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刘宗敏与张献忠为何都要杀妻?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刘宗敏与张献忠为何都要杀妻?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345 更新时间:2023/12/23 8:54:52

刘宗敏原为锻工,从李自成起义。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南明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清顺治三年),清朝因对割据四川的张献忠劝降未遂,派出肃亲王豪格统领满汉大军前往征讨。

当年五月,豪格率部夺取汉中,有了对张献忠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优势。

此时的张献忠不仅面临着清军的威胁,还面临着南明势力的威胁。

此前一年,即南明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军队就攻占了重庆,堵住了张献忠出川东进的道路,并以重庆为根据,不断蚕食张献忠占据的地盘。

当清军占据汉中后,张献忠就要马上做出选择,是跟南明死磕还是跟清军死磕?

至于两面作战,以张献忠的实力,想都不要想。

经过深思熟虑后,张献忠的决定是北上抗清,并在出发前,干了一件今人会觉得灭绝人性的甩包袱的事情,即杀妻灭子。

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吴伟业在所著的《鹿樵纪闻》中记载了这一事件:

有道人谀之曰:“陛下即天神,终当遗弃一切,仍归上界。”黄虎大悦,尽杀其妻妾,一子尚幼,亦扑杀之。而谓孙可望曰:“我亦一英雄,不可留幼子为人所擒,汝终为世子矣。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亦天意也。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遂分其兵为四:属可望,及李、刘、艾三养子,弃成都北出。

都说“虎毒不食子”,张献忠不可谓不疯狂。

类似疯狂的事情,在明末农民起义领导人身上出现并不稀奇,跟张献忠齐名的李自成的部下们也早就干过。

约在崇祯十二年至崇祯十三年(公元1639年至1640年)时,李自成被明军包围在山中。

当时李自成需要轻骑突围,为避免家眷变成累赘,他的部下刘宗敏就带头杀掉了自己的妻妾,进而带动其余将领杀妻杀子(成年的有战斗力的估计就留下了)。

《明史·流贼传》中记载:

贼将多出降。刘宗敏者,蓝田锻工也,最骁勇,亦欲降。自成与步入丛祠,顾而叹曰:“人言我当为天子,盍卜之,不吉,断我头以降。”宗敏诺,三卜三吉。宗敏还,杀其两妻,谓自成曰:“吾死从君矣。”军中壮士闻之,亦多杀妻子愿从者。自成乃尽焚辎重,轻骑由郧、均走河南。

可见,这些明末的农民起义军领导人们,在危急时刻,全是只顾自己,不顾妻儿的狠人。

刘宗敏杀妻是为了不耽搁李自成的造反大业,表明跟随李自成造反到底的决心,妻、子在他的眼中,就是沉重的包袱,麻烦了,就甩掉。

到张献忠这里,又干了异曲同工的事情。

不过,张献忠干这事的性质,跟刘宗敏他们又有所不同。

刘宗敏等李自成的部将们,当时是陷入绝地,要突围,只有壮年男子有机会突出去,妻、子迟早落入到明军手中。

而张献忠在下决定时,他和他的部下们并没有陷入死地,张献忠是能有多种选择的。

比如,安排亲信带着自己的妻妾和儿子躲藏在山中,即使自己将来失败了,也可以让她们隐姓埋名,继续生活下去。

但张献忠却选择了最残酷,最丧心病狂的做法,这是为什么?

首先,张献忠是为了收买人心,保证大西军主要将领能支持北上抗清的决定。

张献忠决定北上抗清,是因为没有实力两面作战,为了全力跟清军作战,他需要放弃在四川经营了两年多的根据地(崇祯十七年末,公元1644年,他在成都称帝)。

不放弃的话,不但无法集中精力,也还要面对南明军队的进攻。

但是,放弃早就被大西军各级将领当成根基之地的四川所占州府,不准备再回来了(有文献记载,张献忠北上前,把成都烧了),内部一定是有反对声音的。

这些反对的人中,很可能还包括他的四大义子,即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张献忠称帝后,将其所属军队共划分出了一百二十个营头,四大义子就统帅合计七十个营头:

又命孙可望为平东将军,监十九营;李定国为安西将军,监十六营;刘文秀为抚南将军,监十五营;艾能奇为定北将军,监二十营。

所以,要统一大西军全军的思想,跟着自己一起北上抗清,张献忠需要先说服四大义子赞同自己的想法。

而张献忠说服四大义子的做法就是,提前让孙可望成为大西国的继承人,“汝终为世子矣”,并杀掉儿子证明心迹,换取他们的全力支持。

其次,张献忠要为自己有可能战死做准备。

在此之前,张献忠没有怎么跟清军交战过,他不大懂清军的战法,也无从判断大西军跟清军交手会怎么样。

但他可以比较,张献忠当初是被李自成逼得向四川发展的,甚至被逼到,只要李自成在,他就不敢过长江。显然,这可以从侧面证明,张献忠打不赢李自成。

可李自成的百万大军,不但人多,且战斗力或许在张献忠的大西军之上,在清军的攻击下,都没能坚持到一年就被打垮了(张献忠决定北上抗清时,李自成已死)。

这么一比较,张献忠应该心中有数,北上抗清实则危险重重,自己也有可能被俘或战死,因此,要提前做好万一出事后,内部能继续保证团结的准备。

张献忠如果出了事,大西军内部一定会乱的,如果他的亲生儿子活着,难免有人会用他的儿子做文章。

他的儿子又年幼(有文献记载当时才1岁),就算继承自己的位置,也只能是傀儡,并极有可能成为大西军分裂的导火索。

实际上,就有野史著作中记载,张献忠死后,四大义子就跟其妻(存疑,张献忠不是杀了妻子吗?)产生了很深的矛盾,如《粤滇纪略》中记载:

