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信不卖病牛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一次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2、宋濂的故事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但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样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3、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边跟着她边哭,他的母亲(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制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与小孩子闹着玩儿罢了。”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闹着玩儿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学习的,并听从父母的教诲。如今你欺骗他,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做儿子的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该用的办法。”于是就杀了猪把它煮了。4、韩信报恩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5、商鞅立木建信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立新法。新法准备就绪后,还没公布,恐怕百姓不相信,就在国都后边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给十金。百姓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人敢动。又宣布“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它搬走了,当下就给了他五十金,借此表明令出必行,绝不欺骗。事后就颁布了新法。新法在民间施行了整一年,秦国老百姓到国都说新法不方便的人数以千计。正当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卫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是因为上层人触犯它。”将依新法处罚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就处罚了监督他行为的老师公子虔,以墨刑处罚了给他传授知识的老师公孙贾。第二天,秦国人就都遵照新法执行了。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乡村、城镇社会秩序安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鞅立木建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曾子杀猪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信
更多文章
《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主要想告诉君王一个什么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简言之:孟子教育梁惠王,老百姓与你的生命感受及欲求是一样的。你身为国君,要让老百姓活得是个人,是与你一样的人!孟子还告诉梁惠王不要把爱民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关键是要让人民得实惠。口惠实不至的统治者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骗取人民的信任,但终究会因其虚伪而被人民识破。孟子还字字如刀地警告梁惠王:人民可
在中国历史中,你觉得哪个皇帝最不听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我性不喜人谏,若位望通显而谏以求名,弥所不耐。至于卑贱之士,虽少宽假,然卒不置之地上。汝其知之!”翻译过来就是,我生性就是不喜欢别人劝谏我,高位人劝谏是为了图名,我看不惯。卑贱的人我可以宽容,但早晚要干掉,你们要明白!当然也不能极端,奸臣劝皇帝做坏事皇帝就没有听劝的道理了。
古代诚信小故事,要求要有出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1、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
有关诚信的古代故事(详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曾子杀彘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猪去杀。她就劝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夫人)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孩子不知道(你)在和他开玩笑。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
古代君王善于纳谏和不纳谏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因为善于纳谏,才有了”贞观之治“,而他与魏征这对君臣之间的事迹,也传为了千古佳话。项羽不纳谏,没有在鸿门宴上面杀死刘邦,所以造成后来刘邦坐大,直到被刘邦灭掉,让人唏嘘。纳谏臣民规劝或批评君王,叫作“谏”。君王接受规劝或批评,叫作“纳谏”。我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
关于诚信的古代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曾子杀猪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
我国历史直谏的贤臣和明君以及反面例子!急!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正例:公元630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个大臣建议:不满十八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应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诏书却被魏徵扣住不发。唐太宗大发雷霆,派人把魏徵叫来,训斥道:“那些个头高大的男子,自己说不到十八岁,其是可能是故意隐瞒年龄,逃避征兵。我的诏书,你为什么扣住不发?”魏徵说:“我听说,把湖水
不善于纳谏国君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比如说卧薪尝胆里面的吴王夫差,他不听伍子胥的劝告(当勾践投降时,伍子胥主张杀了勾践,以免后患),还把伍子胥抛尸姜迪,于是越王才卧薪尝胆成功商朝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残暴的国王叫做纣王,纣王非常喜爱他的妃子妲己,一天到晚跟妲己喝酒玩乐,根本不管国家的事,也不管老百姓的生活过的好不好!他还听信妲己的话,杀了
求一个古代讲诚信的故事,急!!!!!!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子之妻欲出门,幼子要一起去,其妻不答应,孩子哭闹,妻子就哄孩子说回来后会宰猪作肉给他吃,孩子不闹了。回来后,看到丈夫正在磨刀,问他为什么,晏子说要杀猪给孩子,妻子惊慌失措,说当时不过是为了哄孩子而已,不要当真。晏子回答,如果孩子从小就在哄骗、欺骗中长大,将来成人后是不能成为一个有
关于以诚待人的感人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真诚待人弗莱明是苏格兰一个穷苦的农民。有一天,他救起一个掉到深水沟里的孩子。第二天,佛来明家门口迎来了一辆豪华的马车,从马车走下一位气质高雅的绅士。见到弗莱明,绅士说:“我是昨天被你救起的孩子的父亲,我今天特地过来向你你表示感谢。”弗莱明回答:“我不能因救起你的孩子就接受报酬。”正在两人说话之际,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