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末年内忧外患 崇祯有挽救明朝的机会吗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 崇祯有挽救明朝的机会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937 更新时间:2023/12/4 22:29:38

还不知道:明末内忧外患,崇祯皇帝到底有没有机会挽救明朝?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有许多种说法。有抱怨天气的,如明亡于小冰期;有抱怨党争的,如东林党排除异己;还有抱怨祖宗的,如明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可事实上这些说法都过于片面。像明朝这种体量的帝国之所以会轰然倒塌,那必然是由许多长期问题累积导致的从量变到质变,并不是单个原因就能造成绝杀的。那么问题来了,明末内忧外患,末代皇帝崇祯到底有没有机会力挽狂澜呢?

不少明史爱好者认为崇祯皇帝志大才疏、刚愎自用,正是他一意孤行才造成了明朝不可挽回的败局,其实这种指责对崇祯皇帝颇为不公。至于说为什么不公,那就得先来看看明朝后期两个直击要害的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明朝后期土地兼并现象非常严重,权贵阶层用各种手段从农民那里巧取豪夺,强占土地,或是以劣地换良田。明朝的国家制度让这些权贵们可以通过特权免于向国家缴税,而农民失地之后又无税可缴,这就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减少。朝廷没钱可用就只能向下面增派收税任务,如让明末百姓深恶痛绝的“三饷”(辽饷、剿饷、练饷)。然而原本最应该被加征税赋的权贵们却依旧有办法可以逃避征收,结果朝廷的绝大部分增收负担就落在了无权无势的普通农民身上。这就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许多不堪重负的农民被迫揭竿而起,最终演变成燎原之势的义军烽火。

第二个问题是明朝后期一面要对抗关外的清军,一面要镇压内部的农民起义军,长期两线作战耗尽了国家的财力。朝廷没钱就只好多征税,税赋加重又导致参加起义的农民越来越多,朝廷又要支出更多军费用于战争。大明王朝就这样无可奈何地走进了死循环之中。

崇祯皇帝在位时期,上述两个超级大难题就已经摆在他面前。虽说农民起义在崇祯朝初期刚刚萌芽,但以当时的环境而言,大规模起义已成了必然趋势。此外,像吏治腐败、党争、天灾等问题也时刻困扰着这位初登皇位的帝王,随便哪一个都在短期内难以解决。

有人说崇祯刻薄寡恩,对人对己都极为吝啬。这话确实是没错,但崇祯小气的另一个原因却是他手里真的没钱。皇帝富有四海,说没钱恐怕没几个人会相信。是的,李自成也是这样想的。后来他率起义军攻下北京后在紫禁城里挖地三尺找银子,结果把宫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拆下来算算总价值也不足十万两银子。

崇祯在位前期还能缺斤少两地给军队发粮饷,后期就只能靠“打白条”和“画饼”来应付了。将军和士兵们想谈钱,皇帝却只和他们谈理想。后来没什么人愿意为理想而卖命,于是固若金汤的北京城就轻而易举被李自成攻破了。

还有人说崇祯不会用人,把许多名将都白白折掉了。可事实上,当时的大明王朝最稀缺的并不是袁崇焕孙传庭这些会打仗的将领,而是像管仲桑弘羊这种会搞钱,能搞钱的财务高手。钱不到位,其他说什么都没用。更何况明末的这些名将也只是打起义军很牛,遇到关外的清军照样歇菜。因此即便崇祯皇帝没处死袁崇焕,没逼死孙传庭,明朝的结局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崇祯皇帝根本没机会挽救明朝,哪怕是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崇祯身边给他出谋划策,那也很难力挽狂澜。因为当时明朝所面临的难题都是一环套着一环,哪个都不容易解决。你想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吧,权贵集团不答应;不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吧,底层百姓们不答应。你想先搞定关外的清军吧,实力不允许;你想先搞定起义军吧,清军又时不时就给你来个入关打野,让明军时刻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此外,崇祯皇帝既没什么办法搞钱,也没什么办法不烧钱。所以明朝持续掉血直至衰竭的情况根本无法改变。唯一能续命的机会就是提前放弃北部,退守江南半壁江山,提前让明朝变成南明,除此之外别无他解。

