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你觉得历史上对帝王心术、皇权争斗最擅长的皇帝是谁?

你觉得历史上对帝王心术、皇权争斗最擅长的皇帝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014 更新时间:2024/1/26 4:12:47

倘若以心狠手辣而言,对帝心术、皇权争斗最擅长的皇帝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属,他以非常之手段,打平了各路敌手,脱颖而出,成了皇帝;坐上皇位后,又以雷厉风行的手段,快速铲除异己,消除了隐患,稳固了皇位;很快又整章建制,废除宰相,将宰相之权分割成六部,从此将军政大权独揽,巩固了皇权。

不过,朱元璋无论上位、稳位、固位,他在通往权力巅峰的路上,皆以刀剑开路,以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为铺路石的,所以,他的帝王心术,是巧取豪夺的心术,他对皇权争斗的擅长,是重权出击、用大炮打蚊子、对权力手腕和权力游戏的擅长,这种尖端的帝王心术,都是鲜血凝聚而成的。

倘若从另一个方面来论,以慈悲惊悚实现帝王理想、以怀柔手段实现皇权目的,这种顶尖的帝王心术、皇权争斗而脱颖而出的,历代帝王唯宋太祖赵匡胤一人而已。确实,赵匡胤以一武将之力,在五代之末的乱世之中,力挫群雄,从容上位,开创大宋王朝,其雄才大略有目共睹。

然而,在上位之际,在固权之时,赵匡胤却能以超乎常人的人格魅力扫平障碍,而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清障的鲜血,这在历代帝王中间绝无仅有,其心地、胸怀、远见、手段,皆非一般为实现上位而磨刀霍霍的帝王可比。

赵匡胤对帝王心术、皇权争斗的擅长,是他懂得以柔克刚,懂得即使不杀人也能把事情办得最好,我们可以看看他是如何用怀柔之术铺就通往帝王成功之路的。

赵匡胤上位、固权有“三板斧”,即: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陈桥兵变时,他用计谋,谎报辽兵入侵,得到后周当局的派遣,整军出发,将军队拉到了黄河边上的陈桥驿,将士们便如预演地拥他为帝,发动兵变了,随后一部分军队开回汴京,与事先预备在京城内的战友内外一合,兵变就成功了。

我们发现,赵匡胤在夺取后周政权的兵变过程中,只有侍卫亲军司副都指挥使韩通和他一部分兵士在战斗中牺牲,没有其他战斗,因为其他将士都在赵匡胤安排人做工作的过程中投降了,无须兵戎相见,因此他的夺权,几乎是兵不血刃的。

他在皇袍加身的过程中,他非常诚恳地听从了后周原首相范质的意见,以正式的礼仪,接受后周幼帝柴宗训的禅让,不但没有用武力对付后周皇族成员,同时还承诺将好好照顾后周的太后和柴宗训,以及柴氏子孙。所以,皇袍加身更是一滴血没流。

而对于后周的旧臣,赵匡胤连职务都没让他们变多少,宰相还任宰相,他当皇帝后,政府班子几乎完全沿袭后周原班人马,他的政权,毫无鲜血的浇灌。

在收武将兵权的过程中也是如此。他将几个手握重兵的武将请来,一起喝酒,一起推心置腹地拉家常,说你们有兵权,我睡不着,你们主动交出兵权,我给你们金钱富贵,还与你们结成儿女亲家,大家从此安享富贵。这有什么不好?于是,武将们就打了辞职报告,安享富贵去了,又一滴血没流。

所以,历代帝王用怀柔术最擅长的,只有一个太祖赵匡胤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亚瑟王有哪些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亚瑟王(KingArthur)是英格兰传说中的国王,圆桌骑士团的首领,一位近乎神话般的传奇人物。他是罗马帝国瓦解之后,率领圆桌骑士团统一了不列颠群岛,被后人尊称为亚瑟王。关于亚瑟王的传奇故事,最初如何诞生,源自何处,皆无从查考。究竟亚瑟王是不是以某位历史人物作为基础塑造出来的虚构角色也不得而知。西元

  • 看了《苏武牧羊》的故事很震撼,什么样的信仰信念才能让人坚持十九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苏武牧羊》说的是汉朝时的事儿,细节想必大家都知道,这里就不重复啦。这个故事比较让人们感到震撼的的确是苏武被匈奴囚禁十九年的情节,多少年来,历史学家也好,政治家也好,可能最让人值得研究的就是究竟是什么力量能够让苏武十九年保持着对祖国无比的热爱和眷恋而忠贞不渝呢。一是忠诚。苏武受命出使,圆满完成任务,

  • 讲讲亚瑟王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亚瑟王(KingArthur,亚瑟潘德拉贡)是传说中的古不列颠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伟大国王,圆桌骑士的首领,一位近乎神话般的传奇人物,被称为“永恒之王”。亚瑟王是国王尤瑟的儿子,一出生就被托付给魔法师梅林抚养,在尤瑟王过世后,他成功拔出石中剑成为“英格兰之王”,后来在征讨兰斯洛特的过程中,莫德雷德篡夺皇

  • 乾隆皇帝风流成性,为何还能成为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中国是皇权集中制国家,皇权至上,皇帝是天之骄子。整个国家都是皇帝的,因此有不少皇帝风流成性,生活上骄奢淫逸。虽然古代皇帝每天要处理的政务非常繁多,然而他们却没有什么娱乐放松的活动,所以不少皇帝都将闺房之乐当作唯一的消遣。而乾隆皇帝更是个中翘楚,关于乾隆皇帝的风流韵事数不胜数。他不仅拥有三宫六院

  • 古代和睦谦让的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展开全部六尺巷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倒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

  • 古人谦让的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1、孔融让梨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2、吕岱哭徐厚三国时的吕岱位高权重,名声显赫,但能虚心听取批评意见。他的朋友徐厚为人忠厚耿直,

  • 历史上有那些“让”的典型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谦让星期六的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去琴行学古筝,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妈妈陪我一块儿去的。在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到了琴行,我飞快地跑进去,可是人坐满了,要一会。又过了一绘,我看见有两位大姐姐快弹好了,我就在旁边等,在等的过程中我已经带好了弹片,姐姐走了,我把包放在一个角落里,然后迅速地那出书,但就在

  • 古代关于礼仪的小故事(要简短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1、宋朝浙江瑞安府永嘉县,有个姓陈、名侃、字君和的人,因事亲至孝,名遍四方。他奉侍双亲,温顺孝敬,从来不让父母心中有忧虑之念。偶遇父母有病,则衣不解带,日夜陪床服侍,亲自做汤熬药。二老逝去后,陈侃悲痛欲绝,真正做到了“事生尽力,事死尽思”的圣人垂训。他的孝行被整个家族引为典范。所以后代子孙人人效法,

  • 中国古代礼仪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1、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

  • 古代二十四孝的名称,和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分别是孝感动天、戏彩娱亲(又名老莱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1、孝感动天相传舜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