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何为“洗脑”?即用外部压力将自我的思想意志灌输给他人。秦始皇为了为了一统天下、为了巩固河山无疑是采取了一些手段进一步影响甚至是控制百姓思想的,各朝各代的当权者都希望百姓是“愚民”,愚则不生乱。
那么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手段呢?
思想文化“大一统”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灭六国建立大业,然而统一之后,如何治理是最紧要也是最为困难的问题,这首要的一步就是要先达到“思想文化上的统一”。思想文化统一了,自然万民之间就有了联系和沟通的桥梁。秦始皇统一文字,隶书的出现为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感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秦始皇在思想文化上有一个著名的举措就是“焚书坑儒”。世人皆叹秦始皇残暴无情,但是当我们了解秦始皇就会发现,秦始皇是被历史污名化的一个人物。焚书是秦始皇进一步控制老百姓思想的表现,在秦始皇认为民间杂书就如同蛊惑人心之物,于思想统一无益。坑儒坑的也大多是方士,秦始皇一心求仙问丹,本就饱受民间非议,后来还被方士所骗,君王颜面扫地,怎能不怒?
秦始皇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一定程度上是达到了教育的规范化的,书同文也好,焚书坑儒也好,自有帝王的一些考量。
经济政策方面“规范化”秦始皇为了治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国家是颁布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法令的。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各方各面都有一定的要求,统一融入了百姓生活,潜移默化就能达到控制百姓的作用。高度的规范化让这个王朝有如一个规范有序的大工厂,不容易出乱子。
封建土地所有制让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以农业生产支持对外战争,以军功授爵赐予土地,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制。百姓思想被土地禁锢,自然就无心生乱。
政治方面“中央集权”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强调皇帝至高无上,君威不可撼动。地方上创立了郡县制,中央集权,地方分权,上下联动,天下事帝王皆可知。
户籍制度更是直接控制了全国的劳动力,保证了赋税收入。“使黔首自实田”成为了国家统治人民的一项根本制度。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统一中国,建立帝制,不管如何,我们都该正视历史。不因其残暴否定其功绩,两面性、客观性的看待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