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公子光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公子光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410 更新时间:2023/12/14 22:22:46

吴王阖闾,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前514年到前496年在位。以上问题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公子光是古吴国第二十四代皇帝,他励精图治、倾听民声、广纳人才、任贤用能,并根据国内实况制定强国富民的振兴计划,其作为实乃不小。能将一个不算富裕的江南下国打拼成春秋诸强中的五霸,便知他不凡的能耐,可以这么说:“吴国的强大自他而成,吴国的没落也是由他而起。”原因就是野心生害,今天就来聊聊他的过往。

一、起野心,谋帝位

公子光做皇帝历史上一直充满着争议,如果按照当时的传位规矩,他应该吴国的第二十一代皇帝,因为第二十代皇帝是他的亲生父亲专樊,他又是长子,接位乃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况他文韬武略皆造诣颇深,确实是个皇帝胚子,如果他是顺位为帝,吴国可能要前进数个朝代都不是戏话。公子光失位的原因就出在他爷爷寿梦的身上,寿梦有四个儿子,公子光的父亲长子专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和四子季札,寿梦看中了老四季札的才能,认为他是接班的最佳人选。

但要是传位于他显然是坏了老祖宗的规矩,也不晓得考虑了多少天,竟然突发奇想地立下新规:待他百年之后,其皇位由兄弟四个轮流做。其意就是皇帝之位最终还是落于季札之手,此话实际上只说了一半,季札之后的皇位又归于谁?是从头再来还是直接由季札的后人接位,此缺为以后的宫乱留下了伏笔。几个儿子都听老爷子的话,一点私心不见,老大专樊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公子光,依章传给二弟余祭,老二也照章传位给老三余昧,临到老四就出了问题。

老三病重便要将皇位传给老四季札,没想到季札一口拒绝,对皇位毫无兴趣,再逼就提出要离家出走。弟兄几个都不是贪权的主,但也不是睿智君,因为,在此情况下本应该拿出个服众的办法,或者形成个决议什么的,也就不会生乱,因为毕竟后人之多人心拨测吗!余昧见老四不受,加之情况紧急,只得很草率地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僚,这里也不排除其有私心作祟。按理说皇位也应该归还于老大家,起码走个人伦过场也能安抚人心于人,不至于激发晚辈间的矛盾。

公子光见皇位平白无故地落到了弟弟头上,心中那个愤恨无法忍受,从此怠政,僚也觉得皇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便对这个哥哥处处敬重,事事让着。可他心里依然不平,想法只一个,那就是这个皇位本来就属于自己的,便日思夜想要夺回皇位,就在这个时候,吴国来了位能人伍子胥。此人便是楚国的弃臣,因其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国给杀害,跑到吴国来想寻报仇之机,没想到吴王僚对他并不感兴趣,最终同公子光搭上了割头的关系。

吴国内因被伍子胥看得个清楚明白,既然搭不上僚,只能与公子光为伍,没多长时间两人打得火热,还为公子光找来一位叫专诸的铁杆兄弟杀手。经过一段时间的密谋划策,上演了一出“专诸刺王僚”的历史大剧,公子光终夺皇位,但也留下了历史骂名,杀弟夺位也不见得光彩。

二、避人言,迁都于苏州

公子光当了皇帝总感觉背后遭人指点,如何才能去掉近况,想来想去也没个好办法,他想到有句古言:环境能改变人。便想换个环境,经过多方论证决定将吴都由无锡的梅里迁移的苏州,美其名曰:适宜发展。其实此话根本半点不通,因为,吴国自开国就建都于梅里,而且是江南第一个国家,又经过二十三代皇帝的打造,无论是区域位置还是交通政治经济等,江南又有何处能比?这里就一个原因——逃避。

到了苏州后,公子光也确实不负众望,首先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施恩行惠,任贤使能,并且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不过数年功夫便使吴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和壮大。公子光自然名声大起,并得到全国上下一致的拥护,杀弟夺位的阴霾一去不返,此上的公子光飘了起来,仗着国家安稳、百姓丰衣足食且乐于为国献身,其狂野之心又生,伍子胥见火候已至,便稍作蛊惑公子光就率领大军攻打楚国的附属国——徐国。

见灭了徐国楚国的反响并不大,便一鼓作气地开始讨伐楚国,没想到楚国这个泱泱大国根本不禁打,连着五仗都输得惨不忍睹,仅仅十天吴军便攻入了楚国的国都,迫使楚国迁都。这场战争创造了春秋时期攻占大国都城的先例,吴国是欢欣鼓舞,第二年,隔壁看不惯吴国作为的越国出来打抱不平,出军进攻吴国,却被吴军给打的是朗朗大败。按理说公子光不会放过主动找上门的越国,他却选择再次伐楚,好像跟楚国有不完的过节,或是楚国好欺负,其实不然,这都是伍子胥的计谋,他在借刀杀人,为的是报杀父兄之大仇,非是公子光与其结仇。

