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氏年龄中任座是怎样劝谏君王的?

吕氏年龄中任座是怎样劝谏君王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733 更新时间:2024/1/18 22:22:42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身高8尺多,体形面貌美丽。有1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信不过,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2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你漂亮啊。”又过了1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晚上躺在床上反复斟酌这件事,终究明白了:“我的妻子赞美我,是由于偏爱我;妾赞美我,是由于惧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甚么。”因而,邹忌上朝庭去见威王,说:“我确切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说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国土方圆1千多里,城池有1百210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待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由此看来,您受蒙蔽非常利害。”威王说:“好!”因而就下了1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错误的,得头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2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错误)让我听到的,得3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官门口和院子里象个闹市;几个月后,偶而才有人进言规劝;1年以后,有人即便想规劝,也没有甚么说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拜。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延上征服了

邹忌和诸葛亮各用了什么方法劝谏君王

邹忌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先讲故事,再摆道理,条理清晰。好像一篇好的议论文。但是诸葛亮用得是感情,希望能打动君王①诸葛亮采用直谏的方式,邹忌采用了委婉的讽谏邹忌通过向君王“讽刺”自己的相貌,以小推大,劝谏君王。而诸葛亮则是试图以深深的感情打动君主。

邹忌和诸葛亮各用了什么方法劝谏君王?他们为什么采取不同的方法呢?

邹忌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先讲故事,再摆道理,条理清晰。好像一篇好的议论文。但是诸葛亮用得是感情,希望能打动君王,方法不同主要是因为面对的君王不同,邹忌面对的是有谋略的齐王,道理明白了就好。但是诸葛亮面对的是扶不上墙的阿斗,道理就算已经明白了,阿斗也不一定会做好,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进谏的事,请列举几个

晏子进谏有人得罪齐景公,景公非常生气,命人把他绑在大殿,准备处以分尸的极刑,并且说如果有人胆敢劝阻,一律格杀勿论。晏子(即晏婴)左手抓着人犯的头,右手拿着刀,抬头问景公:“古时圣王明君肢解人犯的规矩,不知是先从哪个人开始的?”景公立刻站起身说:“放了他吧,这是寡人的错。”景公时,刑律条文繁多。有一天景公出游见有卖踊(被砍去一脚的罪犯所穿的鞋)的,踊,是受过刖刑的人用的鞋子。景公就问晏子:“贤卿住的地方靠近市集,可知道踊贵还是普通鞋子贵?”晏子答:“踊贵。”景公突然有所领悟,下令废除刖刑(砍去罪犯一脚的刑法)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荀息进谏春秋时代,晋灵公贪图享乐,派大臣屠岸给他造一座九层的琼台,他怕有劝阻,下令说:“谁敢进谏一律杀头!”大臣荀息知道后,便来求见晋灵公。晋灵公为了防止荀息劝阻,命武士弯弓搭箭,只要荀息一开口劝谏,便立刻把他射死。荀息见到晋灵公后,故作轻松地对晋灵公说:“我今天来拜见大王,并不敢向你规劝什么,只是来给你表演一个特技。我能够把12颗棋子垒起来,再把9个鸡蛋垒上去而不会倒坍。”晋灵公听了,便叫荀息表演。荀息先把12颗棋子垒起来,再把鸡蛋一个个加上去。晋灵公见了,在一旁大叫“危险”,荀息慢条斯理的说:“这有什么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晋灵公问他更危险的是什么,荀息说:“大王,弥造九层高台,弄得国内已没男人耕地,国库空虚,一旦外敌人侵,国家危在旦夕,难道不更危险吗?”晋灵公听了,这才醒悟过来,立刻下令停止了九层高台的工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隋朝开国皇帝及帝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杨坚,隋朝的都城刚开始在大兴城,随后迁都洛阳。隋文帝杨坚出生于公元541年7月21日,是弘农郡华阴人。汉朝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世孙,也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公元581年二月,北周的皇帝静帝禅让帝位给杨坚,北周灭亡。随后杨坚定国号为隋,把都城定在大兴城。到了589年杨坚南下灭掉了陈朝,统一了全

