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哪位皇帝心源性猝死?

历史上哪位皇帝心源性猝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872 更新时间:2024/4/9 3:09:47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心源性猝死,又称心脏性猝死,就是指突然发生、毫无征兆的心脏就停止跳动。

中国历史上发生心脏性猝死的皇帝就是元定宗贵由,孛儿只斤贵由是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其前任是孛儿只斤窝阔台。贵由是窝阔台长子,早年奉父命参加对金作战,立有战功;之后又跟随术赤的次子拔都西征,也是战绩卓著。就在贵由在西征途中,窝阔台去世,曾有意立三子阔出之子失烈门为继承人,然而贵由之母马真皇后宣布临朝称制,等候贵由归来。马真皇后称制后五年间,大肆赏赐宗室、大臣,笼络人心,为其子贵由经过忽里勒台选举大汗创造条件。

1246年8月26日,蒙古人如期召开忽里勒台,会上推选贵由为大汗,次年贵由41岁;成为大汗之后的贵由继续仍由其母马真氏把持朝政,废弛法度,滥行赏赐,致使政治日益腐败。1248年春,贵由在其母马真氏去世后,开始再次西征;然而贵由在长期沉溺于酒色之中,身体日趋衰弱,就在大军行至横相乙儿时,贵由突发心脏病而死,时年43岁。直到1266年,忽必烈建立元朝,追尊贵由庙号为定宗,谥号简平皇帝。

心脏病除过先天性心脏病,还有后天形成心脏病,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而导致心脏病。古代许多皇帝长期沉溺酒色,生活作息不规律,最后导致身体过于肥胖,基本都是疾病缠身,而心脏病就是主要疾病之一。据说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因为过于肥胖、嗜酒如命、性格冲动,才导致心血管方面出问题而猝死的。

此外中国古代皇帝奇葩之死还有许多,比如:房事过度而亡,汉成帝刘骜死于赵飞燕姐妹肚皮上;乱服丹药而亡,唐高宗李治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唐僖宗李儇等;掉进茅坑淹死的,晋景公姬就是如厕时掉进茅坑殒命的。

感谢“鉴史以明智”同学邀请我回答。

在下本来就是一名先天性心律不齐患者,关于心脏多有关注。也有兴趣回答您这个问题。毕竟最近发生的艺人猝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两天天气突然转冷,也让我的小心脏有一些不适。

废话不多说,转入正题。

其实只要是被毒死,大概率会发生题主以上的问题。

中国古代三百多个皇帝,被毒死的不少于二十个。要是在这一一列出,在下虽不至于像命题那样,但也足够憔悴。

历史上并非被毒死,而是突发心源性猝死的皇帝究竟有没有?可能有。

明朝第四位皇帝朱高炽先生,在位一年不到,就突然猝死。

这位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不长,但是却也做了不少好事。平反冤狱,废除苛政。国家逐步得以安定,不再穷兵黩武。

他是明成祖朱棣的儿子(朱棣大家都很熟,是个好大喜功的主)。据说他也是明代紫禁城第一位在天安门登基的皇帝。

这位在历史上很厚道的皇帝,虽然在位时间实在很短。但并不影响后人对他的赞誉。

朱高炽应该算得上是标准的,中国传统意义上,拥有儒家思想和品性的皇帝。朱棣留下的朝政中,许多不合时宜的经济政策,在朱高炽即位后得到改正。

另外在朱棣执政前后,朝堂当中受到冤屈对待的臣子也都被朱高炽一一平反。

朱高炽也是首位考虑在科考中,平衡地域差别,分区域录取进士的皇帝。他规定录取比例是北方占四成,南方占六成。以免之前录取名额总是被南方人大包大揽。这个科举录取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

即便是现在,高考录取名额依然会有地域上的考虑。

可惜这样的皇帝却短命。还有很多好的政策和制度因为朱高炽的突然死去,而没有办法得以发展。

公元1425年,朱高炽在48岁突然暴卒。死前日理万机,连续几日在处理朝政。估计也是是劳累过度。

但朱高炽死的太突然,让人不免感到蹊跷。所以对他的死,多有猜测。有说是被雷劈死的,有说是被毒死的,也有人说是被后宫佳丽掏空了身体等等。

但最为可靠的,应该是朱高炽身边的一位大太监说的,说他是因为心脏病发作。因为曾经也有几次类似的状况。

朱高炽生前非常肥胖,而且还一直有腿疼的毛病。综合起来看,他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非常大。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陕西都出过哪些名医?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孙思邈,千金方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已十多个月不能分娩,反而患了重病,卧床不起。虽经不少太医医治,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太宗每日愁锁眉头,坐卧不宁。有一日,唐太宗理完朝政以后,留大臣徐茂功问道:“皇后身患重病,经太医不断诊治,百药全无效果。卿可知哪里有名医?请来为她继续治疗才是!”徐茂功

