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甄传》中选秀时,太后说甄犯了皇帝名讳,是为什么?

《甄传》中选秀时,太后说甄犯了皇帝名讳,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885 更新时间:2024/1/19 20:25:07

#原创#

古人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讳分国讳私讳。国讳包括皇帝的名和字,还有皇帝的祖、父、皇太子的名和字,连同音也不行。《红楼梦》中子兴演说荣国府,说到贾敏(黛玉之母)之名时,雨村拍案笑道:怪道我这女字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又减一二笔。

这是黛玉避尊者讳,避亲者讳。

胤即位后,他的兄弟们名字把‘胤′字都改为‘允'字,如允祥,允礼。这就是避国讳。

《甄传》中,选秀之时,太监报:大理寺少卿之女甄,年十七。

皇帝:甄?哪个‘'字?

甄:一袅楚宫腰,正是臣妾的闺名。

皇上:是蔡伸的词,诗书倒是很通,甄远道教女有方,不知你是否担得起这个名字,抬起头来!

甄抬头,皇上看怔了,太后也稍怔片刻,然后说:秀女姓甄,犯了皇帝的讳了!

因为甄长得太像纯元,所以皇上太后都看怔了。太后可不想后宫中再选一位与纯元一模一样的秀女,就说甄犯了皇帝的讳,因为皇帝名叫胤,′‘与‘甄′同音,太后说犯讳。

甄没抬头时,太监报甄远道之女甄,太后不说犯讳,等到甄抬头就说犯讳了,这都是借口,若说名字犯讳还可以改,人家的姓氏怎么能说犯讳呢?

果然甄回道:禀太后,当年臣女父亲为官,圣祖康熙看见父亲姓名,说姓好,听着像忠贞之士,以此作为勉励!

皇上:先帝的意思朕明白,儿臣倒想起一件事来,‘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甄氏出美人儿。

太后见皇上很满意,只有说走上前来,太监突然泼了一杯茶,竹息姑姑又放下怀中的猫,甄处变不惊。太后只有说:还算端庄!

皇帝高兴地说: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紫禁城的风水养人,定不会教你玉减香消!

《甄传》中有一个人,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是她的每一次出现都是目的重重的,她总是躲在幕后运筹帷幄,无论多得宠,多跋扈的妃嫔见到她都要敬重礼让,也没有一个妃嫔能逃得过她的算计。

纯元被宜修谋害是她默许的;让华妃不孕是她和皇上合谋的;秘密处决曹贵人是她下的暗旨……她不是皇上的女人,她就是经历上届残酷宫斗,过五关斩六将,笑到最后的太后娘娘。

太后给那么多女人设置难关,又怎么会放过甄呢?其实在第一集的时候,就为难过初次选秀的甄。

当时甄和眉庄一同站在太后和皇上面前,端庄大气,知书识礼眉庄浑身散发着大家闺秀的气质,让皇上和太后都很赏识,尤其是太后,格外看重眉庄,因为眉庄身上体现出来的稳重,大度贤惠正是太后所喜欢的女子该有的品格,而且也能满足太后对后宫一片平衡和谐的希望。

相比于太后对眉庄的赏识,皇上更加青睐有加的是甄。甄一句“一袅楚宫腰”介绍自己的名字便让皇上相中她的才情,皇上又引一句“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甄氏出美人来好奇甄的容貌,不想甄微微扬起下巴,这一看让皇上惊异,竟如此像他失去的心中挚爱纯元,皇上不淡定,有点坐不住了。

可是一旁的太后可是什么都看在眼里。当年皇上是怎样迷恋纯元,差点耽误他们夺位大业,所以她才让宜修残害纯元装作不知,当然也因为宜修更能保住后位,保住家族荣耀。在太后的认知里,帝可以宠幸某个女人,但绝不能专宠,帝王更加不能专情于某个女人,否则后宫必定生事端,所以要想后宫平衡安稳,皇上绝不能专宠,必须要雨露均沾,维护好后宫平衡之道。

所以太后就故意说“秀女甄,犯了皇帝名讳。”就是想阻拦甄入宫。太后明知皇上喜欢,还要故意逆着皇上的意也是用意良多。

可是酷似纯元容貌的甄若选入宫,一方面怕皇上又要重蹈覆辙了,皇上迷恋后宫女人,是会影响大清运数。其次,这样一个深得皇上心意的女人入宫不就是给皇后惹麻烦,威胁到后位,这与她拼命要维护的乌拉那拉氏和乌雅氏家族的荣耀的目的是相悖的。最后,作为太后故意设置障碍,为难一下,特意考验一下一个秀女的反应,够不够端庄稳重,人品智慧够不够,也无可厚非。

