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药王孙思邈救人无数,有没有关于他的小故事分享一下?

药王孙思邈救人无数,有没有关于他的小故事分享一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950 更新时间:2023/12/15 1:33:36

故事一

医虎喉:据说孙思邈一次夜间出诊的时候,遇到一只似乎要他求救的老虎。他仔细一看发现老虎被人骨鲠住,便帮老虎治疗取出骨头。之后老虎为了报恩而成为他的侍者。

故事二

开棺救活产妇:传说孙思邈一次出诊偶遇出殡队伍,发现棺材渗出鲜血,乃请求开棺并救活棺内难产的妇人与腹中的婴儿。

大家好,我是张叔,有幸来解答

今天就给大家讲孙思邈给一条老龙治病的故事

孙思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药王”,他医术高超,心地仁厚,救人无数,老百姓都非

传说在孙思邈五十岁那年,一个秋天的夜里,他正在看医书,半夜时分。忽然听到从远处传来一阵“隆隆隆”的雷声,由远到近,连窗户都被震的咯咯作响,接着就下起了倾盆大雨,雨点打在屋顶上,发出来了很大的声音,但是孙思貌一心沉醉在医书,并没有注意到这些。

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他只好站起来去开门,打开门看见的,是一个又高又瘦的老头,身上还穿着一身金色的袍子,双眼又大又有神,但是脸色却十分苍白,看上去很虚弱,孙思貌一看就知道是生了病,连忙把老人请进来,老人笑着答应进了屋里,这时孙思邈才发现,尽管外面雨下的那么大,可老人身上竟然一滴未湿,而且一进屋那雷声和大雨就停了

孙思邈请老人坐下给他把脉,良久,孙思貌一皱眉,摇头说:“老先生,人的脉象有浮、沉、迟、数、虚、实等几种,可是您的脉象这些都没有,恐怕您不是凡人吧”

老人听见了笑说:“那您看我像什么呢?”

孙思貌说:“您的脉象起伏不定,有翻江倒海,腾云起雾之象,我想您应该是龙吧”

老人一听,哈哈大笑,说:“孙先生果然不愧是名满天下的药王神医,看来我这次真的是找对人了,先生说的不错,我确实是一条龙,在半年之前我开始得病,明明饿的慌,却什么都吃不下去,只能喝稀度日,眼看身体越来越差,所以特来拜访先生救我一救的”

孙思貌想了一下说:“你的病到也不难治,可是你今天变成人的样子来,我没办法知道你的情况,这样吧,后日中午,你现真身来找我,定可以治好你”

老龙听了,心里很是高兴,拜谢之后,踏着云雾消失了

第二天孙思貌找来一个大桶,在里面倒上配好的汤药。并在里面还放了一些白色粉末,又准备好了一尺五寸长的金针。

到了约定时间,孙思貌如约等着老龙,忽然一声巨响,吓的连忙跑出屋外查看,自家的院墙竟然有一个大洞,老龙的头从洞里伸出来了,原来是老龙怕被人看到。就从地底下钻过来了,身子藏在地底下,孙思貌一看,笑着说:“龙君真有你的,我这就给你拿药”

孙思貌提着事先准备好的药放到老龙面前,让它喝下去,老龙一看,又黑又稠,还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不禁有点发憷,但还是硬着头皮喝下去了,喝完,咧着嘴说:“先生,这是什么药,太难喝了”,孙思貌说:“这叫白瓣曲子汤,专门治你这病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快全部喝完”

老龙却把头摇成了拨浪鼓,“这么难喝,我不喝!”,孙思貌又气又笑:“哎呀,你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怎么还跟小孩子一样,不喝也得喝,你还想不想好了”,说完就把药旺老龙嘴里灌,老龙吓的大惊失色。张开嘴巴,就起了一阵风,差点就把药桶给吹翻了

孙思貌见老龙野性难驯,知道不能像对待平常人那样给它治病,于是偷偷的拿出了事先藏在怀里的金针,偷偷的绕到老龙背后,猛的一下跳到龙头上,拿出金针,对准龙角旁边的一个位置就扎了下去,老龙疼的大叫,拼命的摇脑袋,想把孙思貌甩下来,可是忽然间觉得全身无力,,嘴巴也吹不了风,孙思貌就放开了它。老龙说:“先生,我虽然有病在身。但还是条龙,没想到被你一针扎下去竟然动弹不得”

孙思貌没说话,拿出另一跟针,在老龙年轻晃了晃,威吓说“赶紧把药喝了,不然我还扎”,老龙怕孙思貌真的在扎它,乖乖的把剩下的喝了,一边喝的时候,一边觉得自己喉咙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翻滚,弄的肚子翻江倒海的难受,想停下来看到孙思貌拿着针站在旁边,只好把剩下的硬着头皮喝了,好不容易把药喝完,老龙再也忍不住,哇的一声,吐了一地,顿时觉得舒服不少,仔细一看,自己吐出来的东西里面竟有一条大蛇。吓了一跳,连忙问道“先生,这是怎么回事啊?”

