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大名将没有乐毅,李牧、廉颇、白起、王翦才是战国四大名将。
战国四大名将里面没有乐毅,而是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但乐毅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燕昭王求贤若渴
齐闵王在位期间,野心勃勃,联合了魏国和楚国灭了宋国,名声大振,之后越来越骄横放纵。使得各国诸侯都对他不满。燕国和齐国之间有深仇大恨,当年燕王哙听信小人谗言将国王位置禅让给了相国,从而引发了太子与相国争权的战争,就在燕国内乱的时候,齐国假意说帮助燕国平定内乱,然而实际确是进攻了燕国,差一点就将燕国给彻底灭掉了。后来燕国的太子继位成为燕昭王,燕昭王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带领着燕国的民众,齐心协力将齐国的军队打败了,之后燕昭王立志,要让燕国变成最强的国家,不再受其他国家欺负。燕昭王开始在天下各处招揽贤才,不惜重金黄金五百两买了一堆千里马骨头。后来一系列燕昭王重视人才的传言传开了,于是都跑到燕国去见燕昭王,其中有一个叫做乐毅的人能力特别出众,于是就被燕昭王重用了。
燕昭王诚意感动了乐毅
燕国因为受到了齐国的攻击摧残早已经千疮百孔了,也差点灭亡,就连燕昭王的哥哥和父亲都惨死在了这场战役当中,所以燕昭王一心就想着从新振作起来重新复国,就学习了秦孝公的样子,广招奇才,这里面就有乐毅。为了表示诚意,还特地的修筑了黄金台,款待天下的盛世奇才,正好出使燕国的乐毅知道了这件事情,便心动了,再加上燕昭王的极力劝说,和赠予了非常多的屋舍和财宝给他,并且提名为亚卿。乐毅被他的这份诚意所打动到了,就这样留了下来,一起与燕昭王重新的修筑燕国。就这样,乐毅成了燕昭王的得力助手,他在政治方面给燕昭王提了很多有效的建议。同时后来的乐毅阀齐也替燕国报了仇虽然最后的齐国没有被完全的灭掉,但是他的精神和伟大的功劳成绩是不可磨灭的,值得赞扬奖赏的。
为何曹操与东吴陈兵对垒时,脱口而出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的羡慕嫉妒恨。
为何曹操与东吴陈兵对垒时,脱口而出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曹操对孙权的雄才大略赞赏有加,由衷的夸奖溢于言表。
而孙权也确实配得上曹操的赞赏,十八岁接过父兄创下的基业,不负重托,使江东的事业蒸蒸日上,称得上少年英雄。比起东汉末年的那些豪杰: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刘璋、张鲁之流,不知要强上多少倍。就是和刘备、曹操自己相比也毫不逊色。曹操是英雄相惜。
公元208年,曹操率八十万大军和孙权的五万军队对峙于赤壁之下,结果曹操大败而归。
公元213年,曹操率四十万大军再次与孙权率领的七万人马对垒濡须口。双方相持一月有余。曹操看着对面“军伍整肃”,由衷的感叹不禁脱口而出。
第二是曹操对自己没能有个像孙权一样的儿子感到惋惜,是内心深处的感叹的自然流露。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这么优秀(曹操与孙坚同岁,可以称为孙权的长辈),曹操除了发出了对孙权的赞赏,还流露出了内心深处的一丝惆怅。
曹操的儿子不可谓不优秀。曹丕、曹植与曹操并称“三曹”,是建安文学的顶峰。特别是曹植,被谢灵运誉为才高八斗。但与孙权相比,特别是孙权的英明神武,让曹植、曹丕都逊色不少。曹操麾下谋士如云,将士如雨,更希望自己的接班人具有选贤任能,驾驭群臣的本领。
公元213年,曹操五十八岁,正是考虑谁当接班人的时候。看着三十一岁的孙权,想着二十六岁的曹丕和二十一的曹植,一丝惋惜之情油然而生,不禁脱口而出。
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要是能生个和孙权一样的儿子多好!所以曹操脱口而出“生子当如孙仲谋”,不仅是对孙权由衷的赞赏,更是对自己内心深处一丝惋惜的流露:想我曹孟德一世英雄,称霸北方,怎么就生不出一个像孙权一样的儿子呢!
三、说点题外话。
让曹操更想不到的是孙权的长寿。孙权一生活了七十岁。从公元229年登基当皇帝算起,在位二十三年,如果从公元200年执掌东吴大印算起,掌控东吴五十二年。
而曹操的儿子曹丕活了四十岁,孙子曹活了三十六岁,俩人加起来才七十六岁。而曹丕在位七年,曹在位十三年,俩人加起来才二十年,还没有孙权一人在位的时间长,如果要按掌控东吴的时间算,连孙权的当政时间的一半的都够不上。
曹操祖孙三代都没能熬过司马懿,最后让司马家篡夺了曹魏江山。如果曹操的儿子或孙子有一个人的寿命和孙权差不多的话,曹魏政权也不至于如此短暂。
孙权的才华让曹操羡慕,孙权的长寿让曹操嫉妒,而自己子孙的短命只能让曹操留下遗恨了。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为何曹操与东吴陈兵对垒时,脱口而出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看不起孙权”,意思一般是用来赞扬别人家的孩子优秀,感叹自己的儿子不如别人。
但是曹操说的意思恰恰相反,讽刺意味重,他的意思是,觉得是个小辈所以特意使用“儿子”相称,只不过是对手的儿子,小儿科,不把对方放在眼里,所以才发这样的感叹。曹操佩服的人中,最喜爱关羽,讲义气,还有一个赵子龙,曹操是个爱惜人才的人,往往得不到的贤才都比较惋惜,还有一个就是刘备,曾经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刘备就说过“天下英雄唯君与操耳”,天下就只有我和你是英雄,肯定了自己也肯定了别人,更是小看天下人。而孙权当时还不入曹操发眼,因为曹操看中的对手是孙权父亲。曹操一生比较辉煌,一代枭雄能力出众,董卓废了汉少帝,立汉献帝,曹操不愿意同流合污,自己散尽家财,招兵买马,讨伐董卓,在平定凉州的时候就表现出,王者气质,不不拘一格,只要你是人才就用。所以手下人才多,也造就了自己的地位与傲气,做魏王的时候见天子都不需要称臣也不需要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