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霸主和他们的妻子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

春秋霸主和他们的妻子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579 更新时间:2023/12/17 16:38:10

在今天的湖北荆州城小北门外东北约4公里的地方,有一处高出地面10余米,松柏肃立、郁郁葱葱的墓冢,里面埋葬着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的王后樊姬

都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站着一位默默付出的女人,而樊姬正是楚庄王背后的那个女人。常言道红颜多薄命,但这句话在樊姬这儿却成了一个伪命题。根据史书的记载,樊姬不仅貌美聪慧,而且还很有德行,堪称春秋第一贤内助。

楚庄王熊旅,虽然是春秋五霸中唯一一个称王的诸侯,但这位楚国国君在刚即位的时候并不怎么称职。楚庄王20岁不到就成为了楚国的主人,那个时候他一心想着玩乐,对国家大事压根儿没有什么概念。当时的楚庄王十分热衷于野外狩猎,几乎到了玩物丧志的地步。

樊姬作为楚庄王的妻子,看着丈夫整日游手好闲,很多次苦口婆心的劝谏,但楚庄王左耳进右耳出,就是听不进心里去。苦苦相劝没用,樊姬后来便想了个办法,那就是从此不再吃禽兽肉。终于樊姬的意志感化了楚庄王,从此他不再一心想着打猎,而是把大把的时间用在了国事上,并且越来越勤奋和谨慎。

这要放在一般的男人那里,估计樊姬早被一脚踹回娘家了,你爱吃不吃关我屁事。但樊姬碰见的偏偏是楚庄王,是春秋未来的霸主。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楚庄王本人的潜质,而他的潜质是被樊姬唤醒的。这是西汉学家刘向在他的《列女传》中的记载,除了这件事还有另外两件。一件是关于美色的,另一件则是关于任用贤臣的。

食色性也,但凡是正常的男人没有不爱美女的,更何况是君王了。中国历史上沉迷于美色以致于亡国绝种的君王不在少数,夏有喜商有妲己周有褒姒,历史的教训总是一代又一代的重复着。樊姬为了防止丈夫过度沉迷于美色,日后步了夏商西周的前尘。于是这位妻子亲自负责,为楚庄王从各地寻访美女。当然,樊姬挑选的美女不仅美在脸上美在形体上,更美在心里。

樊姬选美,不仅仅看重外表,品德修养更是考察的重中之重。她这么做不仅从根本上杜绝了楚庄王身边耳畔的隐患,而且又一次感动了丈夫,楚庄王对樊姬更加敬重了。

在当时的楚国,令尹是除了国君外最大的官,负责整个楚国的政务。邱子担任楚国令尹十多年,这个人虽然很有才,但对楚国算不上忠心耿耿,而且还任人唯亲。可是因为虞邱子会说话,因此楚庄王对他很宠信。樊姬对此看的清楚明白,于是就在楚庄王和虞邱子欢快的交谈后找到楚庄王。

樊姬很了解自己的丈夫,她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劝谏楚庄王,最后在她的劝说下楚庄王重新认识了虞邱子。第二天早朝,楚庄王当着群臣的面把樊姬的话原原本本的说给了虞邱子听。虞邱子感到自惭形秽于是主动提出辞职,并且还为楚庄王举荐了一位贤臣孙叔敖。

不过楚庄王并没有立马就任用孙叔敖,而是先对他考察了一番,觉得堪用才任命其为楚国令尹。三年之后,在孙叔敖的辅佐下楚庄王终成一代霸业。

楚庄王的霸业离不开那些贤臣能士的鼎力相助,离不开楚国的军民齐心,但更离不开他背后的樊姬。可以说,楚庄王好几次都差一点误入歧途,是樊姬及时出现才防微杜渐,这才避免了历史悲剧的重演。

樊姬于楚国的霸业固然功不可没,不过历史对她的记载只停留在如何帮助丈夫改邪归正上,对她的评价也只是“楚之霸,樊姬之力也”,至于她的身世,以及她和楚庄王又有过怎样的岁月,甚至她的名字。透过两千多年历史的风尘,这些东西我们今天很难得知了。

不过根据历史只言片语的记载,通过后世对樊姬的印象,我们今天倒可以推测一下。樊姬应该在最美的年华嫁给了楚庄王熊旅,当时的楚庄王还是楚国的公子,他们的结合也算得上郎才女貌。后来楚庄王继承了王位,樊姬被立为王后。她没有恃宠而骄,没有争风吃醋、篡权乱政,而是站在丈夫的背后默默付出,终于助楚庄王成就了一代霸业。