灭了徐国败了越国,赶跑了楚国,吴国开始大兴,一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周围邻国无不惧怕。到了接位的第十九年,公子光开始收拾越国,亲自率领大军伐越,两军在嘉兴交战,或许是年年征战的缘故,这回公子光不但没占到便宜,而且被越军斩落了大脚趾,被迫回撤,不知是急火攻心还是受刺激过大,在回来的路上就断了气,一代枭雄就此没落。

细看公子光的人生轨迹,不难看出他是个作为不错的皇帝,前几年一意治国,让弱国在短时间内通过发展而国强民富是可圈可点。但富而不淫乃真君子,可他却仰仗自己的富裕和强大而恃强凌弱,连年征战不但消耗国资而且送了亲家性命不说,也为吴国的没落留下了隐患。其实,除了自有的野心之外,整个过程他都被伍子胥左右,这么拼命地征伐楚国,吴国并没得到多少好处,则是替伍子胥报了家仇,也就是用人出现重大问题。

公子光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承了皇位,没想到他同父亲一样有恃强凌弱的毛病,却比父亲软弱许多,加至好色成性,最终成了吴国的末代皇帝。

可惜,当初公子光冒天下之晦杀弟夺位,并移都于苏州说是为了发展和繁荣,想不到仅仅传承了一世半就将强大的吴国给埋葬掉,实在是人生的莫大讽刺。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比 两人后代差距为何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风云人物

    对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后代为何差距那么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的后代建立王朝,诸葛亮的后代战死沙场,诸葛的孙辈诸葛京甚至还在司马家的晋朝当起了打工人!是不是司马懿的后代就很牛,诸葛亮的后代就很烂呢?司马懿的家族一直人丁兴旺,他的老爹司马防生了八个儿子,人称“

  • 朱皇后:吴景帝孙休皇后,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景皇后朱氏(234年―265年),吴郡吴县人,吴景帝孙休的皇后,野史记载其名为朱佩兰。骠骑将军朱据与朱公主的独生女,吴末帝孙皓的表姐和叔母。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朱氏。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赤乌末年,与孙休成婚,永安元年(258年),孙休继位,封为夫人,永安

  • 刘备在托孤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会对诸葛亮说自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为什么对诸葛亮说“自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引言:在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背景进行全方位了解后便会发现,曾几何时,受封建腐朽思想的影响,人人平等的概念并不存在,而君主与臣子,臣子与百姓之间更是有着极为悬殊的地位差距。

  • 在书法、茶业等方面,蔡襄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风云人物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连江里青泽亭境蔡坑人。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与卢锡共同主持建造洛阳桥;在建州时,倡植福州至漳州

  • 三国时期李典和张辽二人之间的关系为何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风云人物

    对于李典来说,和张辽之间存在旧日的恩怨,也即两人的关系是比较不和睦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典和张辽都是曹操手下的名将,张辽自然不用多说,位列五子良将之一,张辽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劝降昌豨,攻袁氏、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灭

  • 袁绍的兄弟都被刘备杀了 袁绍最后为何还要收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杀了袁绍的兄弟,为什么袁绍还愿意收留刘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董卓之乱以后,东汉已经名存实亡,各地诸侯纷纷割据一方,那些官僚豪强趁机抢夺城池,形成大大小小无数割据势力,曹操经过几年的精心耕耘,势力不断壮大,曹操还将黄巾军的降兵补充到自己

  • 南宋名将韩世忠曾经怼过秦桧,为什么他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众所周知宋朝一向有忌惮武将的传统,南宋名将韩世忠又是武将,又曾经怼过秦桧,为什么他能善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当时国家不安、边境不靖,赵构又必需要武将来替他保家卫国。要不然金人打过来了,他连半壁江山也保不住,说不定连命也丢了。难道这是他愿意的?杀岳飞是金人议和的条件之一。但这并不

  • 唐朝的宰相只是三品官 那么一二品大员又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为什么唐朝的三品官员就可以被称为宰相了?一品二品大员们呢?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古代,协助皇帝治理天下的最高官员就是宰相。宰相是帝王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在不同的时期由不同的官员充当。在秦汉时宰相是相国、丞相、大司徒;在魏晋南北朝,录尚书事与侍中

  • 王弘:刘宋开国功臣、书法家,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王弘(379年-432年),字休元,琅琊郡临沂县人,刘宋开国功臣、书法家,东晋丞相王导曾孙,中领军王洽之孙,司徒王珣长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弘出身琅琊王氏,年少好学,以清悟知名,会稽王司马道子辟为主簿,迁江州刺史,省赋简役,百姓安康。刘裕即位,以佐命功,封华容县

  • 绛侯公主是什么身份?她为何没有馆陶公主受宠?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绛侯公主,本名不详,生卒年不详。汉文帝之女,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汉文帝一生有两个女儿,一个是馆陶公主,一个是绛侯公主。馆陶公主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绛侯公主几乎没人知道。而且馆陶公主生前所受到的待遇极高,而绛侯公主则几乎没有,甚至连个封号也没有。这个绛侯公主的“绛侯”,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