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魏忠贤掌权时期军队是什么实力?

明朝魏忠贤掌权时期军队是什么实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778 更新时间:2024/2/4 7:25:21

魏忠贤是明朝末期宦官,被称为“九千九百岁”,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1627年8月,天朱由校驾崩后,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朱由检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将老宦官魏忠贤押送到凤阳安置。魏忠贤的十大罪状随即被崇祯一一列举出来,公之于众。

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最终吊死在阜城南关客氏旅店。崇祯帝不依不饶,随即下令将其肢解,头悬于河间府。

大明朝的“九千岁”最终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短短十多年后,有明一朝也走上了穷途末路。

众所周知,明朝阉党作乱,官场黑暗,老百姓苦不堪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声名狼藉的魏忠贤,却能够阻挡努尔哈赤的军队,甚至成了明朝的“续命丸”。那么,魏忠贤是怎么做到的,他算是有功之臣吗?

提起宦官,就不得不提大明王朝的魏忠贤。

民间有传言:“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可见魏忠贤在明朝的权势和地位。

按理来说,魏忠贤执政时期,朝廷局面混乱,正是外族入主中原的好时机,可即便如此,逐渐崛起的金军依然不敢轻易起兵,这究竟为何?

魏忠贤出身贫寒,不过很会来事。他并非是从小入宫,而是中年时期由于没钱还赌债而迫不得已入宫当了太监。

由于善于察言观色,处事圆滑,入宫后的魏忠贤很快巴结上了皇长孙的乳母客氏,二人互为对食。

客氏原来是魏忠贤的上司魏朝的对食妻子,不过,魏忠贤通过各种手段,让客氏对其萌生爱意,两人最终成了对食。

客氏也不是省油的灯,她与魏忠贤狼狈为奸,把魏朝从宦官管理层拉了下来,将魏忠贤给推了上去。

继明神宗、明光宗先后驾崩以后,明熹宗朱由校继位,这位皇帝对魏忠贤和客氏非常信赖,不仅封了客氏为夫人,魏忠贤的官职也逐渐显赫起来。

仗着皇帝的宠信,两人肆无忌惮、作威作福,客氏肆意残害宫嫔、皇嗣,导致熹宗子嗣凋零。而皇帝更是将很多大权交给了魏忠贤。虽然皇帝每天沉溺于酒色,置国家管理、百姓冷暖于不顾,虽然朝廷上下怨声载道,不过大家都畏惧魏忠贤的权势,敢怒不敢言。

那么,天启皇帝为什么这么纵容魏忠贤?

制衡东林党

明熹宗朱由校16岁开始继位,因为其父亲“红丸案”死得蹊跷,所以他始终害怕东林党人对自己不利。

东林党人是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阶级政治集团,他们讽议朝政、评论官吏,这些人主张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纵枉法。这些主张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但却遭到宦官集团的强烈反对。由此而引发的明末党争持续长达40年。

为了让东林党人放下戒心,朱由校开始不务正业,钻研起了木匠活,但是私底下,他却放权于亲信魏忠贤,任命他为厂督,参与朝政,制衡东林党。

说起厂督就不得不提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明朝的这两位皇帝,除了从制度上分散政府权力以加强皇权外,还用一些非正常手段监控臣民。两人及其后继者,为了加强集权统治,除了严刑峻法之外,还用文字狱钳制文人思想,此外,更让人闻风丧胆的是设立了明朝最为庞大的特务组织系统:厂卫。即:锦衣卫、东厂、西厂和内行厂。

杀人立威是封建帝王惯用的手法之一。明代的特务机构,无论在规模上,在权力上,还是在组织结构上,都是史无前例的。它直接依照皇帝的旨意,能对很多重大案件做出直接裁决和处置,乃真正意义上的“言出法随”。不过,这说法的不是老百姓而是皇帝。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在南京设立一个专门保卫皇帝,并从事秘密侦缉活动的军事特务机构,也就是赫赫有名的锦衣卫(前身是拱卫司)。其特点是设有专门的法庭和监狱。可见,锦衣卫已经绕过了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

