一个,最后摘绝了,只能抱蔓归。唐高宗李治

  • 古代君王勤奋努力终有成就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可参照汉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玄烨(康熙)。刘秀,李世民,朱元璋,康熙,雍正,乾隆,这些皇帝朱元璋。磨难困苦最多,没有之一。他的出身更是极其的卑贱和悲惨。朱元璋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并且在他很小的时候都相继饿死。无奈之下,朱元璋只得做了乞丐。在元朝末年那种饥饿、动荡的环境

  • 古代朝堂上的“骗子”是如何能取得皇帝的信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朱子,历史如镜,多读可以明智。骗子指的是什么?不学无术?奸佞?谄媚?还是什么?皇帝也分很多种类型,有的皇帝需要不学无术的帮助他控制平衡朝堂上的权臣,有的皇帝需要谄媚的人来满足他的虚荣,有的皇帝就是一颗奸佞的心,国家于他本来就没有什么责任心;还有的是皇帝本身的性格造就了宠臣,在正直的人也会有小小的

  • 如果崇祯皇帝知人善用,他会成为亡国之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知人善用无论是对于职场团队的领头羊还是古代皇帝也好都是一种极为出色的领导智慧,但凡哪个皇帝有此一条,国家都不会差到哪里去。明朝崇祯皇帝如果知人善用,就算是遇到小冰河期,也不会最后吊死煤山,成为亡国之君。崇祯皇帝登基以后面对的最大的政治问题就是党争、经济问题就是小冰河期和土地兼并带来的税收减少,国库空

  • 古代人勤奋学习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一:闻鸡起舞”,这是东晋著名爱国将领祖逖与刘琨自勉奋发的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二:“囊萤夜读”车胤三:悬梁刺股,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

  • 古代皇帝被惹怒了动不动就“拖出去砍了”难道人命就一句话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当然没有那么容易。以皇帝权力最集中的清朝为例,清朝皇帝想杀一个大臣都没有那么容易,而且还是一个犯了罪的大臣。清朝在司法上最大的建设是它把明朝仅仅适用于北直隶地区死刑复核的“秋审”制度推广到了全国。也就是说在清朝,所有死刑案都必须在“秋审”时由皇帝亲自批示,才能执行。而且,各省死刑如果在“秋审”时被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