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汪由敦:清朝时期大臣,老诚敏慎,在职勤劳

汪由敦:清朝时期大臣,老诚敏慎,在职勤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802 更新时间:2023/12/19 22:27:28

汪由敦(1692-1758年3月1日),初名汪良金,字师苕,号谨堂、松泉居士,安徽休宁人,清朝大臣。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雍正二年(1724)进士,改庶吉士。乾隆间,先后担任了工部尚书与刑部尚书又兼署了左都御史一职。乾隆十一年(1746年)任军机大臣,吏部尚书,老诚敏慎,在职勤劳。金川用兵,廷谕皆出其手。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汪由敦逝世。乾隆皇帝亲自前往吊唁,加赠其为太子太师,谥号为文端,入祀贤良祠。汪由敦学问渊深,文辞雅正,兼工书法。著有《松泉集》。

人物生平

少年颖异

康熙二十一年(1692),汪由敦出生在常州一位亦贾亦儒的徽商家里。先世从徽州婺源迁休宁,自明朝中期后以上溪口(也叫双溪)为居里。因其父汪品佳(字改亭)客游常州续娶龚氏生良金、贡金、鼎金、元芝等四子一女而逗留常州。自汪由敦而上九世以后,曾出过户部主事、布政使司参议、监察御史、太仆寺少卿等高官。受其荫庇,汪由敦从小颖异绝伦,5岁便拜师读书;8岁时,其父每诵以前代世系年号,由敦即能了了复数;10岁归试休宁,初名良金而不见录于有司。一天晚上,其父梦良金祖父汪恒然托语:“孙文自善,名未当耳”,示改二字即“由敦”。不久,再试时果然名列前茅。稍长一点即博涉经史,每阅一节都要旁讯究本、原别流派,故学识日进、器识宏远。为同邑老名宿查南浦先生所器重,遂被谋为其兄查渐陆公之婿。

19岁那年,又因父亲客游钱塘而循例以商籍就试,受知于督学吴垣甫(河南人),补博士弟子。此间,由敦还一度当过后来同样也成为休宁名宦的金德英(号桧门)的客座老师,并与其交好。此后,汪由敦因为时常回常州探视父母而往来杭常,故又从游于秦龙光等两地名师,益有所得。24岁时,督学家岵怀先生拨擢其古学第一而牒送于敷文书院。一日,浙江巡抚徐元梦(当时名臣,精通道学)到书院为其孙求良师,掌教张寻欢院长说:“才其优者,书院中不乏其人,若端重有识则惟汪生可。”于是,汪由敦遂被延致徐府。

其时,徐府上客中有位叫刘大山的词坛前辈,向来负重名傲、目中无人,可一会汪由敦即折节相下。汪由敦在教学之余,还广征博引,探究理、道等各家学说,尤其在为徐元梦编次《李文贞公全集》时,还摘录其中的诗词、文章数百篇,辑为《安溪文粹》,并以安溪先生为楷模,规言矩行、历久磨砺,深得巡抚大人的器重。

初露锋芒

康熙末年,徐云梦被晋为大司空,遂以由敦入籍钱塘不能偕行而代为援例以国子监生同入京。汪由敦又得以与长州(苏州)的何羲门、无锡的秦南沙、青阳的吴文简、晋江的陈对初等一代宗匠相交。因为由敦的深厚底蕴,前辈们纷纷与其折辈交好,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就连当时的名孝廉钱香树、同郡的吴冠山(后来还与其成了亲家)等也与其成为莫逆之交。彼此相互交流,相得益彰。在京城,汪由敦还废寝忘食地冥搜广览,文取先秦两汉八家,诗收骚雅汉魏、六朝三唐以及宋元明诸大家之长,既求归之雅正,又不专守一家,于是才识益正定,学力益醇肆,为日后一生的经国大业、不朽盛事夯实了基础。康熙五十八年(1719),惊悉母亲去世,汪由敦星夜兼程返家丁忧,行至江宁(南京)遇瓢泼大雨,找不到车夫,他就自己肩驮包袱急行于田畻、小路上,第六天到家时,脚底全都磨出了老茧。服丧期满,徐元梦以其“立心忠厚、学识淹通”再次奏荐充明史馆篡修官,同样又获得了张庭玉等史馆总裁和老臣们的赏识,以致尚未释褐(入仕)即被雍正皇帝宠命珥笔、东观讨论史局,此一旷世礼遇,不仅反映了雍正帝善用贤才,同时也无不显露出汪由敦的锐利锋芒。雍正二年(1724),汪由敦在京城连试高中,以殿试二甲第一名(即传胪)被钦赐进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几经升迁,至雍正十三年就已是正五品的翰林院待读了。