孙思貌收回老龙头上的针,指着大蛇说“你身体并没有什么病,只是这条蛇堵住了你的喉咙。你自然没胃口吃不下东西”,老龙恍然大悟说“这条蛇是我半年前吞下去的,竟然没死,多亏孙先生相救,不然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好呢,多谢您刚才给我配的仙药”

孙思貌忍不住哈哈大笑说:“哪里是什么仙药。只不过是陈醋和蒜泥伴在一起罢了,这两样东西又酸又辣,一进喉咙。蛇当然受不了,只好往外逃了”老龙也笑着说“怪不得这么难喝呢”

孙思貌又给老龙配了一些补药,老龙在山洞里修养了几天,恢复了力气,拜谢过孙思貌之后就腾龙飞走了,老龙虽然走了,但是那个山洞却被人们保留了,还取了个名字“穿龙洞”,而孙思貌医龙的消息也被传开了,孙思貌去世后被大家尊为“药王”,并在“穿龙洞”的前面建了一座药王庙,直到现在依然香火旺盛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商纣王是不是很喜欢吃葡萄?为什么妲己只喂他葡萄吃?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有网友提问:小时候看电视剧《封神榜》,印象最深刻的是,每次表现纣王骄奢淫逸的时候,都是躺在一个榻上,妲己就没完没了给他喂葡萄。以至于现在看到葡萄,都觉得是骄奢淫逸的体现,不忍直视……所以就想问问为什么会这样?首先要说明的,是拍《封神榜》的导演和演员历史知识显然十分贫乏,因为他们不知道葡萄在商纣王那个

  • 中国在历史上经历过奴隶社会吗?这段历史是如何发展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在历史上当然经历过奴隶社会。首先奴隶社会的定义:奴隶主占有社会上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使用奴隶劳动,并占有奴隶的绝大部分劳动成果;而奴隶不仅失去所有的生产资料,而且也失去了人身自由,仅作为奴隶主的一项财产而存在。按着课本的说法夏商周属于典型的奴隶社会,其中尤其商朝最典型,在殷墟出土的陪葬墓里出土了

  • 历史上有哪些不听忠臣良言而灭亡的朝代?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封神榜》里的商纣王不听忠臣良言导致国家朝代灭亡。这里的忠臣有比干、微子、箕子、闻仲等,他不听忠臣良言,而听信宠妃舒妲己妖言,祸害忠臣良将,祸害百姓,导致固若金汤的商王朝一朝崩溃,商纣王亡国亡身,自焚而死。秦国胡亥昏庸,听信赵高一人的谗言,远离忠臣,残害忠良良将,残害兄弟姊妹,导致秦始皇开创的兴盛的

  • “八荣”之一就是要以诚信为荣。你能说出与诚信有关的谚语、成语、格言或故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成语〈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言九鼎;言而有信;金口玉言〉格言〈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故事〈曾参杀猪〉。中华民族五千文化浩如烟海,真知灼见无处不在,现在说三个成语小故事:一,千金买骨原文: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

  • 中国历史上的医神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华民族的医学博大精深,历史上的神医很多,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历史,领略一下神医们的风采。他所处的时代不同,医学成就也不同。那么他们谁到底是中国古代的神医呢?李时珍:李时珍走遍了祖国的大小山川,采集草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医学财富。孙思邈:被称为药王的孙思邈是非

  • 历史上哪位皇帝心源性猝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心源性猝死,又称心脏性猝死,就是指突然发生、毫无征兆的心脏就停止跳动。中国历史上发生心脏性猝死的皇帝就是元定宗贵由,孛儿只斤贵由是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其前任是孛儿只斤窝阔台。贵由是窝阔台长子,早年奉父命参加对金作战,立有战功;之后又跟随术赤的次子拔都西征,也是战绩卓著。就在贵由在

  • 古代陕西都出过哪些名医?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孙思邈,千金方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已十多个月不能分娩,反而患了重病,卧床不起。虽经不少太医医治,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太宗每日愁锁眉头,坐卧不宁。有一日,唐太宗理完朝政以后,留大臣徐茂功问道:“皇后身患重病,经太医不断诊治,百药全无效果。卿可知哪里有名医?请来为她继续治疗才是!”徐茂功

  • 孙殿英从乾隆墓穴中盗了多少宝贝,现在去向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孙殿英这个人比较牛,人家的队伍是拉出去打仗的,他的队伍是拉过来盗墓的。1928年,这家伙带着一个军的部队,把清东陵重重围住,说是要在这里演习,其实就是为了盗墓。当年曹操靠着盗墓发家致富,成为了东汉末期最强大的诸侯。孙殿英这家伙也想要仿造曹操。不过他手里的家伙事儿可比曹操那个时候先进多了。曹操那个时候

  •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这是古代皇帝喜欢用的头衔,一个特点长这看起来极度冗长,但每个字都有其含义,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褒贬,但绝大多数皇帝的这个称号都是褒扬居多而今天的主角就是千古一帝康熙皇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没有之一)而这位老爷子的一生,堪称多姿多彩,极度风光有着千古一帝的称号,属于清朝十

  • 在古代奴隶制国家,奴隶的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只说一点,大家就知道奴隶生活怎么样。大家看中东阿拉伯人的一些古画,发现里面有很多黑人。这些黑人都是奴隶。也许大家不知道,阿拉伯人蓄养黑奴的历史比欧洲人上几百年。以毛里塔尼亚为例,本来完全是黑人国家。7世纪阿拉伯人来到这里,建立了封建王国,大批黑人就沦为奴隶,人口锐减。在阿拉伯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