可望等奉伪皇后为主,驻遵义桃源洞。诸贼每早必先往朝,凡事奏请而行。伪宰相汪某(汪兆龄)辅之,每公会议事,犹傲据诸贼上......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上述记载中张献忠留下来的皇后未必存在,可张献忠生前信赖的文臣汪兆龄跟四大义子有矛盾是可信的。

这位皇后跟汪兆龄后来都被四大义子干掉,并且,在干掉他们之后,四大义子毅然恢复本性(此前,他们都跟随张献忠姓张)。

如此记载为真,可以想象到,这还是张献忠已经没了亲生儿子的情况下发生的故事,如果他的幼子存在,估计混乱更大,四大义子说不准还会做出更不堪之事。

所以,为了免掉后患,张献忠干脆杀掉了儿子,在收买四大义子之心的同时,也为未来自己在抗清战场上出现意外,做了最后的交代。

当然,如果张献忠能抗清顺利,能在陕西打开局面(他北上抗清的目的之一就是回陕西),以后还会有儿子,是不是还让孙可望当继承人?未来的事情谁能说清楚?

以上就是我对张献忠北上抗清之前,杀妻灭子事件的分析,不管张献忠出于什么想法,毅然北上抗清值得赞扬,但杀妻灭子这种做法需要严厉批判。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都要上早朝 清朝皇帝每天都要上朝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清朝皇帝每天都要早早上朝?不上行不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很多人认为清朝的皇帝每天都要上朝,皇帝上朝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这样,清朝也不例外。但这并不代表清朝的皇帝每天都要去朝廷,而且都在黎明前起床,在太监的引导下坐在龙椅上,接受了三跪九文武官员

  • 胤禔的一生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胤禔是康熙皇帝皇长子,被圈禁26年。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据统计,康熙帝一生共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虽然有夭折,但康熙仍然算是大清拥有子女众多的帝王之一了。在康熙众多子女中,有一个儿子却比较福薄命苦,其后半生遭康熙囚禁终不得出。话说虎毒不食子,那么这位皇子究

  • 萧衍的一生为何会与佛寺纠缠不清?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萧衍,梁高祖武,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南朝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小名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据说是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萧衍生于南朝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据史书记载,他生于秣陵县同夏里三桥宅,他生而奇异,两胯骈骨,顶

  • 明朝魏忠贤掌权时期军队是什么实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魏忠贤是明朝末期宦官,被称为“九千九百岁”,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1627年8月,天启帝朱由校驾崩后,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朱由检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将老宦官魏忠贤押送到凤阳安置。魏忠贤的十大罪状随即被崇祯一一列举出来,公之于众。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最终吊死

  • 葭萌关之战时,魏延为何会在张飞之前做先头部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葭萌关之战是三国经典战役之一,张飞单挑马超二百余合不分胜负。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马超攻打葭萌关,守将孟达、霍峻告急,军情紧迫,诸葛亮和刘备商量,能抵挡马超的,只有张飞和赵云,黄忠虽然也可以,但是毕竟年纪大了,加上和李严交战,未曾歇息,非常疲劳,因此,没有考虑黄忠。张飞得到

  • 汉中之战中,赵云为何不让黄忠一人前去烧粮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汉水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发生在汉中地的一场战斗。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黄忠在定军山一战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来给夏侯渊报仇,命令徐晃为先锋。诸葛亮见曹操气势汹汹,准备突袭曹军,派人烧其粮草,挫曹军锐气。这时,黄忠请战,诸葛亮不放心,派赵云和黄忠同去。赵云和黄忠在路

  • 和珅知道嘉庆帝会清算自己吗?他为何不去求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提起清朝最大的贪官,很多人都会想到“和珅”二字,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俗话说,不见棺材不掉泪。提到大清王朝,有一个人他富可敌国,权倾朝野,他自以为天下没人能治得了他,他甚至盲目地认为皇帝都离不开他。只可惜,前朝皇帝刚刚去世,新帝便迫不及待地将他兴师问罪。这个自以为是的人就是清朝巨

  • 历史上朱元璋为了屠杀开国功臣,都准备了哪些策略?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的开国皇帝。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曾大肆诛杀开国功臣,可以算是历史上对开国功臣最残酷的帝王。他为什么要屠杀功臣?原因很多,本文不分析他杀功臣的动机和原因,主要聊聊他杀功臣时采用的策略。明朝开国功臣中,最让朱元璋头疼的,毫

  • 李隆基独宠杨玉环十五年时间 两人为何一直没有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对被李隆基独宠15年的杨贵妃,为何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长恨歌》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两人虽然有着比较大的年龄差距,但是并不影响彼此的感情,而唐

  • 宜妃郭络罗氏与雍正关系如何?为何会被羞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康熙第四子,年号雍正。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康熙一生嫔妃不少,有史可考的就多达42人,在这些妃子中,宜妃郭络罗氏“眷顾最深”。可是康熙去世后,她却被雍正当众羞辱,这是怎么回事呢?郭络罗氏是满洲镶黄旗人,她出身一般,是佐领三官保的女儿。说起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