春秋时期,虽然女子的地位不高,或者说只是男子的附庸。但根据樊姬的德行和智慧,在楚国的王宫里应该是度过了幸福的一生。一个是楚国的王,一个是心系天下的王后,他们的结合似乎超越了时代。樊姬撒手人寰时,楚庄王应该是依依不舍的。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有关包拯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包拯(包青天)包拯(999-1062)自希仁,芦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中进士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以孝闻於乡里。宋景佑四年(1037),任天长(安徽天长)知县,颇有政绩。任满后,调任知端州

  • 古代孝敬父母的十个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孝感动天虞舜,瞽瞍(ǔsǒu)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

  • 历史上孝顺的君王有哪些,每一个都是现在人学习的榜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孝顺的君王有好多,比如康熙、刘恒、嘉庆、嘉靖等等的君王。他们都是现在人学习的榜样。孔子提倡“仁孝治国”后,“孝道”成为了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标准,对于君王来说这样的事情更为重要,需要做给天下人去看,去学习。我们先说康熙的孝顺,他八岁登基,十六岁亲政,由于自己从小就被老祖宗孝庄抚养长大。后来顺治出家,自己

  • 崇祯皇帝杀了魏忠贤,广施仁政,却为何还是救不了大明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有很多王朝都是被昏庸无能的皇帝给断送掉的。就比如说商纣王、周幽王、隋炀帝等这些人。但是在有的王朝在后期的时候也会出现几个精明能干并且有着远大抱负的君主,往往还能振兴一把,就比如说汉朝的“光武中兴”。但是,也有个例外,那就是明朝时期的——崇祯皇帝。实际上还有一个,那就是曹魏

  • 盛世施仁政,乱世用重典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意思是:太平盛世要施行宽松的政策,世道混乱时,当施严刑峻法,不惜矫枉过正,震慑作乱者,来达到治理社会的目的。乱世用重典中“乱世”是指中国古时各朝代社会出现凌乱及差劣局面的情况,与“盛世”相反;“重典”是指严苛的惩罚。全句指,为了整顿好社会上凌乱的局面,迫不得已唯有使用严苛的惩罚。而整体上,“乱世用重

  • 以,施仁政于民 为题写800字作文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得民心者得天下,仁政为先高三|1000字以上|议论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载舟,水者覆舟。——唐太宗李世民追溯华夏文化五千年,历史在不断地演变,夏商西周,秦朝汉宫,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历史在不断地进化,由元谋人、蓝田人到一代代君王,“人文初祖”黄帝,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大禹

  • 韩信帮刘邦打下了天下,爱民施仁政,和钟离昧交情甚厚,刘邦就要杀他,还是个明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从历史的发展看,刘邦算得上是个明君,他设计杀功臣,虽然从我们现在人来说,感情上不能接受,但是刘邦是吸取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经验教训的。另外,皇帝能不能算得上是明君,应该看其在政治、经济、社会管理、文化、法律、外交、自律等全方位的评价。供参考。古代有种说法叫“功高镇主,其死宜矣”又有个说法叫“鸟尽弓藏。兔

  • 一篇《过秦论》读后感,以写施仁政为主, 800字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历史留给后人们的思考却是永远值得我们去寻找答案的。秦国初期,“内力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施行的是仁政。所以秦国能够在七国中迅速崛起,雄霸天下。所谓的“仁”,对于个人而言,就是宽容,是仁爱。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该要仁爱。“负荆请罪”是流传于中国几千年的典故。廉颇“负荆请罪”的

  • 有没有关于谗言小人没好下场的古代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1、武周长寿元年五月初一,国家下令禁止天下宰杀牲畜和捕捉鱼虾。江淮地区天旱,粮食不收,人民又不能捕鱼捉虾,饿死人很多。右拾遗张德,家里生个男孩儿,办喜事,私下宰了只羊请同事,补阙杜肃藏起个肉饼,事后上书告发。第二天,武则天在朝堂上跟张德说:“听说你生个男孩儿,挺高兴。”张德跪拜致谢。武则天又问:“你

  • 因听信佞臣而亡国 的例子。 简洁。列出皇帝名和佞臣名就可。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这一称谓是秦代才出现的,那就从秦代开始列举:皇帝佞臣秦二世胡亥赵高两汉无两晋无隋无唐玄宗杨国忠(虽没亡国,但导致安史之乱,差点亡国)宋徽宗赵佶蔡京、高俅、童贯等元无明英宗朱祁镇王振(太监)由这个死太监导演了著名的“土木之变”差点亡国(转载)唐明王秦二世夫差李煜崇祯不是他杀袁崇焕并不是亡国的原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