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盛在东吴是什么地位?最后的结局如何?

徐盛在东吴是什么地位?最后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86 更新时间:2023/12/4 22:29:20

徐盛,三国时期孙吴名将,以勇武而闻名。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黄武三年(224年),魏文帝曹丕孙权不肯送儿子为质为由,大举伐吴。曹丕亲率十万大军南征,准备一举荡平江东,结果他还没有与吴军交战,就被吴将徐盛修筑的百里围墙吓退。那徐盛为何能吓退曹丕呢

一,投靠孙权

徐盛早年因为躲避战乱而从家乡琅琊移居江东吴郡,因为骁勇好斗而出名。建安五年(200年),孙策病逝,弟孙权接管江东。孙权知道徐盛勇猛善战,于是委任他为别部司马兼柴桑县令,率领五百精兵驻守当地,抵御刘表部将黄祖。

黄祖以为孙权年幼好欺负,于是派儿子黄射率数千精兵沿江而下,攻打柴桑。当时徐盛手下不到二百士卒,但他毫不畏惧,据城坚守。徐盛先用弓箭射杀射伤敌军千余人,然后率军出城攻击,大败黄射。黄射经此一战,认识到徐盛的勇猛,吓得再也不敢入侵柴桑。孙权听闻大喜,于是晋升徐盛为校尉、芜湖令。随后徐盛又奉命讨伐临城的山越,将之平定,得以升任中郎将。

二,对抗曹操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南征孙权,进军濡须口,徐盛于是随孙权抵御曹军,将之击退。后来曹军大规模进攻横江,徐盛因此率军前往抵御。结果吴军乘坐的战船遇到风暴,被刮到长江北岸。众将畏惧曹军,不敢出船作战。徐盛因此独自率军登岸,身先士卒的冲入曹军阵中砍杀。曹军被徐盛的勇猛吓到,于是纷纷逃走。最后徐盛凯旋而归,获得孙权大力称赞。

三,志向高远

黄初二年(221年),孙权担心刘备为替关羽报仇伐吴,又害怕魏文帝曹丕趁火打劫,于是主动向曹魏称臣。曹丕大喜,于是派邢贞册封孙权为吴王。孙权于是亲自前往都亭,迎接邢贞。邢贞以为孙权畏惧大魏,于是态度傲慢,使得张昭与徐盛等人十分气愤。

徐盛对同僚说:“我们不能挺身而出,为主公消灭魏蜀,一统天下。反而让主公与邢贞订立盟约,这不是很耻辱吗?”邢贞听了很吃惊,就对随从说:“江东有徐盛这等将相,恐怕并非真心臣服大魏,是不会久居人下的。”孙权则称赞徐盛的忠诚,于是封他为建武将军、都亭侯、庐江太守。

三,抵御魏蜀

黄初三年(222年),刘备为了替义弟关羽报仇,东下伐吴。最后刘备遭陆逊火攻,惨败而逃。徐盛于是乘胜追击,攻下蜀军许多营寨。曹丕趁机分兵三路伐吴,派征东大将军曹休进军洞口。因此徐盛与吕范全琮渡过长江,抵御魏军。结果吴军遭遇大风,损失许多战船与士卒。徐盛因此收揽剩余兵马,与曹休隔长江对峙。曹休轻视吴军,于是派兵攻打徐盛。徐盛率兵拼死作战,击退魏军。曹休见吴军英勇顽强,只得撤退。孙权对徐盛更为重视,封他为安东将军、芜湖侯。

四,吓退曹丕

后魏文帝大出,有渡江之志,盛建计从建业筑围,作薄落,围上设假楼,江中浮船。诸将以为无益,盛不听,固立之。文帝到广陵,望围愕然,弥漫数百里,而江水盛长,便引军退。诸将乃伏。(三国志·徐盛传)

黄武三年(224年),曹丕大举攻吴,想要一鼓作气,平定江南。徐盛于是向孙权建议:在建业外围筑上围墙,修建篱笆,并在墙上设置假箭楼,让长江中飘满战船。吴军众将认为此举无用,于是反对。但孙权在徐盛的执意进谏下,采纳此计。曹丕到了广陵,看到江南的围墙绵延数百里,江中飘满战船,江水又波涛汹涌,既感到震惊也赞叹孙吴实力强大,还叹息魏军虽强却无用武之地,于是退军。吴军众将见了,纷纷称赞徐盛很有谋略。不久徐盛病逝。