  • 晏子谏齐景公中,晏子是用什么样的办法来劝谏景公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雪下了三天不转晴。景公披着狐皮大衣,坐在朝堂一侧台阶上。晏子进去朝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雪下了三天,可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想到别人的饥饿,自己暖和了却想到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闲了却想到别人的劳苦

  • 道光皇帝吃不起鸡蛋,龙袍打补丁,为何日子过得如此心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有熟悉清史的人提起道光皇帝的为人首先就会评价其为节俭乃至吝啬,甚至说他是抠门至极的皇帝。这其实除了有他性格方面的内在原因之外,还与其所处时代有很大关系。说白了就是道光皇帝没钱了。道光皇帝登基时,清王朝已经遇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道光皇帝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道光所处在的时代是整个清朝的中衰时期,历史上将

  • 古代大臣劝说皇上的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还是先秦那时代比较牛些,什么溟煮都赶不上,比如孟子说几句难听话,梁惠王没话接了就顾左右而言他了。后来比较操蛋,大臣们敢说的无非也是心机使绝,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各种招还有没用过的么“朝服进谏”,是历史上有名的劝服事例,说的是唐太宗和一代贤后长孙皇后之间的一件事。一次李世民下朝回宫后,十分气愤地对妻子说:

  • 历史上有哪些王爷造反成功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最典型的王爷造反成功,当属永乐大帝朱棣,其次秦王李世民,不过估计少有人注意到唐玄宗李隆基也是以王爷身份造反成功的,其他如曹丕、司马炎、刘裕、高洋等人虽然名义上是“王爷”,但实际上跟君主差不多。朱棣:最符合标准的造反成功的王爷朱元璋为了确保明朝长治久安,曾两次大封宗室,分驻全国各地来护卫皇室。其中尤以

  • 中国古代哪一位皇帝最会玩?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是明武宗朱厚照。我们不妨一一列举朱同学的小故事,来看一下他是否是皇帝里面最会玩的:1、朱同学不能生育,所以没有子嗣,虽然和许多人做过许多快乐的事,但他还是没有儿子。但他并不捉急,女人他有很多,所以儿子也会有的。于是他认了一百多个干儿子,比谁的儿子都多。你不服不行。2、朱同学并不励志做一个好皇帝,他比

  • 清朝12位皇帝的排列的顺口溜?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帝王记忆顺口溜:天天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依次分别是: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天命;太宗皇帝皇太极-天聪;世祖皇帝福临-顺治;圣祖皇帝玄烨-康熙;世宗皇帝胤-雍正;高宗皇帝弘历-乾隆;仁宗皇帝琰年-嘉庆;宣宗皇帝宁-道光;文宗皇帝奕-咸丰;穆宗皇帝载淳-同治;德宗皇帝载-光绪;溥仪-宣统。扩展资料

  • 明朝最伟大的皇帝是谁?为什么是明太祖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明朝皇帝多数都可以称为伟大!这是明朝本身的社会世俗化,治理的内阁化,科举的平民化,经济的繁荣化,疆域的扩展化等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比如明太祖实际上彻底改变了自唐朝灭亡以来四百多年汉族王朝乃至整个汉族都被异族打压,奴役的悲惨屈辱的局面,北宋向辽国称臣,对西夏无可奈何,默认西夏皇帝的称号,南宋则直接

  • 清朝有哪13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名),庙号太祖,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年号天命,全称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第二个皇帝皇太极(名),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年号先天聪后崇德,全称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第三个皇帝顺治(年号,以下同),名福临,庙号世

  • 为什么古代皇帝平均寿命不到40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据统计死于非命的皇帝共有两百七十二人,古代死的早的皇帝末帝完颜承麟从登基到死亡不足一天,活的最久的皇帝乾隆帝享年89岁,这个简直是天壤之别。说道古代皇帝的寿命短的问题大家肯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那么到底有多少种可能性呢?接下来由我追溯历史传奇来个大家分析一波:饭后思淫欲相信这个是大家一致赞同的问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