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勤奋读书典故?

勤奋读书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478 更新时间:2024/1/18 15:40:22

勤奋读书的五个典故:闻鸡起舞、凿壁偷光、焚膏继晷、悬梁刺股、囊萤映雪。

一、闻鸡起舞

【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自】:唐房玄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半夜听到野鸡啼叫,祖逖用脚把刘琨踢醒,说:“这鸡鸣不是坏声音呀。”于是起床习舞剑艺。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然糠照薪、发奋图强、锲而不舍、鸡鸣而起、废寝忘食、自强不息、发愤图强

【反义词】自暴自弃、苟且偷安

二、凿壁偷光

【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只是光亮照不到,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示例】: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的志士。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废寝忘食、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焚膏继晷、穿壁引光、匡衡勤学、凿壁借光、囊虫映雪、随月读书

【反义词】目不识丁、不学无术、胸无点墨

三、焚膏继晷

【解释】: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出自】: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太阳下去了,就燃起油灯,一年到头,永远在那里孜孜不倦地研究。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状语、分句;含褒义

【近义词】夜以继日、以夜继日、坐以待旦、凿壁偷光、废寝忘食、通宵达旦

【反义词】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四、悬梁刺股

【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释义:苏秦读书想睡觉的时候,会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流出来的血到了他的脚上。

【示例】:我悬梁刺股年复年,把铜雀磨穿。清李渔《比目鱼赠行》

【近义词】裹足取暖、悬头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映雪读书、韦编三绝

五、囊萤映雪

【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出自】: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虽然没有受过在战场上拼搏,睡卧于霜雪之中的苦,但是受过利用雪的反光的劳苦。

【近义词】囊萤积雪、裹足取暖、囊萤照雪、孙康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随月读书、映雪读书

【反义词】不思进取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1、牛角挂书比喻勤奋读书。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2、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很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

  • 古人勤学苦读的故事有那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1、头悬梁锥刺股汉朝时儒学大师孙敬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经常读到深夜,因为怕自己睡着,就把头发用绳子系在屋梁上,每当自己昏昏欲睡,头垂到一定的时候头发就会被拉得很痛,从而防止自己打瞌睡犯困。战国时期,苏秦,政治家。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 古代皇帝都怎么称呼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皇后有许多称呼,比如“小君”、“小童”、“子童”、“梓童”,但只限皇帝一个人使用,或是皇后自称。要属用到最多的、最合适的就是“梓童”了。春秋战国时候,各诸侯王的正夫人以“小童”自称。《论语季氏》中说:“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意思是说,诸侯王称自己的老婆为

  • 请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一、凿壁借光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在汉代又一个叫匡衡的人勤奋好学,但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白天要干活,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匡衡没办法就利用邻居家的小洞烛光刻苦学习,最后饱读诗书成了有名的学者。”二、头悬梁锥刺股悬梁讲的是孙敬,刺骨讲的是苏秦。1、悬梁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凄美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凄美的爱情故事如下:1,霸王别姬。说的是虞姬和楚霸王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这悲情一瞬,已成为中国古典爱情中最经典、最荡气回肠的凄美传奇故事。2,金屋藏娇。汉武帝刘彻,“娇”是馆陶公主的女儿陈氏阿娇,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后因骄横、无子与巫蛊被废黜。3,渔阳鼙鼓

  • 为什么古代皇帝必须要求臣民避讳他的名字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邱姓是怎么来的吗?邱姓在清代以前为丘,雍正皇帝为笼络人心,颁诏“尊师重道”,认为丘姓犯了孔丘圣讳,一律改为带耳旁的邱。这就是文字讳中的一种,叫圣讳。避讳圣人的姓名,叫圣讳。宋代,朝廷规定为圣人避讳。圣人名册除始祖黄帝外,还包括孔子、孟子,老子,周公。凡地名、人名都不能有圣人的名和字。从宋代到清

  • 南朝宋有皇帝叫刘裕刘昱刘,文帝其中两子叫刘浚刘骏,他们取名不考虑避讳和同音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简单来说,南朝宋的确不避讳同音。避讳出自《春秋》,后被奉为儒家准则。避讳对象有三类,《公羊传闵公元年》解释道:“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皇帝作为天子,自然是尊者。避讳的松紧程度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有的时候非常严格,不仅要避皇帝的名讳,还要避字讳乃至生肖讳,比如明武宗属猪,曾下令禁吃猪肉,

  • 《甄传》中选秀时,太后说甄犯了皇帝名讳,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原创#古人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讳分国讳和私讳。国讳包括皇帝的名和字,还有皇帝的祖、父、皇太子的名和字,连同音也不行。《红楼梦》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到贾敏(黛玉之母)之名时,雨村拍案笑道:怪道我这女字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又减一二笔。这是黛玉避尊

  • 古代老百姓需避讳皇帝姓名,那明朝“猪”怎么叫?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尽管也可以叫“豕”“豚”,但明朝依旧能说“猪”字,并不需要有什么避讳的地方。古代的确需要避讳,也就是避免在日常当中使用与皇帝名字一样的字眼。明朝皇室姓朱,可能很多人觉得需要避讳,猪肉、宰猪之类就成了大麻烦,可实际上古代讲究的是讳名不讳姓,明朝时期并没有对“猪”这个字眼做出什么禁止。所谓的避讳,是咱们

  • 古代的避讳制度,除了要避皇帝名讳,还有哪些需要避忌?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中国古达的避讳制度十分复杂,除了避讳皇帝名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避讳」讲究,所以,中国诞生一门叫做「避讳学」的学问,与考据学、文献学、语言文字学等多门学科交叉。最早对「避讳学」这个领域进行系统研究是陈垣先生由于古人「文书避讳」有十分明显的时代特征,我们可以加以利用,以实现对文献古籍的断代、鉴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