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王僧达

王僧达--南朝宋大臣

王僧达

王僧达的资料

本 名:王僧达

所处时代:南朝宋

民族族群:汉人

主要作品:《王僧达集》10卷

官 职:中书令

封 爵:宁陵县五等侯

籍 贯:琅邪临沂

职 业:文学家、官员

王僧达的介绍

王僧达少年时就已好学,长于写文章,宋文帝刘义隆听闻王僧达年纪轻轻就已很聪慧,特地召见他,并问他书籍知识及家事。王僧达应对文雅敏捷,甚得宋文帝欣赏,更将临川王刘义庆的女儿嫁给他。王僧达还未够二十岁就任始兴王刘濬的后军参军,后又迁太子舍人。及后又担任太子洗马及宣城太守。元嘉二十八年(451年),王僧达因北魏大举南侵而求入卫建康,并得允许。北魏退兵后还郡,后又迁义兴太守。

元嘉三十年(453年),太子刘劭弑宋文帝,刘骏起兵讨伐,并传檄州郡,要郡出兵响应。当时王僧达不知应该支持哪边,有门客建议王僧达最好就是应檄并游说邻近各郡一同响应,否则也可以率领一些支持刘骏的人南返归附刘骏。最终王僧达选了南走,并在鹊头遇上刘骏,加入讨伐的军队,即被任命为长史,加征虏将军,立下战功。刘骏即位,是为宋孝武帝,以王僧达为尚书右仆射,不久外调任使持节、南蛮校尉,加征虏将军,但因荆州刺史、南郡王刘义宣想留任,不肯解任南蛮校尉,故王僧达未能成行,改任护军将军。但王僧达自以才能和地位乃是当时无人能及,且在刘骏即位不久就任尚书右仆射要职,故此就望一两年间就身居宰相,更曾答诏称:“亡父亡祖,司徒司空。”但任护军将军后就很不得志,于是自求徐州刺史,但不获允许。王僧达再三陈请,更令宋孝武帝不悦,于是调任征虏将军、吴郡太守。至此王僧达一年中就已经五度迁官,而今外任,更感不得意。王僧达为人高傲,在因自负才能却未能当上宰相高位后大感失意,但不但上表言辞不逊令刘骏不高兴,在被免去吴郡太守后曾单独获孝武帝召见时仍不发一言,仅望着刘骏。刘骏在王僧达离开后愤愤地说:“王僧达难道不狂妄吗?居然正脸瞪着天子!”颜师伯去拜访他,王僧达仍感慨道:“大丈夫宁当玉碎,怎可以无声无息地只求存活。”,颜师伯不敢回应并退去。

王僧达爱财,强取豪夺。一是偷哥哥的:他与其兄王锡关系不和,其母去世时,王锡从临海郡罢官回乡,积俸禄百万以上。王僧达趁其不备,命家奴趁夜偷运出来,无所余留。二是抢和尚的:吴郡西台寺有很多有钱的僧人,王僧达因他们未能满足自己的需索,于是派主簿顾旷去劫略西台寺的僧人竺法瑶,得了数百万钱。孝建元年(454年),王僧达因刘义宣等叛变而加置佐领兵,原本下令置兵一千人,但王僧达却置兵三十队,每队八十人,超出限额。他又在吴郡建宅,以朝廷名义动用了不少人力。王僧达因着种种行为而遭免官。昔日王僧达为太子洗马时留在东宫,但心中却想着将领朱灵宝。在任宣城太守时,因着朱灵宝已长大,王僧达就假称朱灵宝死了,用了宣城人左永之户籍,改易朱灵宝为左永之子,并更名左元序。其后此人就屡任官职。事情一直到了孝建元年春才遭揭发,王僧达因而再加禁锢。但王僧达还上表道:“不能因因为左右的话,奉承权贵。”刘骏更是愤怒。孝建三年(456年),王僧达出任太常,但他还是不高兴,后又上表辞职,不过就因上表被指言辞不逊而遭免官。不久,王僧达任太傅、江夏王刘义恭的长史、临淮太守。随后刘义恭进为太宰,王僧朗亦随之转任太宰长史。大明元年(457年),王僧达迁左卫将军,领太子中庶子。又以昔日归顺刘骏之功,封宁陵县五等侯。大明二年(458年),迁中书令。

