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唐朝的节度使到底有多大的权力,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呢?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时候,唐朝尚属于盛世,还没有像其它朝代所谓的民不聊生,百姓揭竿而起的情况。后来的安史之乱完全就是统治阶级之间的一次权力的斗争,唐朝由盛转衰,最终走向了灭亡。而这一切的根源与唐朝实施的节度使制度有着莫大的关系。那么,唐朝的节度使到底有多大的权力,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呢?
唐朝的节度使的出现主要基于两点原因:一是从唐太宗起至唐高宗末年,唐边境的军事形势发生了战略性的转变。唐朝又战略进攻转向了战略防御,从唐高宗开始,唐朝开始在主要的边疆地区设立军镇,驻扎士兵,抵御少数民族的骑兵袭扰唐边境地区。二是由于均田制度的崩溃,导致了唐兵制从府兵的征兵制,向募兵制演化。募兵制的出现,导致军镇的士兵成为了节度使的私兵。
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那么,唐朝节度使的权力到底有多大呢?我们不妨从财政、军事、行政三个方面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在财政方面,唐朝的节度使在自己的辖区屯田,自给自足,满足自己军队的后勤补给,完全不用担心被唐朝中央政府掐住脖子,没饭吃。同时,节度使还拿到了食盐资源的管理权,收取盐税。总之,藩镇的节度使拿到了众多的财政权,一个个富得流油。
在军事方面,藩镇实行募兵制,只要藩镇的节度使有足够多的银子,就可以无限制的招兵买马,而唐朝中央政府却无法掌握藩镇节度使的军队数量,甚至是失去了对藩镇军队的管理,这些士兵完全就是节度使的私兵。节度使能统一调动、灵活性更强的几个集团军作战,并且拥有“军事专杀”权。
在行政方面,为避免地方官对节度使军事行动的影响,从天宝中开始,藩镇的节度使们又拥有了藩镇的行政权,藩镇的官员由节度使上报唐朝中央任命,即使州刺史也为节度使所属。这样,藩镇节度使便拥有了其辖区内数州的行政权。不但如此,有的还兼数道的节度使。
唐朝的节度使初置时,节度使作为军事统帅,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后来渐渐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又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多者达四镇,掌握天下劲兵。他们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还兼任一省或者数省的省长于一身。他们权势滔天,俨然就是自己地盘的土皇帝。于是外重内轻,到天宝末酿成了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