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崇祯皇帝知人善用,他会成为亡国之君吗?

如果崇祯皇帝知人善用,他会成为亡国之君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021 更新时间:2024/1/16 15:21:53

知人善用无论是对于职场团队的领头羊还是古代皇帝也好都是一种极为出色的领导智慧,但凡哪个皇帝有此一条,国家都不会差到哪里去。明朝崇祯皇帝如果知人善用,就算是遇到小冰河期,也不会最后吊死煤山,成为亡国之君。

崇祯皇帝登基以后面对的最大的政治问题就是党争、经济问题就是小冰河期和土地兼并带来的税收减少,国库空虚,军事问题就是军制败坏。

一、政治

如果崇祯皇帝知人善用,不会出现消灭魏忠贤这个大宦官后又重用宦官,税收,军队,朝廷都让宦官介入,搞得天怒人怨;如果崇祯皇帝知人善用,就不会清理魏党时矫枉过正,内阁里的瑞图、李国、施凤来、黄立极都不是魏党,却都给弄掉了,还有各部尚书几乎全换了,这就让东林独大,并且政局不稳;如果崇祯皇帝知人善任,就不会出现任命的首辅,总不能服众,就不断换人上台,执政17年的时间,阁臣达到了50多人,更换如此频繁,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中央机关这样的频率换人,政策如何有效实施,对国家有多大坏处?国家运转效率极其低下!能臣贤臣都在党争之下不是明哲保身,就是被排挤,杨嗣昌长于谋划,不善领军打仗,崇祯皇帝却在党争环境下把杨嗣昌派出去统兵,搞得和底下将领不和,襄阳被破,闯军再次崛起,杨嗣昌这样一个绝佳的参谋长战死沙场。

二、经济

如果崇祯皇帝知人善任,不会出现税收刚有好转,就用一些东林党人和宦官去征税,导致税收收不上来,上下勾结,各种逃税避税,经济更加恶化;如果崇祯皇帝知人善用,不会出现地方官面对灾民毫无作为,等到李自成他们去开仓放粮。

三、军事

如果崇祯皇帝知人善用,就不会瞎指挥,导致已巳之变,清军入塞,一会儿让袁从焕上,一会儿让孙承宗上,一会儿又让梁廷栋上,搞得军队无从是从;如果崇祯知人善用,何来洪承畴投敌、何来袁从焕、卢象升熊廷弼孙传庭这些帅臣都没个好下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人勤奋学习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一:闻鸡起舞”,这是东晋著名爱国将领祖逖与刘琨自勉奋发的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二:“囊萤夜读”车胤三:悬梁刺股,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

  • 古代皇帝被惹怒了动不动就“拖出去砍了”难道人命就一句话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当然没有那么容易。以皇帝权力最集中的清朝为例,清朝皇帝想杀一个大臣都没有那么容易,而且还是一个犯了罪的大臣。清朝在司法上最大的建设是它把明朝仅仅适用于北直隶地区死刑复核的“秋审”制度推广到了全国。也就是说在清朝,所有死刑案都必须在“秋审”时由皇帝亲自批示,才能执行。而且,各省死刑如果在“秋审”时被推

  • 秦朝的时候秦始皇是怎么样给老百姓“洗脑”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时秦始皇是如何给老百姓“洗脑”的?首先,何为“洗脑”?即用外部压力将自我的思想意志灌输给他人。秦始皇为了为了一统天下、为了巩固河山无疑是采取了一些手段进一步影响甚至是控制百姓思想的,各朝各代的当权者都希望百姓是“愚民”,愚则不生乱。那么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手段呢?思想文化“大一统”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

  • 清朝的雍正皇帝做过哪些昏庸、残暴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不得不承认,雍正皇帝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是一个极其勤劳的皇帝,在位13年光是朱批奏折的字就写了1000多万字,平均每天要写2000字以上。不光如此,在这短短十三年里,他实行了一系列对清廷机制和吏治的改革,例如对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平定青海罗布藏丹津叛乱、设立军机处、在税收上实行摊丁入亩、官

  •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十大罪人都是谁?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1,赵高:中国历史上弄权的奸宦并不少见,但是一个宦官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一个如日中天的王朝搞得灰飞烟灭的也只有赵高,他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逼死皇长子扶苏,立幼子胡亥为帝,接着又把治世能臣李斯送上断头台,自任丞相,独揽大权,然后又逼死了胡亥,另立子婴,秦朝历二世而亡,完全是拜赵高所赐。2,安禄山:盛唐

  • 《水浒传》中,真假李逵的故事的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李逵杀李鬼,这是施耐庵老先生在《水浒传》中安排的一段插曲。李逵是沂州沂水县人,家住沂水县百丈村董家店东。家有老母,还有一个兄长李达。当年他失手打死了人,便逃走江湖,不敢再回家去。当时李逵看到宋江把父亲宋太公接上了山,公孙胜也下山去蓟州老家看望老母亲,自然想起了自己多年未见的母亲,不由放声痛哭。众人问

  • 奋发向上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谁知道啊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苏秦:悬梁刺股,纵横家代表,显赫时佩六国相印韩信:忍胯下之辱,后成刘邦谋士,国士无双车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匡衡:凿壁借光夜读勾践,卧薪尝胆数载,终以三千越甲吞吴这几个比较普遍常见还有刘邦也是,一介草民,却在见秦王王驾时做“大丈夫当如此也”云云,后成汉高祖。虽然他早期就是个

  • 三国里刘备是用什么方法或者什么优势来吸取人才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势力的“人才济济”其实是一种假象,相比较魏吴来说,蜀国的人才基础是最为薄弱的,也许是演义给予了蜀国文武官员太多光环,因此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就是蜀国人才众多。一个国家的事业不是单单靠着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上将”就能兴起的,而是由人才集团一同付出努力。蜀汉政权的人才集团比较薄弱,由于前期的颠沛

  • 历史上哪位皇帝凶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最凶残的皇帝有秦始皇、东吴孙皓、后赵石虎、南北朝刘子业、刘骏、刘聪、前秦苻生、北齐高洋、高玮、西夏李元昊、金国海陵王完颜亮、清朝雍正皇帝。残暴和有所作为这两个词它并不想冲突,也不矛盾啊,它是可以同时作用在同一个人身上的。比如秦始皇,他千古一帝,开创了封建统治制度,雄才伟略却也同样残暴不仁,奴役

  • 为什么雍正皇帝在民间和野史在老百姓心中是位残暴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一上台就严厉反贪腐;雷厉风行实行新政,改革很多弊政:开源节流,提高官僚体系效率,改革税制,增强国力;废除贱籍,让乐户惰民户丐户贱籍恢复良民籍,与平民平等;尤其是后来摊丁入亩(即废除人头税)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两个改革,打破了千年来的传统帝国规矩。雍正的历史声名不是一尘不变的,大至可以分为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