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靖难功臣泰宁侯陈珪是如何协助朱高炽留守北平的?

靖难功臣泰宁侯陈珪是如何协助朱高炽留守北平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476 更新时间:2023/12/26 15:46:48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靖难功臣泰宁侯陈珪的故事。

陈珪是明朝初年的一个名将,出生在江苏泰州,关于他的史料记载很少,所以我们后人并不清楚其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又是什么时候参军的,只知道其在洪武初年的时候,便开始跟着大将军徐达参与了北伐元朝,平定中原的战争,其间因功被授为龙虎卫百户,天下逐渐太平后,又改为燕山中护卫。

在洪武年间里,陈珪多次以前锋的身份,跟着燕王朱棣一起出塞作战,逐渐累积战功为副千户。到了建文元年七月份时候,陈珪跟着朱棣一起发动了靖难之役,又逐渐累积战功,来到了指挥同知的位置。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陈珪没有跟着大部队对外作战,而是留在了北平城,跟着世子朱高炽等人一起驻守,面对敌军主将李景隆所带来的数十万大军,他们顽强固守,最终成功地坚挺到朱棣率军回援,并里应外合地击败了李景隆。

一直到了朱棣入住南京,成为永乐皇帝之后,陈桂因累积战功被授予为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并加封泰宁侯,位列靖难十三侯爵中的第四名,年俸禄一千两百石,同年七月继续让他前往北平,帮助世子朱高炽驻守北平。

在此期间,陈珪尽忠职守,在任内严督守备,夙夜忧勤,到了永乐四年的时候,朱棣想要改建北京城及其宫殿,以便将来离开南京,前往北平建都。

对于这样一份艰巨的任务,朱棣便直接交给了陈珪去负责,而他也一直在建都工程中尽心尽力,做出了一份计划周密、条理分明的计划,深得朱棣器重和信任。

“已,从起兵,积功至指挥同知。还佐世子居守。累迁都督佥事,封泰宁侯,禄千二百石。佐世子居守如故。永乐四年董建北京宫殿,经画有条理,甚见奖重。”《明史·列传三十四》

在朱棣屡次北征鞑靼的过程中,陈珪都会被任命留守在北平,继续辅助世子朱高炽。到了永乐十五年二月份的时候,朱棣命陈珪“掌缮工事”,同时让安远侯柳升、成山侯王通两人去充当他的副手,规制视同都督府。两天后,又掌管了行在后军都督府事。

陈珪最终在永乐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419年5月24日,享年八十五岁。按照明代的谥法,危身奉上曰忠,甲胄有劳曰襄,所以给陈珪最终定的谥号为“忠襄”。

值得一提的是,陈珪的泰宁侯爵位一直传了十四代,从明初传到了明末,跟着大明王朝一起埋葬在历史堆里。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张煌言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的诗有何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张煌言是南明儒将、诗人、民族英雄,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明末,雄踞关外的清兵挥师南下,将战火烧遍整个中国,民不聊生,各地纷纷起义,在这旷日持久的抗清斗争中,涌现出无数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张煌言就是其中的一个。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宁波

  •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获得了多大的利益?为何没有奠定天下三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一般来说,普遍认为这一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势力格局,造就了三国时代的到来。但实际上,我认为赤壁之战只能算是加大和奠定了南北对峙的格局,并没有奠定天下三

  • 陈桥兵变结束后 宋朝为何没有人能够以武乱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之后,宋朝为何再无人能以武乱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宋·枢密院宋朝,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富庶的朝代,在这个时代我们国家无论是经济

  • 裴寂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裴寂唐朝开国功臣、也是唐朝第一位宰相。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裴寂是唐高祖李渊最宠幸的大臣。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掉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并逼迫李渊退位以后,他是怎么对待李渊这位最宠幸的老部下的呢?先来说说裴寂为什么是李渊最宠幸的大臣。李渊在起兵以前,裴寂就是他最好的朋

  • 步阐: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为何归顺晋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风云人物

    步阐(?~272年),字仲思,临淮郡淮阴县人,东吴时期大臣,丞相步骘次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继承父业,为西陵督,加昭武将军,封西亭侯。凤皇元年,召为绕帐督。家世在西陵,卒被征命,忧谗畏讥,于是归顺晋朝。晋武帝以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假节、领交

  • 同治皇帝为什么十九岁就驾崩 同治皇帝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同治皇帝为何19岁就早早驾崩?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同治皇帝6岁登基,做了13年皇帝,就一命呜呼了。在清朝的十二帝中是去世年龄最小的一位。那么,同治皇帝为何19岁就早早驾崩?实际上,看看同治皇帝的所作所为,他这已经算是高寿了。死亡之谜对于同治皇帝的死

  • 王曾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王曾(978年12月27日~1038年12月12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北宋名相、诗人。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曾少年孤苦,善作文辞。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发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曾规谏宋真宗造天书、修宫殿之事。

  • 凿壁借光讲的是什么故事?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匡衡,西汉大臣、丞相,也是故事凿壁借光的主人公。凿壁借光这个故事讲的是匡衡爱好读书,但出身贫穷,家境贫寒。为了获取读书资用给地主家帮工,买不起蜡烛的他偶然间发现邻家有烛光,并且透过墙壁上的小孔照射到他家,他便偷偷凿穿了两家的隔墙,靠着那微弱的亮光读尽诗书。后来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匡衡拜

  •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被刘备打败 曹操就没有兵力优势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兵力在汉中之战中有没有优势?为什么还是被刘备打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代末年至三国时期,曹操集团和刘备集团在陕西汉中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汉中之战。这场战斗以刘备获得胜利、占据汉中而结束。但是,这场战争给历史留下了很多悬念,让人们至今津津

  • 诸葛亮和司马懿交过手吗 两人谁的军事能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司马懿谁的军事才能更强,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第一次李严写信给孟达诱孟达反叛孟达同意了,诸葛亮虽然觉得孟达反复无常不可靠,也还是写信与孟达接触,结果孟达被申仪出卖,司马懿知道了这事他一边写信忽悠孟达,一边带兵八天赶路1200里把孟达灭了,第一次算是两个人隔空交手,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