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是看上乾隆才传位给雍正的吗 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

康熙是看上乾隆才传位给雍正的吗 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792 更新时间:2024/1/25 9:11:48

对历史上是康熙帝先看上乾隆,才传位给雍正的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正史、野史及电视剧里都说康熙是因为喜欢乾隆才传位给雍正的,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也许恰恰相反,应该是先看好雍正才看好乾隆的。有什么证据吗?

举一个例子就行了,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皙从小就一直被康熙带在身边。《雍正王朝》里大家看到没?太子第一次被废为什么时间不长又复立,除了康熙对太子的感情之外,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弘皙。朝鲜《李朝实录》记载:“皇长孙颇贤,难于废立”连朝鲜附属国都看出来了,那就肯定不是空穴来风。这个还可参照《大明风华》里朱棣朱瞻基的喜爱,一直被康熙恩养宫中时间最早、时间最长、最被康熙喜爱的其实是皇长孙弘皙。

如果弘皙不能说明问题,那么被康熙带在身边抚养的还有皇八子和十四子的儿子,弘历也才在康熙身边半年。还有立长立嫡,废太子就是嫡长子,弘皙又是太子的嫡长子,而且聪明贤达,又一贯为康熙所喜欢。康熙传位雍正时是留下话的,让雍正善待弘皙。雍正上台后就封弘皙为亲王,比乾隆获封亲王都要早。这也是乾隆上台后对弘皙不感冒的最主要原因。

康熙传位雍正,最真实的原因肯定就是先看上雍正的。雍正深谙道家精髓,以其不争所以莫能与之争。作为历史上少有的明君,康熙临死前最起码有两个最基本的判断,一是太子是不行了,二是选雍正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太子党和八爷党已经水火不相容,哪派上来都不会容另一派,而雍正两派都能容。

以康熙的眼光和英明,太子如果一无是处,他绝不会立其为太子。《雍正王朝》里把太子拍的那样不堪,没有能力,没有肚量,没有品德,还与康熙的妃子私通。这绝无可能。他为什么要那样做?后宫管理制度的严格先不说,太子没有任何那样做的理由。作为太子,他啥样的女人找不到?何必那样呢?再者,他不知道皇位的重要?连杨广都知道等他爹快不行了,才露出本来面目,太子还不如杨广?

其实真实的历史上,太子是很厉害的。从小到大三十多年的太子,康熙耳提面命,手把手的教,是下了血本的。光时间成本就不是一般皇帝能做到的。太子刚生下来他妈就死了,是康熙既当爹又当妈亲自抚养照顾大的。既然太子是康熙一手带大的,那出了问题康熙能没责任?康熙懊悔自己,也更恨老八他们,可以说老八他们把康熙的心血给毁了。

有两个原因导致太子失宠,一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康熙优秀的儿子太多;二是太子对皇权构成了挑战。太子贤与不贤都很难做,不贤就得让位,贤就有与皇帝竞争之嫌。他又不能像雍正一样韬光养晦,树欲静而风不止,乱对其他皇子有好处,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而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太子有啥办法呢?

在这场竞争中,雍正就从容得多,就像马拉松长跑一样,不是刚开始你冲在最前面就能最后怎么的,而是要不前不后,不慌不忙,控制节奏,节省体力,最后冲刺。雍正前期的表现就是如此,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该表现的时候顶得上去,不该自己表现的时候,就韬光养晦。太子长期处在风口浪尖上,想韬光养晦都不行。

其实在这场皇位争夺赛中,雍正最应该感谢的人是皇八子胤祀。八阿哥看着聪明,其实是小聪明,其实处处犯了康熙的忌。雍正处处韬光,其实是以退为进,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有他在前边与太子处处作对,雍正省了好多事。康熙生前怕儿子们拉帮结派,党争,死后怕儿子们自相残杀。康熙生前在的时候都阻止不了皇子们明争暗斗,他必须找到一个人为各派所接受,又能保证儿子们在他死后不相杀。

