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大眼是什么人?他去世之后儿子做了什么事情?

杨大眼是什么人?他去世之后儿子做了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69 更新时间:2023/12/21 15:37:48

杨大眼,中国北魏名将。世居仇池,生卒不详。下面由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南北朝时期,北魏境内发生过一件奇葩事,因父亲死后,三个儿子跟继母争夺家产和爵禄未遂,一怒之下,三个儿子带着父亲的尸体投奔敌国南梁。

死去的这位父亲并非默默无闻,他叫杨大眼,生前是让北魏的敌人胆寒的著名战将。

史书记载杨大眼其人:“所经战陈,莫不勇冠六军。”“冲突坚陈,出入不疑,当其锋者,莫不摧拉。”

杨大眼死后发生的这件争夺家产和爵禄的事,因果其实还是他本人生前造成的,本文就聊聊这个事。

杨大眼是氐族人,为北魏效力前,还是当时的氐族仇池部落首领杨难当的孙子

我查了些资料,发现这个仇池部落很不简单,杨家祖上在三国时期曾跟随马超反抗曹操,战败后投奔蜀汉。

蜀汉灭亡后,杨家继续被曹魏和后来的晋朝承认为氐族部落的首领,在五胡乱华的战乱时期,杨家还带着仇池部落陆续建立过几个割据的小政权。

杨大眼的祖父杨难当生前也是自称武都王的存在,所以,杨大眼被称为王子也不为过。

不过,即使是称王,仇池部落依旧弱小,需要依附大国生存,杨难当晚年就是带着仇池部落跟着北魏混。

杨大眼于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期开始为北魏征战(他是庶出,在部落里没什么地位,只能出来混),因勇武善战,屡立战功,深得北魏孝文帝、宣武帝等几位皇帝的看重。

到杨大眼死前,他已经是平东将军,且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处在北魏对抗南梁的最前线。

当初,因为杨大眼到处征战,和发妻潘氏聚少离多。

他的这个发妻也不简单,史载:“大眼妻潘氏,善骑射”,和同样以武闻名的杨大眼其实算是天生一对。

杨大眼和潘氏之间的夫妻感情应该不错,因为两人一起生了三个儿子。

但这个发妻不是安分人,因为丈夫长期不在身边,潘氏独居寂寞,以至于“颇有失行”,应该是给杨大眼戴过绿帽子。

后来,杨大眼的女婿,一个庶出之女的丈夫看潘氏不顺眼,把潘氏给揭发了。

结果,杨大眼一怒之下,把潘氏给杀了,“大眼侧生女夫赵延宝言之于大眼,大眼怒,幽潘而杀之。”

杀了发妻后,杨大眼又娶了一位妻子元氏,继妻元氏嫁给杨大眼不久后就有了身孕。

发妻死,留下三个儿子,又娶了妻子,这位妻子还怀了身孕,这种情况放在现代的影视剧导演身上,就是绝好的宅斗、宫斗素材。

更绝的是,在元氏怀中的孩子还没有出生时,杨大眼突然在荆州刺史任上因病身亡(卒年不详,经推断应该是在北魏孝明帝执政初期)。

于是,一出争夺杨大眼遗留下来的爵禄和家产的大戏就此展开。

杨大眼死后,发妻潘氏所生的三个儿子杨甑生、杨领军、杨征南想找到父亲的印绶,有了这个就能指挥杨大眼的部曲,以及继承杨大眼的官位。

但杨大眼的继妻元氏也不是省油的灯,直接就拒绝了,《魏书·杨大眼传》中记载:

大眼之死也,甑生等问印绶所在。时元始怀孕,自指其腹谓甑生等曰:“开国当我兒袭之。汝等婢子,勿有所望!”甑生深以为恨。

等到杨大眼的棺木将送往京城时,杨甑生、杨领军、杨征南终于爆发了,他们先射杀了当初揭发母亲的妹夫,然后抢了父亲的尸体跑了。

期间,元氏逃入水中,杨征南本来想射杀元氏,但被杨甑生以“天下岂有害母之人”为由阻止。

其实,这个理由只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杀了元氏后患太大。

杨大眼不是普通人,娶的妻子自然也不会普通,如元氏,在北魏,只有皇族是这个姓氏(北魏皇族本姓拓跋,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将皇族姓氏改为元氏)。

