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依靠穿越来翻盘,靠的并不是个人出色的领导能力或军事指挥能力,而是对已经发生事件的总体把握。毕竟如果你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那么就会在选择时避开对自己不利的。
按照这个逻辑推算,最难翻盘的末代皇帝是溥仪。理由:当你穿越过去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只是个连6岁都不到的孩子,摄政的是隆裕太后和载沣,当你以一口稚嫩的口吻跟太后和载沣说如何挽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时,对方只会跟你说:皇上,该喝奶了。类似的还有南宋末帝赵。同样,当你穿越后,发现自己只有8岁,正趴在一位大臣的背上面朝大海,也许都不等你开口多问,那位叫陆秀夫的大臣就会带着你纵身一跃进入下一个轮回。
最容易翻盘的皇帝是崇祯。虽然崇祯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但如果区分南明的话,崇祯则算明朝末帝。崇祯之所以最容易翻盘,是因为他对整个国家拥有掌控能力,可以调动一切资源,这就为翻盘提供了客观条件。
此外,明朝末年的局势并非一发不可收拾,相反,却出现了多次转机,如崇祯十一年,孙传庭和洪承畴曾将李自成击溃,仅剩18骑逃走。但可惜在同一年,清军南下,洪承畴被抽调驰援京师,如果崇祯是一位穿越者,提前知道这些信息的话,可以以冒险丢失京城的代价,不调陕军增援,从而平定起义军。彼时,山海关一线牢牢掌握在明朝手中,所以清军入关的兵力是不足以攻克并守住北京的。
至于关外的清军,明朝奉行的策略应该是坚守宁远山海关一线,待内地平定,恢复生产,再与其争锋,历史上的崇祯失误之处就在于不敢公开奉行与清朝求和的战略,导致始终处于两线作战。此外,崇祯三年没有杀掉袁崇焕,那么至少皇太极需要面临一个劲敌。
如此种种,关于崇祯皇帝的战略失误,后世有不少的总结。所以,规避这些风险,那么明朝是有极大的希望复盘的。当然,历史不可假设,以上内容仅仅是针对题主问题开展的合理推演。
最难翻盘的肯定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因为在他身后,已经完全不是滋养帝制的封建土壤,而是一个崭新的国家崭新的政治体制。(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最容易翻盘的应该东汉末的汉献帝,刚从统一到分裂,大家的关注点普遍在于如何由乱到治,而且汉献帝虽然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不还存在另外两个牵制曹魏势力的政权——蜀汉和孙吴吗!
其实爱新觉罗家族及其末代皇帝溥仪的难以翻盘是可以预见的,也是有迹可循的,首先,大家不再想国家有一个皇帝了,虽然满清遗老遗少数量不少,但从整体舆论上来说,已经没有再把爱新觉罗溥仪请回来的条件。
张勋试过,本来在徐州待的好好的,结果一沾上“皇帝”二字,就跟中了毒一样,不但自己落得一地鸡毛,还让溥仪看到了真正的人心,摆脱帝制恐怖束缚的这些旧臣,简直天性释放无遗,拿他这个旧皇帝打哈哈了。
说是扶他复辟,可满脑子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关键是这时候也没有了诸侯,只有军阀,张勋实在没什么好“挟持”的了,结果被段祺瑞打的屁滚尿流,溥仪则逃进了日本使馆保命。
让溥仪复辟太难,袁世凯给溥仪探路,结果棒棒的身体,没几天就搞垮了,当了80多天皇帝,袁世凯好像油尽灯枯一样,很快身死名灭,这就是复辟翻盘的下场。
再说汉献帝,其实汉献帝翻盘的机会,冠绝古今,因为在汉献帝落魄的时候,挟他的曹操并没有掌握天下,而是三足鼎立,只要汉献帝能想办法脱身,无论他到哪一方,对于一方的势力都是巨大的加持,估计跟开挂差不多了。
因此,要说末代皇帝翻盘最容易的,恐怕非汉献帝莫属了,要说最难,溥仪简直没有翻盘的机会,后面有人给他试了各种办法,不都意义失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