刘骏的母亲路太后出身微贱(庶族),其兄路庆之曾做过琅邪王氏(资深士族)门下的马车夫。路庆之的孙子路琼之和王僧达做邻居。次,路琼之盛装并带着大批随从去访问王僧达,王僧达不理他,半晌轻蔑地说:“当年我家有个马车夫叫路庆之的,是你什么亲戚?”路琼之羞惭地颓然告辞。王僧达又让人将路琼之坐过的床用火烧掉,引起路太后震怒。路太后想要宋孝武帝为路琼之出头。不过当时刘骏就说:“琼之年轻,无故去访问王僧达家,被辱是理所当然呀。僧达是高贵的公子,怎可以因此事而加罪于他呀?”不过路太后仍然很愤怒。大明二年(458年)八月,高阇等人图谋作乱,但败被杀。刘骏以王僧达屡次言辞忤逆,不会悔改,于是就诬王僧达与高闇是同谋,将其收付廷尉。王僧达于狱中被赐死,享年三十六岁。

有关“王僧达”的历史故事

  • 南北朝王僧达简介-南北朝王僧达(南朝宋文学家、大臣)

    王僧达简介:南朝宋文学家、大臣小编今天讲一位南北朝历史人物:南北朝王僧达,历史上评为南朝宋文学家、大臣王僧达,南北朝历史王僧达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本名:王僧达,所处时代:南朝宋,民族族群:汉人王僧达(423年—458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南朝宋文学家、大臣,官至中书令,封宁陵县五等侯。东晋

  • 王僧达

    王僧达(423—458年),琅琊郡临沂县(今山东临沂)人,南朝宋大臣,东晋丞相王导玄孙,太保王弘之子,临川王刘义庆之婿。曾为宣城太守,政事荒怠,惟以游猎为务。宋孝武帝刘骏即位,迁征虏将军、护军将军、吴郡太守,官至中书令,封宁陵县五等侯。自负高门华胄,又在先前讨平刘劭之乱中有功,希图获得更高的官职,但

  • 王僧达作品 怎么评价王僧达

    王僧达曾任宣城太守、护军将军、吴郡太守、中书令等职,被封为宁陵县五等侯。王僧达出身名门之后,自视甚高,对功名很是看重,加上他轻视皇太后路氏家族,最后被刘骏以各种借口赐死,时年36岁。王僧达作品王僧达诗今存五首。有文五篇,其中《祭颜光禄文》为《文选》所收录。《隋书·经籍志》录有《王僧达集

  • 王僧达简介 王僧达子孙后代

    王僧达出身琅琊王氏,是王导玄孙,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官员。王僧达著有《王僧达集》10卷,他的诗今存五首,他的诗文注重用典的骈俪文风,又反映出山水诗的兴盛,总体风格较为古朴。那么王僧达的子女后代都有谁呢?王僧达简介王僧达(423年458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南朝宋文学家、大臣,官至中书令,封宁

  • 南北朝王僧达生来就是个官三代,却因一句话惹来杀身之祸

    王僧达,这个人命好,爷爷爸爸都在朝中为官,而且官还不小,所以,他一出生,就是官三代富三代,一个人虽然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生的好,命运都不会太差,这话还是有一些道理的。王僧达不但生的好,人也很机灵,从小就喜欢学习,文章写的也不错,这下他老爸可乐坏了,经常带他进宫,宋文帝一看,这小孩真是不错,也就喜欢

  • 王僧达天纵奇才,目中无人,最后因狂妄而死

    刘骏统治期间,有个叫王僧达的官员很嚣张。此人姓王,王家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可算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王僧达出身不错,而且从小就很聪明,在六七岁的时候,便能为老爸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了。宋文帝在位的时候,听说他是个奇才,就专门把他叫进宫,想见见传闻中的小天才。别看王僧达年纪小,见了皇上可是丝毫不怯场,

  • 王僧达最后是怎么死的?南朝宋王僧达生平简介

    王僧达(423—458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朝宋大臣,东晋丞相王导玄孙,太保王弘之子,临川王刘义庆之婿。曾为宣城太守,政事荒怠,惟以游猎为务。宋孝武帝刘骏即位,迁征虏将军、护军将军、吴郡太守,官至中书令,封宁陵县五等侯。自负高门华胄,又在先前讨平刘劭之乱中有功,希图获得更高的官职,但未能

  • 【宋书·王僧达传】原文翻译,王僧达,琅邪临沂人

    王僧达,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子。兄锡,质讷乏风采。太祖闻僧达蚤慧,召见于德阳殿,问其书学及家事,应对闲敏,上甚知之,妻以临川王义庆女。少好学,善属文。年未二十,以为始兴王浚后军参军,迁太子舍人。坐属疾,于杨列桥观斗鸭,为有司所纠,原不问。性好鹰犬,与闾里少年相驰逐,又躬自屠牛。义庆闻如此,令周旋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