宠辱不惊

乾隆七年(1742)三月,汪由敦担任会试副总裁,与总裁鄂文端等精心选得金生生等319位进士,其三弟汪鼎金也以回避卷被钦取为进士。次年充经筵讲官。不久,授工部尚书,又转刑部尚书。接着,又兼署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办事甚合圣意,得赐御书“松泉”二字,便以此自号,以示不忘皇恩。时值平定金川用兵,羽书频传、战事紧急,乾隆帝亲自坐镇指挥,汪由敦与湖南陈文肃相互草拟圣旨,皆合旨意。得议叙军功加三级,旋加太子少师。当年冬天,恩师张廷玉致仕将归,未能及时进谢而惹恼乾隆降旨诘责,由敦诚惶诚恐,连忙行免冠叩首大礼,请求皇上收回成命,以替恩师求个始终矜全。次日,张廷玉一早入朝,乾隆帝即责怪汪由敦漏言,徇师生私恩,遂降旨革去其协办大学士和尚书衔。一个月后,皇上竟又将圆明园内原属张廷玉的澄怀园赐给汪由敦。不久,又恢复尚书任;不料七月却又因四川学政朱荃(系汪由敦保举)罪受累而被吏部夺职,乾隆皇帝念由敦谨慎和长于学问,只命降职在兵部侍郎上效力行走。汪由敦贡墨

十七年(1752)秋,由敦主持创办京师休宁会馆,并撰碑记志其事。会馆内常常乡音满屋、灯火通明。同年初冬,乾隆帝垂问由敦家世,并赐御临快雪时晴帖,后跋中有“时晴快雪对时晴”之句,汪由敦即以“时晴”二字命其斋名为时晴斋。二十年(1755)复任刑部尚书,并以准噶尔乱平又加军功三级。次年春,调工部尚书,十一月代理吏部尚书。二十二年正月实授吏部尚书,再次扈从南巡,赐一年俸银;二月随驾抵扬州,获御赐“六典持衡”扁额。几番起降,尽显汪由敦勤勉持重、宠辱不惊的大家风范。

衣锦荣归

乾隆二十二年(1757)三月,汪由敦随从皇上南巡到杭州,半途中竟蒙恩给假归里,乾隆帝还特命以户部员外郎随办部务的由敦长子汪承沆随侍父亲同归。汪由敦自登朝以来,从未获准请假,几十年的思乡夙愿一朝得以实现。恰巧当时汪由敦的另二个儿子汪承霈、汪承均因回籍就试而滞留家中,女儿也因出嫁歙县吴氏(丈夫吴恩诏在京任职)而近在咫尺。于是,欣欣然举家得以团圆。徽州人尤尊祖敬宗,因而谒祠扫墓自然为头等大事。汪由敦到家后即率四弟汪元芝(援例捐州同知)及三个儿子,按宗族仪规恭恭敬敬地将先主灵位请入汪王宗祠。追先人音容不复得见,禁不住声泪俱下;忆二弟、三弟英年早逝,心中格外伤痛。倒是乡党族人、四乡邻里竞相参拜和奔走相庆的场面让汪由敦心中掠过一丝衣锦还乡的释然。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他没忘与老友话旧道故,亲自上门拜望前辈,更没忘慰问贫困乡亲;还将平日俸禄及皇上赏赐所余千金捐入宗祠,仿范仲淹“义田遗爱”,置良田百亩为帮扶后辈所用;亲定条规资助婚嫁死丧,并托宗族中德高望重者掌管。

