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曹丕、刘备都相继称帝,为什么孙权等了8年?

三国时期曹丕、刘备都相继称帝,为什么孙权等了8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389 更新时间:2024/1/13 23:02:31

简单说,曹丕刘备都有拿得出手的理由,孙权没有。曹丕登基是汉献帝禅让,刘备则以汉室宗亲自居,都有名份和舆论支撑。相比之下孙权就比较尴尬,他虽割据一方却是汉臣,过早称帝会被人抓住把柄。

而且孙权当时内有山越困扰,外有魏、蜀相逼先是蜀汉发兵夷陵,而后曹魏陈师长江,也不具备称帝的条件。他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立住脚、活下去,凑热闹无异于作死。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孙权一直力求外部平衡先向曹魏称臣再与蜀汉修好,始终拉拢两家中的一家以确保三角支撑。这期间他自然也不能称帝,称帝就又掰了。

等山越问题解决差不多了,诸葛亮也开了北伐之旅,曹魏顾不上蜀汉不敢掰,孙权也就借着“黄龙、凤凰”出现的吉兆大摇大摆地登基了。其实8年来孙权看别人当皇帝也眼馋着呢,不断拿当年刘邦项羽封为汉王而后逆袭的励志故事安慰自己。而且还动了点小心思,在刘备称帝的第二年改了年号,从曹丕的“黄初”和刘备的“章武”中各取一字,改元“黄武”。那意思:别看我这会儿没当皇帝,也时刻准备着呢。

谢邀。孙权割据是完全不同于曹操和刘备的存在,曹操力量最强政治上代表中央,刘备据险而守血统上传自汉朝,孙权力量不足且没有任何正当性。他要称帝,必须抓住时机,为了称帝,他等了八年。

曹丕称帝的时候,孙权和刘备因荆州问题反目成仇,战争一触即发。孙权为避免两面作战,向曹丕称臣。后来曹丕果然没有介入夷陵之战。

次年,刘备称帝。这个时候孙权虽然力量强于刘备,心里当然也想称帝,但他不敢,因为刘备准备大举进攻东吴。夷陵之战孙权击败刘备,但孙权仍然不敢称帝,一方面孙刘敌对关系没有破局,另一方面孙权名义上仍是曹丕的臣子,一旦称帝必然会遭致魏国讨伐。

孙权明白,称帝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修复吴蜀同盟关系,二是军事上打击魏国。第一点在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政之初就已经实现。第二点孙权必须等待机会。

公元228年,这个机会来了。东吴鄱阳太守周舫向魏国大将曹休诈降,曹休中计。东吴与魏国发生石亭之战,大败曹休,此役扭转了魏吴之间攻守之势,魏国很长时间没能组织对吴大规模战事。蜀国也在策应吴国北伐魏国,孙权有很好的内外环境,称帝的时机成熟,次年孙权正式称帝。

三国,有几个皇帝如题谢谢了

三国帝王年表帝王│即位元年│退位末年│├┼┼┤│〔魏〕文帝│220│226│├┼┼┤│明帝│226│239│├┼┼┤│齐王│239│254│├┼┼┤│高贵乡公│254│260│├┼┼┤│元帝│260│265│├┼┼┤│〔蜀〕昭烈帝│221│223│├┼┼┤│后主│223│263│├┼┼┤│〔吴〕*大帝│222│252│├┼┼┤│会稽王*│252│258│├┼┼┤│景帝│258│264│├┼┼┤│乌程公*│264│280│以上是11个。此外袁术也曾称帝,公元197年,袁术据始皇帝玉玺(玺上有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在占据江淮大地在寿春称帝。袁术称帝于建安二年二月(公元一九七年二月)以寿春为都,国号仲家,即史称:仲家皇帝。如果算上就是12个了。满意请采纳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萧皇后的6任丈夫都是皇帝,作为一个古代女人,她内心是如何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萧皇后命带桃花,九岁当童养媳,24岁被渣男戏耍,随后三次被霸占,最后一次被野史强暴。萧氏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儿,玄学大师袁天罡看到她的相貌惊奇不已,掐算了生辰八字后说了八个字:“母仪天下,命带桃花。”后来这句话得到印证,她确实命带桃花,生命中遇到多个男人,但母仪天下“仪”是“表率”的意思,她做得并不好,

  • 宋朝一共多少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帝宋端宗宋末帝(卫王赵)一共18位皇帝宋朝皇帝顺序: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光宗赵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Q、宋恭帝赵隰、宋

  • 明朝十六个皇帝只有十三陵,那另外三个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明十三陵指的是北京昌平天寿山的十三处明朝皇帝陵寝。分别是长陵(明成祖朱棣)、献陵(明仁宗朱高炽)、景陵(明宣宗朱瞻基)、裕陵(明英宗朱祁镇)、茂陵(明宪宗朱见深)、泰陵(明孝宗朱樘)、康陵(明武宗朱厚照)、永陵(明世宗朱厚)、昭陵(明穆宗朱载)、定陵(明神宗朱翊钧)、庆陵(明光宗朱常洛)、德陵(明熹

  • 清朝的皇帝都有谁,按顺序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名),庙号太祖,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年号天命,全称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第二个皇帝皇太极(名),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年号先天聪后崇德,全称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第三个皇帝顺治(年号,以下同),名福临,庙号世

  • 三国的皇帝是哪三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的三位皇帝是刘备,孙权,曹操。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刘备,即汉昭烈帝,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 夏朝的国君有那几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夏朝帝王谱夏禹在位45年禹姓姒名文命,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虞在位45年死,葬于

  • 古代皇帝死了为什么有的叫祖,有的叫宗,有的叫帝,还有人叫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有谥号、庙号和年号,常用称呼则有一个历史演变,简单概括来说:称为宗的一般用的是庙号,称为帝的一般用的是谥号。开国皇帝一般称“祖”,后面皇帝一般称宗(也有例外,比如明成祖)。唐以前常用谥号,比如汉武帝、魏文帝;唐五代两宋元朝多用庙号,比如唐太宗、宋仁宗、元世祖。明清多有年号,比如乾隆

  • 古代皇帝短寿的较多,估计皆因行房过度,但康熙乾隆好色却很长寿,是什么缘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说皆因行房过度不是准确的。古时候医疗条件不好,当皇帝的还喜欢没事吃点“仙丹”主要成分不同,战事多。烦心的事多。等等都可能造成短寿。到清朝,医学相对发达,而且引进了西医,所以医疗条件提高。还有就是康熙、乾隆好色,但并不一定房事多。不好色的皇帝不一定房事不多。另外人的寿命也和自身条件有关。中国历史上

  • 明朝16帝的年号排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明朝16个皇帝排序如下: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明惠帝朱允蚊,年号建文;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庙号初为明太宗

  • 为什么汉朝有名皇帝皆出于西汉,而东汉似乎总被忽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习惯把西汉和东汉合在一起说两汉,两汉共计四百余国祚,其中西汉国祚210年,东汉国祚195年,其实西汉与东汉的国号都是汉,前面的”西“与”东“那是后人为了区分方便而加上去的,在史书上叫”汉“与”后汉“,此外还有一种感觉,总感觉两汉的明君都是出自西汉,东汉总是默默无闻一样。先说说西汉有哪些明君?第一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