这个人只能是雍正。首先,雍正从小跟着太子,长大了名义上又是太子的人。康熙确信,雍正即位后一定会善待太子,也不太会太为难八阿哥们。因为某种意义上说,皇位之争主要是八阿哥与太子之争,雍正是捡漏。所以为啥说雍正要感谢八阿哥呢。事实上雍正也确实都做到了。那至于后来八阿哥他们自作孽不可不可活,那就不说了。当然,乾隆也确实聪明,也肯定给雍正加了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但要就此说康熙因为孙子聪明才传位儿子的,肯定站不住脚。康熙那么多儿子,孙子更多,根据概率,聪明的就很多。还有与乾隆差不多大的康熙的儿子也有聪明的,直接传给儿子不行吗?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归有光:明朝官员、散文家,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昆山县宣化里人。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

  • 凌封:东吴名将凌统次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凌封,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凌统次子,兄长凌烈,被孙权夸为他的虎子,后来兄长因犯事而被免职由凌封继承凌统的军队和爵位。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凌封是吴国名将凌统的儿子,凌统死的时候,凌封和哥哥凌烈只有几岁,孙权便把他二人接进宫进行教育,对凌封、凌烈的关爱和对自己儿子

  • 胤禛有何能力会成为九子夺嫡最后的胜利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康熙晚年,由于太子胤礽被废后,引发了成年皇子的夺嫡之争。然而四皇子胤禛却求仙问道,游山玩水,还自诩是“天下第一富贵闲人”。不过,最终他却成了清王朝的统治者。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康熙一生

  • 三国时期姜维与魏延二人的实力如何?有何差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赵云埋伏在山谷中,等天水城里的兵马出城,然后趁机攻城,没想到,中了姜维之计,赵云和姜维交手了,年轻的姜维武艺超群,让老年赵云吃惊,回去之后,在诸葛亮面前夸奖姜维。诸葛亮为了得到姜维,派魏延诈取冀县,

  • 有哪些与张士逊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张士逊(964—1049年),字顺之,襄州阴城人,北宋政治人物、诗人。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举进士第,为均州郧乡县(今湖北郧县)主簿,迁射洪(今属四川)令,历江南、广东、河北转运使、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康定元年(

  • 陆景:东吴大司马陆抗次子,晋伐吴时战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陆景(250年—280年3月23日),字士仁,吴郡吴县(今苏州)人,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次子。陆机、陆云之仲兄。生于吴大帝赤乌十三年(250年),天纪四年(280年),晋伐吴时战死,年三十一岁。陆景著书数十篇,《隋书·经籍志》注有《陆景集》一卷,已亡佚。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蒋钦: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性情豁达,为人节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蒋钦(?-220年),字公奕,九江寿春人,汉末东吴名将。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随孙策平定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平盗贼,迁西部都尉。讨会稽贼吕合、秦狼等,徙讨越中郎将。建安十三年(208年),蒋钦与贺齐并力讨平黟贼,斩首七千,其馀皆降。建安二十年(2

  • 小周后最后是什么结局?她的死与李煜有何联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小周后,南唐司徒周宗长女,得到后主李煜恩宠。这是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光义侵占小周后的事件,是在各种笔记中广为流传,却没能收入正史的一个史料。这个史料是说,小周后随李煜来到开封后,赵光义经常宣小周后进宫,数天后才出来。出来后,她便大骂李煜。骂声传到了屋外,听到

  • 李文忠的一生有何作为?他差点被朱元璋所杀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名将、谋臣,明朝开国第三功臣。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李文忠既是朱元璋的外甥,也是明朝名将,在立足江南,消灭张吴,横扫北元的战斗中立下大功。既然亲外甥李文忠立下如此大功,那朱元璋为何差点要杀掉他呢一,投靠舅舅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早年丧母,随父亲李贞四处逃难。至正十三年(1353

  • 陆续:东汉时期名士,因楚王刘英谋反被牵连下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陆续,字智初,会稽吴县(今苏州)人。东汉时期名士。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刺史巡视本部召见了陆续,征召为别驾从事。因病辞官,回到郡里任门下掾。后因楚王刘英谋反被牵连下狱,后被赦免返回故乡,终身禁止做官。后来因病去世。人物生平陆续,字智初,会稽吴县(今苏州)人。世代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