因此,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基本可以肯定,杨大眼的继妻元氏跟北魏皇族有关。

这也符合北魏皇室拉拢军中大将的政治态度,特别是像杨大眼这样直接在对抗南梁最前线的大将,用联姻拉拢再好不过。

同样,因为元氏的身份不简单,她才有底气在腹中子女未出生时,就敢将杨大眼的遗产视为自己的子女所有,敢指责潘氏的三个儿子是“婢子”。

这也是杨大眼的三个儿子在跟元氏起了冲突后,只想着跑,而没有想过向上层告状找回公道的原因,告不赢的。

同时,也因为元氏的身份特殊,即使杨甑生、杨领军、杨征南准备投奔北魏的敌国南梁,也不能杀掉元氏。

否则,北魏一怒之下,和南梁开战,责任就只能是杨大眼的三个儿子来背了。

虽然北魏和南梁是互为敌国,你打我和我打你是常态,可战争的理由总是要有的,他们杀掉元氏,再去投奔南梁,北魏就师出有名了,南梁也未必敢收留他们。

所以,在这场争夺家产的宅斗剧中,潘氏所生的三个儿子注定要失败,他们只能含恨带着父亲的尸体去投奔敌国,“遂取大眼尸,令人马上抱之......奔于襄阳,遂归萧衍。”

至于杨大眼的三个儿子投奔南梁后的事迹,史书没有更多记载,想来混得不怎么样,并未受到重用。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张咏: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尤以治蜀著称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张咏(946年—1015年),字复之,号乖崖,谥号忠定,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年间进士。累擢枢密直学士,真宗时官至礼部尚书,诗文俱佳,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尤以治蜀著称。他的文集被命名为《张乖崖集》。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

  • 董袭:东汉末年东吴将领,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董袭,字元代,会稽馀姚人,东汉末年江东孙氏部将。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身高八尺,武力过人。孙策进入会稽郡,董袭在高迁亭迎接,孙策见他甚为奇伟,十分欣赏,派他到地方担任门下贼曹。后孙策讨伐山阴贼黄龙罗、周勃,董袭亲自斩下黄龙罗、周勃二人首级,升为别部司马、扬武都尉。建安

  • 陈脩: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陈脩(?-229年),字号不详,庐江松滋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偏将军陈武之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十九岁时,受到孙权召见,并加以奖励,治军有方,历任别部司马、校尉。追录功臣的后裔,受封都亭侯。东吴黄龙元年(229年),逝世。人物生平陈脩(?-229年),庐江松滋(今

  • 郦寄卖友讲的是什么故事?主人公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郦寄卖友,汉语成语,指出卖朋友。后常接不堪回首。郦寄的父亲郦商是西汉将领,秦末时期,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以后,郦商招兵买马,得到数千人,之后在郦食其的缘故投靠刘邦,开始了冲锋陷阵、战功赫赫的一生。他曾平定汉中、与楚久战,为刘邦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公元前206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赐给郦商信成君爵位,之

  • 尉迟敬德对唐朝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尉迟敬德是大唐名将,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救护李世民,击败窦建德,讨平刘黑闼等事中立下巨大功劳,促进了唐朝对天下的统一。那尉迟敬德是如何为大唐建功立业的呢一,追随刘武周尉迟敬德(本名融,《新唐书》误载为恭)早年

  • 唐朝节度使的权力有多大 换做现在是什么级别的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唐朝的节度使到底有多大的权力,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呢?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时候,唐朝尚属于盛世,还没有像其它朝代所谓的民不聊生,百姓揭竿而起的情况。后来的安史之乱完全就是统治阶级之间的一次权力的斗争,唐朝由盛转衰,最终走向了灭亡。

  • 司马颙是什么人?他为何要参与八王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永安元年(304年),河间王司马颙(yong)部将张方挟持晋惠帝到长安,自此司马颙牢牢控制了西晋朝廷。仅仅过了两年,司马颙就被东海王司马越击败,被迫逃到太白山躲藏。为何司马颙

  • 司马昭如果让次子司马攸上位 最后还有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对如果司马昭让司马攸继位,是不是就没八王之乱,也没五胡乱华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篡夺了曹魏大权,司马懿死前,让长子司马师继位,司马师杀伐果断,然而,却没有儿子,司马师便过继弟弟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攸为养子。司马师死

  • 胤祥是什么人?他与雍正帝之间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胤祥排行十三,生母是敏妃章佳氏。清王朝一向是“子以母贵”。但胤祥的生母是经内务府宫女选拔入宫,因此身份低微。后来虽然得到康熙的临幸,生下了胤祥,但并没因育嗣有功得到册封。尽管如此,聪敏好学的胤祥不仅学识渊博,书法也是诸皇子中的佼佼者

  • 韦曜:东吴重臣、史学家,长期从事史学编纂事业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韦曜(204年―273年),本名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史学家。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时好学,善于作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县令、尚书郎、太子中庶子、黄门侍郎、太史令等职。吴景帝孙休时期,担任中书郎、博士祭酒,管理国子学。吴末帝孙皓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