总的来说徐盛是东吴名将,骁勇善战,不惧生死,多次身先士卒的冲入魏军阵营而击败魏军,为东吴巩固在江南的统治立下很大功劳。曹丕伐吴时徐盛修筑百里围墙,还在长江中布满战船,使得曹魏认识到孙吴实力的强大,使不善水战的魏军更加畏惧,只得知难而退。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 崇祯有挽救明朝的机会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明末内忧外患,崇祯皇帝到底有没有机会挽救明朝?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有许多种说法。有抱怨天气的,如明亡于小冰期;有抱怨党争的,如东林党排除异己;还有抱怨祖宗的,如明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可事实上这些说法都过于片面。像明朝

  • 对于康熙皇帝来说 康熙是想传位给老四雍正还是十四子胤禵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究竟想传位给谁?是雍正,还是皇十四子胤禵?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1月13日(农历),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北京病逝,终年68岁。康熙去世后,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不过,关于雍正皇帝继位的问题,从雍正年间

  • 历史上元诩是怎么死的?胡太后杀他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元诩,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位皇帝,,515年―528年在位。这是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北魏时期的胡灵太后,出身于名门望族,她的父亲胡国珍在朝中担任司徒的职务。不过由于古代对女子一向轻视,所以史书上并没有记下胡太后的名讳,这里姑且称她为胡氏。据《魏书》记载,胡氏不仅聪慧,多才艺,

  • 汤和的一生有哪些作为?他为何能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日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几乎都会在登基之后,对原本辅佐自己的功臣大开杀戒,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汤和是明朝名将,帮助朱元璋扫灭群雄,推翻元朝,为大明统一天下立下大功。当朱元璋猜忌群臣,大肆屠杀功臣的时候,汤和成了少数躲过屠杀的功臣。那汤和为何能躲避朱元璋的屠杀呢一,投奔郭子兴汤

  • 李倓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风云人物

    李倓,唐朝宗室,肃宗李亨第三子,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肃宗李亨赐死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建宁王李倓,这是唐朝皇室斗争中,著名的冤案之一。从历史记载看,李倓的死似乎是受到李亨宠爱的妃子张良娣(后被李亨册封为皇后)的陷害,《新唐书·肃宗废后庶人张氏传》中记载

  • 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没有全部接手元朝的领土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对朱元璋没有接手元朝的土地是因为没能力,还是有其他原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覆灭了元朝,开创了大明王朝,在当时的人看来算是“民族英雄”从大元手中解放了汉人,话说这在大元的天下中人是分种类的,而汉人几乎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那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为何不彻底覆灭元

  • 颜良和文丑的实力如何 两人能够斩杀夏侯惇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对三国时期,颜良和文丑到底武功有多厉害,是否能斩杀夏侯惇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若颜良或文丑对战夏侯惇的话,二十回合之内,最后败的必然是夏侯惇。理由如下。在演义中,颜良和文丑都是被低估的武将,而作为河北四庭柱之一,以及袁绍口中的上将。无论是颜良,还是文丑,他们

  • 谢衡:西晋时期大臣、文学家,精通儒家,博物多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谢衡(240年~300年),字德平,陈郡阳夏人。西晋时期大臣、文学家,太保谢安祖父。精通儒家,博物多闻。晋武帝时期,担任国子博士,历任国子祭酒、散骑常侍。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担任国子博士(《晋书》卷二十《礼志》中),惠帝元康元年(

  • 历史上杨玉环与安禄山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杨贵妃和安禄山的轶事,在当时的民间传得沸沸扬扬。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记载安禄山和杨贵妃轶事的史料也非常多。其中有个最有代表性的轶事,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京城给安禄山过生日,当时就赐予了安禄山非常多

  • 滕皇后:吴末帝孙皓的皇后,不得宠幸,晚景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滕芳兰,生卒年不详,北海剧县人,太常滕胤的族女,滕牧的女儿,吴末帝孙皓的皇后。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安元年(258年),孙皓为乌程侯时被聘为妃。元兴元年(264年),孙皓登基后被立为皇后。孙吴灭亡后,随孙皓迁居洛阳。人物生平立为皇后滕芳兰是太常滕胤的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