  • 孙殿英从乾隆墓穴中盗了多少宝贝,现在去向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孙殿英这个人比较牛,人家的队伍是拉出去打仗的,他的队伍是拉过来盗墓的。1928年,这家伙带着一个军的部队,把清东陵重重围住,说是要在这里演习,其实就是为了盗墓。当年曹操靠着盗墓发家致富,成为了东汉末期最强大的诸侯。孙殿英这家伙也想要仿造曹操。不过他手里的家伙事儿可比曹操那个时候先进多了。曹操那个时候

  •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这是古代皇帝喜欢用的头衔,一个特点长这看起来极度冗长,但每个字都有其含义,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褒贬,但绝大多数皇帝的这个称号都是褒扬居多而今天的主角就是千古一帝康熙皇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没有之一)而这位老爷子的一生,堪称多姿多彩,极度风光有着千古一帝的称号,属于清朝十

  • 在古代奴隶制国家,奴隶的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只说一点,大家就知道奴隶生活怎么样。大家看中东阿拉伯人的一些古画,发现里面有很多黑人。这些黑人都是奴隶。也许大家不知道,阿拉伯人蓄养黑奴的历史比欧洲人上几百年。以毛里塔尼亚为例,本来完全是黑人国家。7世纪阿拉伯人来到这里,建立了封建王国,大批黑人就沦为奴隶,人口锐减。在阿拉伯人商

  • 帝辛解放了奴隶,给了奴隶自由,为什么奴隶还要背叛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成王败寇,帝辛恐怕是中国历史上被污蔑得最惨的帝王之一,以至于被人称作“纣王”。奴隶制从上古时代就有了,帝辛是历史上第一个尝试解放奴隶的人。奴隶的来源大多是战争中的俘虏,他们作为贵族的私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受到奴役。奴隶的地位很低,几乎等同于牛羊等牲畜,甚至在祭祀的时候会用来殉葬。帝辛想解放奴隶,从奴

  • 历史上有哪个典故是勇于面对,改正自己的错误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负荆请罪,这个典故是勇于面对改正自己错误的。典故是说,战国时期赵国蔺相如,为园满完成了渑池会盟和完壁归赵,这两个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而被赵王赏识重用。老将廉颇知道后,非常嫉妒,几次三番羞辱蔺相如。但是,蔺相如从不与之计较,而是躲避,退让。下属不解,问其缘由,蔺相如则说将相如不合,赵国难保。他考虑的则

  • 烧炭工出身的杨秀清,他的军事才能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简单来说,是天生的,也可以说是无师自通。提及太平天国,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洪秀全,但在太平天国准备和兴起的过程中,另一个人的作用可能比洪秀全更为重要,那就是杨秀清。众所周知,太平天国来源于拜上帝教,这是屡试不中的洪秀全发梦之后结合基督教宗旨创立的。作为创立者的洪秀全自称“天父(上帝)之子、天兄(耶稣

  • 一个居安思危的历史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1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其中有:著名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磬之类的乐器。晋国的国君晋悼公见了这么多的

  • 古代宦官是如何从皇帝的奴隶走向权利的巅峰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宦官乱政最严重的朝代有三个,即汉朝、唐朝和明朝。但并不是说其他朝代就没有宦官乱政现象,实际上这几乎是每一个朝代都有的情况,而宦官这一群体之所以能乱政,主要还是为了平衡“君权”与其他权力。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宦官所扮演的角色也不相同。科举之前,平衡君权与世家大族之争在科举制度形成之前,职

  • 古代太医真的能悬丝诊脉为皇帝妃子看病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中医的四步即为“望、问、问、切”,没有切,怎么可以准确的判断病情,但是我们很小就听过“悬丝诊脉”的故事:皇宫里“男女授受不亲”的规定更为严厉,太医不能手触手地给女眷们诊脉,只能把一根丝线由太监递到挂着帷帐的房间里,系在女眷的手腕上,另一头留在屋外太医的手里,而负气的妃子们常常把她那头系在椅子腿上,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