果然甄反应机智灵敏:“先帝曾夸赞甄姓好,听着像忠贞之士。”之后又成功应对太后拿猫吓唬她,倒水数落她的考验。太后几次为难,看她都应付过来了,毕竟皇上在场也不能太过分,驳皇上的面子,便随了皇上的意,让她入选了。

欢迎关注我,带你跟着甄走进雍正王朝,看尽后宫的纷繁复杂、尔我诈!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老百姓需避讳皇帝姓名,那明朝“猪”怎么叫?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尽管也可以叫“豕”“豚”,但明朝依旧能说“猪”字,并不需要有什么避讳的地方。古代的确需要避讳,也就是避免在日常当中使用与皇帝名字一样的字眼。明朝皇室姓朱,可能很多人觉得需要避讳,猪肉、宰猪之类就成了大麻烦,可实际上古代讲究的是讳名不讳姓,明朝时期并没有对“猪”这个字眼做出什么禁止。所谓的避讳,是咱们

  • 古代的避讳制度,除了要避皇帝名讳,还有哪些需要避忌?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中国古达的避讳制度十分复杂,除了避讳皇帝名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避讳」讲究,所以,中国诞生一门叫做「避讳学」的学问,与考据学、文献学、语言文字学等多门学科交叉。最早对「避讳学」这个领域进行系统研究是陈垣先生由于古人「文书避讳」有十分明显的时代特征,我们可以加以利用,以实现对文献古籍的断代、鉴伪

  • 谁给我讲一个古代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孝宗和张皇后孝宗自小悲苦,生母被害,由宫人抚养到6岁才被证明身份。从少年携手到双双离世他与张氏始终如初。历代皇帝只有他的皇陵独那二人死同穴。明孝宗一生只娶了一个张皇后,从不纳宫女,也不封贵妃、美人,每天只与皇后同起同居,过着平常百姓一样的夫妻生活。这才是真正的一生只一人。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感人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①当垆卖酒一曲《凤求凰》,千金小姐卓文君跟随一穷二白的书生司马相如私奔而去,为了谋生,卓文君开了一家酒馆亲自卖酒,留下了当垆卖酒的佳话。后来司马相如被汉武帝赏识入朝为官,才子佳人最终苦尽甘来。②霸王别姬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西楚霸王项羽虽英雄盖世,却在和刘邦

  • 历史上最浪漫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四五百位皇帝,无论有为还是无为,都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足迹。因为他们是中国古代最有权力和掌握金钱最多的人,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令世人羡慕!当然,他们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谁会是最浪漫的呢?我认为是唐玄宗李隆基。众所周知,唐玄宗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在诸多方面都有着非凡的造诣。除了

  • 你知道哪些关于泰姬陵的凄美爱情故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回答:泰姬陵的爱情传说,凄美绝代,余韵缥缈。导游书上说,泰姬陵是印度的代名词,不到泰姬陵不算到过印度,即使是国际政要,到了印度,都要挤出时间去瞻仰一下这座举世闻名的爱情丰碑。在一名普通女子的心中,泰姬陵就是爱情的代名词,在国内就早早备下白色袜子、长衣长裤,怀着莫名激动的心情,准备好去享受一次艺术与心

  • 历史上哪个皇帝的爱情故事比较感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真实历史的话,我觉得明朝孝宗皇帝,他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在位18年虽然去世的时候只有36岁,竟然只有一个老婆,连个妃子都没有。和老婆孝康敬皇后前后生了3个孩子,两子一女。可惜夭折了两个,只留下朱厚照这倒霉孩子。人家夫妻俩的生活细节就不谈了,只说孝宗朱樘九五至尊,权倾天下,竟然自始至终保持一夫一妻制这

  • 为什么中国古代大多数经典的爱情故事都以悲剧收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悲剧更能刺激人的感情相比团圆的结局,悲剧更能刺激人的感情,引发共鸣,同时留下遗憾,给现实生活一个启示,提醒人们珍惜眼前。所谓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为人生本就无法十全十美,也因为曾经的美好,所以在大喜大悲,曲折离奇中越是让人割舍不下。但文学作品始终来源于对生活的理解感悟,最终它包含了生活

  • 为什么我们允许古代的通假字存在,却不能容忍现在的错别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这要从中华文字的发展完善过程来理解。从我们所了解的汉字甲骨文,周朝的篆书开始,文字都是不断

  • 明朝皇帝朱元璋姓朱,那么杀猪行业是怎么规避皇家忌讳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有历史史料证明:朱元璋在位期间,本人并不忌讳“猪”这个词。倒是明朝的第十个皇帝明武宗开始了禁止杀猪一说。据了解,在明太祖洪武(洪武是朱元璋的年号,也就是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八年(西元1375年),乐韶凤、宋濂等11人奉诏编成的一部官方韵书《洪武正》的第62有以下内容,可见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间,并未避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