参考文献:《明史》、《明季北略》、《平寇志》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对于康熙皇帝来说 康熙是想传位给老四雍正还是十四子胤禵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究竟想传位给谁?是雍正,还是皇十四子胤禵?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1月13日(农历),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北京病逝,终年68岁。康熙去世后,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不过,关于雍正皇帝继位的问题,从雍正年间

  • 历史上元诩是怎么死的?胡太后杀他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元诩,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位皇帝,,515年―528年在位。这是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北魏时期的胡灵太后,出身于名门望族,她的父亲胡国珍在朝中担任司徒的职务。不过由于古代对女子一向轻视,所以史书上并没有记下胡太后的名讳,这里姑且称她为胡氏。据《魏书》记载,胡氏不仅聪慧,多才艺,

  • 汤和的一生有哪些作为?他为何能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日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几乎都会在登基之后,对原本辅佐自己的功臣大开杀戒,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汤和是明朝名将,帮助朱元璋扫灭群雄,推翻元朝,为大明统一天下立下大功。当朱元璋猜忌群臣,大肆屠杀功臣的时候,汤和成了少数躲过屠杀的功臣。那汤和为何能躲避朱元璋的屠杀呢一,投奔郭子兴汤

  • 李倓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风云人物

    李倓,唐朝宗室,肃宗李亨第三子,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肃宗李亨赐死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建宁王李倓,这是唐朝皇室斗争中,著名的冤案之一。从历史记载看,李倓的死似乎是受到李亨宠爱的妃子张良娣(后被李亨册封为皇后)的陷害,《新唐书·肃宗废后庶人张氏传》中记载

  • 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没有全部接手元朝的领土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对朱元璋没有接手元朝的土地是因为没能力,还是有其他原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覆灭了元朝,开创了大明王朝,在当时的人看来算是“民族英雄”从大元手中解放了汉人,话说这在大元的天下中人是分种类的,而汉人几乎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那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为何不彻底覆灭元

  • 颜良和文丑的实力如何 两人能够斩杀夏侯惇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对三国时期,颜良和文丑到底武功有多厉害,是否能斩杀夏侯惇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若颜良或文丑对战夏侯惇的话,二十回合之内,最后败的必然是夏侯惇。理由如下。在演义中,颜良和文丑都是被低估的武将,而作为河北四庭柱之一,以及袁绍口中的上将。无论是颜良,还是文丑,他们

  • 谢衡:西晋时期大臣、文学家,精通儒家,博物多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谢衡(240年~300年),字德平,陈郡阳夏人。西晋时期大臣、文学家,太保谢安祖父。精通儒家,博物多闻。晋武帝时期,担任国子博士,历任国子祭酒、散骑常侍。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担任国子博士(《晋书》卷二十《礼志》中),惠帝元康元年(

  • 历史上杨玉环与安禄山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杨贵妃和安禄山的轶事,在当时的民间传得沸沸扬扬。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记载安禄山和杨贵妃轶事的史料也非常多。其中有个最有代表性的轶事,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京城给安禄山过生日,当时就赐予了安禄山非常多

  • 滕皇后:吴末帝孙皓的皇后,不得宠幸,晚景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滕芳兰,生卒年不详,北海剧县人,太常滕胤的族女,滕牧的女儿,吴末帝孙皓的皇后。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安元年(258年),孙皓为乌程侯时被聘为妃。元兴元年(264年),孙皓登基后被立为皇后。孙吴灭亡后,随孙皓迁居洛阳。人物生平立为皇后滕芳兰是太常滕胤的族女,

  • 孙权当初强调不能杀关羽 孙权最后为何还是下手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中,东吴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背后原因是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但是最后他还是杀了关羽?这个中原因,我当然知道,因为对于孙权当时的心情我感同身受。我所说的感同身受当然不是指杀关羽事件,而是指孙权那种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