由于朱元璋和朱棣两位皇帝身份的特殊性,他们对皇权的维护有着特别强烈的欲望,这就使得锦衣卫“巡查缉捕”的职能无限度地扩大了。

由此可见,天启皇帝给予魏忠贤的权利,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难怪民间魏忠贤有“九千岁”百岁之称。魏忠贤深知东林党人深不可测,所以他联合锦衣卫,并且让锦衣卫都督田尔耕成为了自己的干儿子,这也就形成了之后的厂卫势力。此后,在魏忠贤的干预下,东林党的腥风血雨被掀起。

当时的局面就是,厂卫与东林党势不两立、势同水火。

那么,这么一个心狠手辣之人是如何抵御努尔哈赤的呢?

力克后金

魏忠贤除了会阿谀奉承,他还懂得平衡力量的道理,也就是制衡、平衡。魏忠贤除了想要干预政治圈层之外,他还想插手军事。

当时守卫边疆的中坚力量是辽东巡抚袁崇焕。为了限制他的力量,融入他的队伍,进而达到钳制袁崇焕的目的,他想方设法制衡袁崇焕。

但当时他自己也不方便明着干预,所以魏忠贤跟皇帝建议,于是派出了心腹刘应坤以及纪用陪同镇守。

袁崇焕身经百战,他明明知道这是魏忠贤安插在自己身边监督自己的眼线,为此他感到极为不悦。自己一心统领军队抗敌,却不被信任。为此他多次上疏皇帝,希望皇帝能够将刘应坤、纪用二人调离。

朱由校没有答应,因为他的内心对魏忠贤充满了信任,尤其是他担任厂督之后,国家的税收,军费的筹集等经济统揽,都是由他亲力亲为,虽然采用的方式比较极端,甚至是搜刮民脂民膏,但这种方式确实让国库充盈了起来。

虽然魏忠贤本人侵吞了不少,但是大部分税收还是支撑起了明军的防线,从万历时期的每年380万边防银两,天启的四年里已经增加到了1720万两。

在魏忠贤的残酷盘剥下,很多富商反而扩大了产业规模,底层百姓除了铤而走险,也有很多人开始寻找出路,无形中也促进了明朝工业、手工业的发展。

这还是平衡的反作用。

在朱由校看来,魏忠贤筹集军饷还担负骂名,这反而是他“忍辱负重”的表现。不过,袁崇焕毕竟镇守边疆有功,为了安抚他,皇帝将其提职为兵部右侍郎,荫袭子孙。

为了不被排除权力的核心,袁崇焕选择了忍耐。此后不久,宁远、宁锦战役打响,刘应坤、纪用在战争中发挥出色,在沙场上与努尔哈赤的军队正面交手。

由于战线太长,补给远远供应不上,本想一鼓作气打败袁崇焕的努尔哈赤,最终骑虎难下。此外,魏忠贤安排明朝名将毛文龙不断对金军骚扰,这让努尔哈赤的快速战术变成了彻底的消耗战。

一段时间的战略相持,让努尔哈赤“伤不起”,最终金军首领选择鸣金收兵。不久,努尔哈赤急火攻心,身患毒疽,不治而亡。

毛文龙虽然是袁崇焕的战友,但他还是魏忠贤的手下,有他在,袁崇焕仍然不自在。不过在魏忠贤看来,只有这样的制衡才能抵御金兵的滋扰。

只可惜,这种平衡局面在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之后被打破。崇祯帝朱由检上位之后,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例举了魏忠贤的十大罪状,最终魏忠贤被治罪。

没有了魏忠贤的钳制,袁崇焕很快设计处死了毛文龙,独揽军事大权,不过,当他当他面对皇太极的十万军队时,却被打得连连败退,失去多个关口,让金军直接紧逼京都。虽然袁崇焕一度将皇太极赶出了京都外围,只可惜,金军设下离间之计,袁崇焕被治罪锒铛入狱,直至被崇祯帝凌迟处死。

