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和尚自称不是老衲就是贫僧 现今的和尚为何不这么自称了

古代和尚自称不是老衲就是贫僧 现今的和尚为何不这么自称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353 更新时间:2023/12/13 20:12:16

古代和尚常自称“贫僧”或“老衲”,为何现在和尚不这么叫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看过《西游记》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印象。唐僧每到一处,都会自称自己是“贫僧”,而一些古装剧中,有些和尚却又称自己为“老衲”。“贫僧”和“老衲”有什么区别呢?他们同是和尚,为何自称却有所不同呢?

一般来说,“老衲”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和尚的自称,而“贫僧”则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和尚。这两种说法其实都是一种自谦的说法,或者说是一种自嘲,类似于现在的“屌丝”、“单身狗”等。和尚为什么要这么称呼自己呢?

先说说“贫僧”

从字面意思看,“贫僧”就是自嘲自己很穷。

古代和尚真的很穷吗?大多数很穷,因为当和尚本身是一种修行,和尚的祖师爷乔达摩·悉达多为了保证僧人专心修行,曾经制定了一些戒律,禁止僧人受畜金银。

“佛在灵鹫山中,跋难陀往市肆上,以钱易钱,持去。居士见,皆讥嫌。诸比丘白佛,佛为结戒。”“钱有八种:谓金、银、铜、铁、白蜡、铅锡、木、胡胶钱也。宝物者,即金、银、钱、七宝璎珞等。是中舍法,并四众得罪。”

古人出家当和尚,是为了静心修行,金钱这些身外之物,会勾起人的欲望,影响修行,因此大多数的和尚都是比较穷的,他们下山化斋,行万里路,吃尽苦头,所以又被称为“苦行僧”。这些和尚自称是“贫僧”是再合适不过了。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和尚都很穷,有些“和尚”就富得流油,严格意义上说,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和尚,不过是打着和尚的名号骗人钱财,满足自己的欲望,早就偏离了“静心修行”的本质。

历史上曾发生过著名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即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时期都曾经废除过佛教。简单来说,就是当时的和尚太有钱了。和尚到底多有钱,随便举个例子吧,根据《宋书》记载:

“(王僧达)乃遣主簿顾旷率门义劫寺内沙门竺法瑶,得数百万。”

随便打劫个和尚,就有几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就问你服不服?

再说说“老衲”

根据汉语字典的解释,“衲”字的本意为“补缀”和“缝补”,通“纳”,引申义为“和尚穿的衣服”。在古代,衣服破了只能用针线来缝补,故而称之为“纳衣服”。和

唐代时期就出现了“老衲”这样的称呼,唐戴叔伦《题横山寺》中就有“老衲供茶碗,斜阳送客舟”这样的诗句,就是用来形容年老的僧人,这又是为什么?

上文说道,和尚大多数都比较穷,特别是一些老和尚,他们在贫苦中修行,衣服都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可不就是“老衲”吗?一些刚入门修行的和尚,称自己为“老衲”还真是说不过去。

为何现在和尚不再自称“贫僧”或是“老衲”了?

佛教历经2000余年,从汉代就传入中国。它鼎盛于唐朝,后又经过数次的废除,历经兴衰荣辱,早已本地化,也不再是最初的佛教,也不再标榜“苦行僧”式的修行。就拿中国最著名的寺庙少林寺来说,光是IP就能赚得盆满钵满,香火钱都不算什么。

据网上流传出的一些寺庙招聘事来看,当和尚工资很高,令众多网友羡慕不已。但实际上,这些招聘启事大多为谣言,真实的和尚到底有没有工资,工资多少,也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但最起码,当和尚不会穷。

和尚不再那么贫穷,称呼自己“贫僧”确实不太合适了,而一些老和尚的袈裟,也不再缝缝补补,称呼“老衲”自然也说不过去。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靖难之役南军名将平安差点弄死朱棣,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靖难之役南军名将平安的故事。平安是明朝靖难之役期间,南军的一大名将,出生在今天的安徽滁州,他的父亲平定是济宁卫的指挥佥事,在洪武元年的时候也跟着常遇春将军,在攻克元大都是不幸战死沙场。平安被朱元璋认

  • 杨敞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风云人物

    弘农杨氏又称华阴杨氏,是辉煌上千年的以弘农郡为郡望的杨姓士族,源自西汉,盛自东汉,巅峰一直延续到隋唐。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十大名门望族。杨敞,字子明,号君平,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人,被尊为弘农杨氏的始祖,也是弘农族的第一个宰相。他的妻子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女儿,杨敞这一生也算得上是比较风

  • 吴范: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擅长推算天象节气和观察气候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吴范(?-226年),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三国时期孙吴官员,擅长术数。与刘惇、赵达、严武、曹不兴、皇象、宋寿和郑妪合称“吴中八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吴范以推算天象节气和观察气候闻名于郡中。孙权起于东南,他委身事奉,每推算灾祥多应验,遂显名。孙权委以骑都尉,领太

  • 毕士安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毕士安(938年-1005年),本名毕士元,字仁叟,小字舜举,代州云中人,北宋初年宰相、诗人。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毕士安进士及第。宋太宗即位后,拜监察御史,出知乾州。入为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宋真宗即位后,累迁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 明朝"三杨"之一的杨荣是怎么处理宁夏被围事件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三杨”之一的杨荣,一向以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而著称,那么他是怎么处理宁夏被围事件的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朱棣继位为永乐皇帝后不久的一天晚上,有报告称宁夏那边突然被围了,情况似乎十分危急。当时在内阁当值的是杨荣,所以朱棣便赶紧将其招来,把奏章拿给他看。杨荣

  • 为拓跋宏生下长子却被赐死,林氏的一生有多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风云人物

    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由鲜卑族拓跋珪建立。北魏虽然没能实现统一中原,但在一统北方、推动佛教发展、促进民族融合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北魏时期还有一种残忍的继承方式,那就是“子贵母死,立子杀母”。为了避免外戚干政,北魏后宫中的女性,只要生下男孩并被立为太子,就会被赐死,元恂的生母林氏就是

  •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千古一帝,谁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秦始皇一统六国,汉武帝打的匈奴闻风丧胆,这两位都是千古一帝,那么到底谁更胜一筹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秦始皇大家并不陌生,他统一六国,奠定中华基本版图。其自觉功过三皇、德盖五帝,故始创皇帝尊号,其施行车同轨、书同文,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格局。秦

  • 历史上真实的殷开山是什么人?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殷开山,唐代将领,出身陈郡殷氏,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殷开山在唐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立下大功,为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也是最早逝世的功臣。殷开山还在《西游记》中出现,是唐僧的外祖父,率军剿灭刘洪,帮外孙报了仇。那《西游记》中的殷开山与历史上的殷开山有多大差异一

  • 王拱辰:北宋时期大臣,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王拱辰(1012-1085年),原名王拱寿,字君贶,开封府咸平县人,北宋时期大臣。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考中状元,出任怀州通判,历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反对庆历新政,借故劾逐王益柔、苏舜钦以及范仲淹,为公议所薄,外放治理州郡。嘉祐元年(

  • 曹丕杀了几个兄弟 曹丕真的对自己的兄弟下手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曹丕真的杀了亲兄弟吗?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丕字子桓,是魏晋时期三曹代表之一,建安文学的奠基人,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曹魏开国皇帝,他也是曹操和卞夫人的嫡长子。曹丕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又能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对待部下谦逊和蔼。善于和百官打交道,又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