染病去世

乾隆二十三年(1758)正月初四,汪由敦侍驾至圆明园,初八日值班,次日凌晨倍感疲倦,便假寐了一会儿,醒来自觉中了风寒,翌日便呕吐不止。乾隆帝知悉后即传旨“勿要随侍,善自调养”,并派御医上药侍候;十四日,皇上从城内回圆明园,听傅相国奏报由敦病情加剧,既惊又惜,急遣太医院堂官孙埏柱前往诊视,下令御药房速给参药,并嘱咐要什么给什么;尽管军国重务缠身,每日仍派人问疾三、四次,赐消化食物一、二次。十八日,太医起奏汪由敦病危,乾隆帝又特遣内侍总管前去慰谕,并赐陀罗被一床;同时传旨给汪承沆先不要让其父知晓,到万一不行时再用它入殓。二十日后就不再进汤药,迷糊中还总是念叨着军国大事,到了半夜,忽闻逆贼阿睦尔撒纳已死,俄罗斯方面还将其尸体奉献给大清的消息,汪由敦欣喜若狂,在床褥上连连顿首说:“得及闻此信,臣无恨矣”。弥留之际还呼承沆帮忙进衣履想起来谢恩,实在起不了,便口授遗疏大意。二十二日申时,汪由敦寂然而逝。乾隆闻讯急忙驾到,汪承沆惊惶无措,急捧恩赐陀罗被盖在父亲身上。皇上一入门就大哭失声,并亲揭陀罗被,审视良久,西向坐三奠茶醊。君对臣行如此大礼,使在场者格外悲痛不已。乾隆还宫即降谕旨,拨内府银二千两厚葬汪由敦,并加赠太子太师,赐谥文端,入祀贤良祠。又以由敦擅长书法而命馆臣集其书为《时晴斋法帖》十卷,勒石皇宫之中。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乐进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曹魏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乐进,曹操麾下第一先锋:“五子良将”之一,三国中最不该被人忽略的十大将领。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乐进为人骁勇善战,经常充当大军先锋,无坚不摧,深受曹操重用与信任。那乐进是如何“奋强突固,无坚不陷”的呢,又为何不出名呢一,投靠曹操乐进早年从军,在曹操帐下效力,虽然身材矮小,但为人骁勇善战,因此很得

  • 历史上康熙和乾隆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根据统计,我国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不足四十岁,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清朝的皇帝是出了名的勤政,有的皇帝便是累倒在案牍之上。那么,康熙帝和乾隆皇帝为什么如此高寿呢?你是不是会说,他们一定是服用了抗衰老的药,因为古代帝王都想追求“长生不老”。事实上,恰恰相反。说到这里,《西

  • 玄武门之变后,杨氏被纳入李世民的后宫,她为何会愿意?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杨氏是李元吉的老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以后,杀掉李元吉,并且杀掉李元吉的五个儿子。不过,最终李世民又娶了李元吉的老婆杨氏。那么,杨氏的老公被李世民杀掉,儿子也被李世民杀掉,为什么她

  • 李治是喜欢武则天才封为皇后的吗 真相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唐高宗李治是喜欢武则天才封她为皇后的吗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高宗肯定是喜欢武则天的,除了武则天长得漂亮,符合当时的美人标准外,高宗李治性格懦弱,做事依赖别人,特别是母亲早逝,他更喜欢年长的女人,有人说这是恋母情结。武则天大李治4岁,她的性格刚毅、独

  • 朱常洛在位时间有多长?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父亲明神宗朱翊钧。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常洛一生福浅命薄,因其生母身份低微,一出生就不招老爹朱翊钧待见,好不容易在近20岁时才被立为太子,仍然整日生活在恐惧和担忧中。这种仰人鼻息,担惊受怕的日子又过了十几年,终于熬到了老爹朱翊钧驾崩

  • 王昙首:刘宋开国功臣、文学家,支持宋文帝即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王昙首(394-430年),字昙首,琅琊郡临沂县人,南朝宋开国功臣、文学家,东晋丞相王导曾孙,卫将军王珣的儿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琅琊王氏,拥有学问和品德。东晋时期,凭借门荫入仕,起家大司马(司马德文)属,参与北伐后秦,修复晋帝园陵。南朝宋建立后,辅佐宜都王刘

  • 周瑜为什么让诸葛亮造箭 要求造弓难道不行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草船借箭中,周瑜为何不要求诸葛亮打造十万支弓,而是十万支箭?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当年你给周瑜当军师的话,周瑜可能会夸你一句:“你小子还真是个狗头军师,咋和我想的一样一样的呢?”如果在《三国演义》之中,诸葛亮回答在水上作战需要的是弓箭,

  • 吾粲: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风云人物

    吾粲(?―245年),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三国时期吴国大臣。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吾粲初为县中小吏,后得县长孙河赏识,担任曲阿县丞,又升任长史,治理有声名政绩,与同郡人陆逊、卜静等齐名。孙权任车骑将军,征召吾粲为主簿,外任山阴县令,入朝为参军校尉。黄武元年(

  • 孙权和刘备都敢称帝 曹操为何始终没有踏出那一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孙权和刘备都敢称帝,为什么曹操始终不敢称帝?是因为他不想吗?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不是不想称帝,只不过是因为在他想称帝的时候被人临门一脚拦住了,在他好不容易把事情摆平后,他自己也就只剩一口气了,与其白白担个贼名,还不如立个牌坊,反正称帝的事有他儿

  • 魏冉:战国时期秦国大臣,一生四任秦相,深受宣太后宠信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魏冉(别名:魏厓、魏焻),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他拥立了秦昭王,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党羽众多,深受宣太后宠信,曾保举白起为将,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后被秦王罢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