后来,即便明朝王廷采取了多种手段抵御金军,只可惜,这股微弱的力量再难以阻止明军的颓废气象。当皇太极的军队打入皇宫后,崇祯皇帝逃离皇宫,在准备自尽之时,为错杀魏忠贤后悔不已。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葭萌关之战时,魏延为何会在张飞之前做先头部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葭萌关之战是三国经典战役之一,张飞单挑马超二百余合不分胜负。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马超攻打葭萌关,守将孟达、霍峻告急,军情紧迫,诸葛亮和刘备商量,能抵挡马超的,只有张飞和赵云,黄忠虽然也可以,但是毕竟年纪大了,加上和李严交战,未曾歇息,非常疲劳,因此,没有考虑黄忠。张飞得到

  • 汉中之战中,赵云为何不让黄忠一人前去烧粮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汉水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发生在汉中地的一场战斗。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黄忠在定军山一战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来给夏侯渊报仇,命令徐晃为先锋。诸葛亮见曹操气势汹汹,准备突袭曹军,派人烧其粮草,挫曹军锐气。这时,黄忠请战,诸葛亮不放心,派赵云和黄忠同去。赵云和黄忠在路

  • 和珅知道嘉庆帝会清算自己吗?他为何不去求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提起清朝最大的贪官,很多人都会想到“和珅”二字,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俗话说,不见棺材不掉泪。提到大清王朝,有一个人他富可敌国,权倾朝野,他自以为天下没人能治得了他,他甚至盲目地认为皇帝都离不开他。只可惜,前朝皇帝刚刚去世,新帝便迫不及待地将他兴师问罪。这个自以为是的人就是清朝巨

  • 历史上朱元璋为了屠杀开国功臣,都准备了哪些策略?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的开国皇帝。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曾大肆诛杀开国功臣,可以算是历史上对开国功臣最残酷的帝王。他为什么要屠杀功臣?原因很多,本文不分析他杀功臣的动机和原因,主要聊聊他杀功臣时采用的策略。明朝开国功臣中,最让朱元璋头疼的,毫

  • 李隆基独宠杨玉环十五年时间 两人为何一直没有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对被李隆基独宠15年的杨贵妃,为何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长恨歌》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两人虽然有着比较大的年龄差距,但是并不影响彼此的感情,而唐

  • 宜妃郭络罗氏与雍正关系如何?为何会被羞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康熙第四子,年号雍正。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康熙一生嫔妃不少,有史可考的就多达42人,在这些妃子中,宜妃郭络罗氏“眷顾最深”。可是康熙去世后,她却被雍正当众羞辱,这是怎么回事呢?郭络罗氏是满洲镶黄旗人,她出身一般,是佐领三官保的女儿。说起来,康

  • 有哪些与王十朋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风云人物

    王十朋(1112年11月9日—1171年8月6日),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人。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状元)。官秘书郎。曾数次建议整顿朝政,起用抗金将领。孝宗立,

  • 历史上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何都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风云人物

    安史之乱是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背叛唐朝的战争,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安禄山和史思明各自死于自己儿子手中,原因并不复杂,但不得不说这是封建历史上的一段奇葩往事。两位悍将,由起兵到坐镇一方,撼动了大唐的江山,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内战,与其说是被唐廷剿灭,倒不如说是灭于“家贼”,无疑

  • 魏延能力不输于姜维 诸葛亮为何打压魏延偏爱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对为何诸葛亮偏爱姜维,打压魏延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看《三国演义》的时候,肯定都被这样误导过,那就是诸葛亮留计斩魏延,然而这完全是罗贯中让诸葛亮背的锅,不过事实上,诸葛亮确实也不太喜欢魏延,罗贯中只是把这点艺术放大了而已,那么作为蜀汉后期最有能力的将领之

  • 张公谨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唐太宗为了纪念一同打天下的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的二十四位功臣画像。这是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张公谨是唐朝名将,在玄武门之变与平定东突厥时立了大功,深受李世民重用与信任,得以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张公谨原本是王世充旧部,为何能获得李世民的大力信任一,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