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368年1644年,历经276年,明朝十六帝顺序与在位时间:
1、朱元璋,明太祖,年号洪武,13681398在位30年
2、朱允,明惠宗,年号建文,13981402在位4年
3、朱棣,明成祖,年号永乐,14021424在位22年
4、朱高炽,明仁宗,年号洪熙,14241425在位264天
5、朱瞻基,明宣宗,年号宣德,14251435在位10年
6、朱祁镇,明英宗,年号正统和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21年
7、朱祁钰,明代宗,年号景泰,14491457在位8年
8、朱见深,明宪宗,年号成化,14641487在位23年
9、朱佑樘,明孝宗,年号弘治,14871505在位18年
10、朱厚照,明武宗,年号正德,15051521在位16年
11、朱厚,明世宗,年号嘉靖,15211566在位45年
12、朱载,明穆宗,年号隆庆,15661572在位6年
13、朱翊钧,明神宗,年号万历,15721620在位48年
14、朱常洛,明光宗,年号泰昌,1620在位29天
15、朱由校,明熹宗,年号天启,16201627在位7年
16、朱由检,明思宗,年号崇祯,16271644在位17年
我对朱元璋印象最深,因为以下几点:
1、经历了多年征战,结束了元朝蒙古人对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明帝国,恢复了汉人对中国失去已久的统治权。
2、明朝建立后,他借鉴汉代经验,减轻人民赋税,让国家休养生息,勤奋工作,为百姓谋福利,让经历过战乱的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3、实行铁腕政治,大力整治官场打击腐败。震慑了几朝的贪官。为后世树立了为官的标准。
我最喜欢明成祖朱棣:
作为明朝第三朝皇帝,朱棣在建文元年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攻入南京,夺得皇位。改年号为永乐。永乐年间,国家的各个层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国力鼎盛,百姓安居乐业。永乐年间重大事件有:
1、朱棣迁都北京对后世也有极大的影响。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带到北京,对改善南北方经济比重起到了重要的意义,当时,虽然蒙古已经被赶回草原,但无时无刻不想着打回中原,朱棣为了更好的对付蒙古,才将都城迁址北京,目的在于屯集重兵,守住国门,可以牢牢掌控兵权,防止蒙古势力的进犯。
2、朱棣特别喜欢亲自率兵打仗,他五次亲自攻打北元,摧毁了北元的中央机构,对他们造成了沉重打击,为明朝延继了276年的基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朱棣特别重视航海事业,曾派郑和七下西洋,宣扬国威,积极进行外交事务,他所乘坐的船只,代表着当时中国的造船航海技术已名列世界先进水平。最远曾到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等地。把中国热爱和平的观念宣扬到世界。
4、朱棣在位期间,在文化发展上也非常重视,命人编撰的《永乐大典》号称古代百科全书的巨作,它是古代的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其内容涵盖的典籍共有七八千种之多,最早记录到先秦时期。主要包含有些史集、宗教书籍、农商、工艺、戏剧、文学。所记录的内容和原著一字不差、一字不漏,都按原著内容所记录。很好的保证了古文献的原始性。
印象最深的是老谋深算的嘉靖皇帝朱厚,他20多年不上朝,却能运筹帷幄,掌控全局。手下严嵩、徐等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手腕。
天上突然掉了馅饼傻小子成了“皇帝”1621年3月,那个玩腻了“豹房”,把朝廷当儿戏的朱厚照哏儿屁了,折腾累了,玩出了花儿,可最后也没有折腾出个儿子出来。
少年嘉靖剧照
这边尸骨未寒,那边权臣杨廷和与太监张永商量出了“兄终及弟”,可这天上的大馅饼掉在了远方那个二小子身上。他就是“兴献王之子,宪宗皇帝之孙,孝宗皇帝之从子,大行皇帝之从弟。”
为什么选他?亲弟弟不选,选远在湖北的一个傻小子?因为杨廷和斗倒了太监刘瑾,还有江彬,所以他选来选去相中了这个15岁的孩子。
用自己的坚持扳倒了旧官僚老谋深算的首辅杨廷和,以为自己选个孩子好控制,可惜他错的很离谱,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15岁的朱厚不是一般的孩子,杨廷和看重了他“工于心计,少年老成”。不久,这个少年给大臣们上了一课。
兴冲冲的小朱,从偏僻的湖北安陆王府,来到了繁华的北京城,可老狐狸们出了难题。进皇宫的时候,让他走太子走的东安门,而不是皇帝走的大明门,都以为这个孩子会很乖,而小朱坚持要走大明门,否则自己回去做世子,不当这个鸟皇帝,老子不稀罕。大臣们怂了。
嘉靖皇帝剧照
看来“有志不在年高”。“大议礼”想给自己亲生爹妈一个名分,被杨廷和驳回。“想做皇帝,爹不是亲爹了,妈不是亲妈了”,自己的父母连个名分也没有!15岁的小朱和这帮老头子斗来斗去,这才发现“这孩子不好惹”!杨廷和怂了,辞职回家抱孙子去了。凭着这股劲在位时间40年,最聪明的皇帝朱厚的时代开始了。
居庙堂之高,仍能运筹帷幄外来户朱厚当了皇帝,没有根基,没有派系,当然也没有援军,虽然你是“九五至尊”的皇帝,可也没有几个人鸟他,杨廷和和他杠,毛澄不让他认自己亲爹,满朝150多大臣集体抗议,“寡人”很孤单。
但朱厚不是一般人。他提拔张璁,培植自己的势力,打破原来的体系,严格管理宦官,严禁干政,严查贪腐,割除弊政,权力得到了加强。减轻赋税,兴修水利,鼓励经商,发展海运,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开创了“嘉靖中兴”。
优秀的管理者,不管细枝末节,在背后左右着局面。嘉靖就是这样一个“老狐狸”,年轻的时候,指使张璁和夏言斗,严嵩和徐斗,他在幕后控制局面,对文官集团控制里很强。
中后期,嘉靖任用严嵩,残害忠良,国家腐败,民间流传着“嘉靖嘉靖,家家干净”。他二十多年不上朝,却能掌控着朝中所有事,不得不说他对朝政的把控。他痴迷道教,期望得道成仙,天天穿着道服。他就是一位特点鲜明的帝王。
总评大明皇帝各个有特点,奇葩也是不少,作为堂兄弟接班的嘉靖有头脑、有手段,在不利环境中,一步步掌控局面,在位40年,前期兴盛后期昏庸,期间国家大事多,经济文化都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稳定。
趣聊历史,读书明志,我是@书海里游泳的鱼,关注我,了解更多历史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