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乐毅,为何拼死替燕国消灭齐国?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乐毅,为何拼死替燕国消灭齐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352 更新时间:2024/1/5 16:08:58

战国四大名将没有乐毅,李牧、廉颇、白起王翦才是战国四大名将。

战国四大名将里面没有乐毅,而是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但乐毅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燕昭王求贤若渴

齐闵王在位期间,野心勃勃,联合了魏国和楚国灭了宋国,名声大振,之后越来越骄横放纵。使得各国诸侯都对他不满。燕国和齐国之间有深仇大恨,当年燕王哙听信小人谗言将国王位置禅让给了相国,从而引发了太子与相国争权的战争,就在燕国内乱的时候,齐国假意说帮助燕国平定内乱,然而实际确是进攻了燕国,差一点就将燕国给彻底灭掉了。后来燕国的太子继位成为燕昭王,燕昭王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带领着燕国的民众,齐心协力将齐国的军队打败了,之后燕昭王立志,要让燕国变成最强的国家,不再受其他国家欺负。燕昭王开始在天下各处招揽贤才,不惜重金黄金五百两买了一堆千里马骨头。后来一系列燕昭王重视人才的传言传开了,于是都跑到燕国去见燕昭王,其中有一个叫做乐毅的人能力特别出众,于是就被燕昭王重用了。

燕昭王诚意感动了乐毅

燕国因为受到了齐国的攻击摧残早已经千疮百孔了,也差点灭亡,就连燕昭王的哥哥和父亲都惨死在了这场战役当中,所以燕昭王一心就想着从新振作起来重新复国,就学习了秦孝公的样子,广招奇才,这里面就有乐毅。为了表示诚意,还特地的修筑了黄金台,款待天下的盛世奇才,正好出使燕国的乐毅知道了这件事情,便心动了,再加上燕昭王的极力劝说,和赠予了非常多的屋舍和财宝给他,并且提名为亚卿。乐毅被他的这份诚意所打动到了,就这样留了下来,一起与燕昭王重新的修筑燕国。就这样,乐毅成了燕昭王的得力助手,他在政治方面给燕昭王提了很多有效的建议。同时后来的乐毅阀齐也替燕国报了仇虽然最后的齐国没有被完全的灭掉,但是他的精神和伟大的功劳成绩是不可磨灭的,值得赞扬奖赏的。

为何曹操与东吴陈兵对垒时,脱口而出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的羡慕嫉妒恨。

为何曹操与东吴陈兵对垒时,脱口而出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曹操对孙权的雄才大略赞赏有加,由衷的夸奖溢于言表。

而孙权也确实配得上曹操的赞赏,十八岁接过父兄创下的基业,不负重托,使江东的事业蒸蒸日上,称得上少年英雄。比起东汉末年的那些豪杰: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刘璋、张鲁之流,不知要强上多少倍。就是和刘备、曹操自己相比也毫不逊色。曹操是英雄相惜。

公元208年,曹操率八十万大军和孙权的五万军队对峙于赤壁之下,结果曹操大败而归。

公元213年,曹操率四十万大军再次与孙权率领的七万人马对垒濡须口。双方相持一月有余。曹操看着对面“军伍整肃”,由衷的感叹不禁脱口而出。

第二是曹操对自己没能有个像孙权一样的儿子感到惋惜,是内心深处的感叹的自然流露。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这么优秀(曹操与孙坚同岁,可以称为孙权的长辈),曹操除了发出了对孙权的赞赏,还流露出了内心深处的一丝惆怅。

曹操的儿子不可谓不优秀。曹丕、曹植与曹操并称“三曹”,是建安文学的顶峰。特别是曹植,被谢灵运誉为才高八斗。但与孙权相比,特别是孙权的英明神武,让曹植、曹丕都逊色不少。曹操麾下谋士如云,将士如雨,更希望自己的接班人具有选贤任能,驾驭群臣的本领。

公元213年,曹操五十八岁,正是考虑谁当接班人的时候。看着三十一岁的孙权,想着二十六岁的曹丕和二十一的曹植,一丝惋惜之情油然而生,不禁脱口而出。

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要是能生个和孙权一样的儿子多好!所以曹操脱口而出“生子当如孙仲谋”,不仅是对孙权由衷的赞赏,更是对自己内心深处一丝惋惜的流露:想我曹孟德一世英雄,称霸北方,怎么就生不出一个像孙权一样的儿子呢!

三、说点题外话。

让曹操更想不到的是孙权的长寿。孙权一生活了七十岁。从公元229年登基当皇帝算起,在位二十三年,如果从公元200年执掌东吴大印算起,掌控东吴五十二年。

而曹操的儿子曹丕活了四十岁,孙子曹活了三十六岁,俩人加起来才七十六岁。而曹丕在位七年,曹在位十三年,俩人加起来才二十年,还没有孙权一人在位的时间长,如果要按掌控东吴的时间算,连孙权的当政时间的一半的都够不上。

曹操祖孙三代都没能熬过司马懿,最后让司马家篡夺了曹魏江山。如果曹操的儿子或孙子有一个人的寿命和孙权差不多的话,曹魏政权也不至于如此短暂。

孙权的才华让曹操羡慕,孙权的长寿让曹操嫉妒,而自己子孙的短命只能让曹操留下遗恨了。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为何曹操与东吴陈兵对垒时,脱口而出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看不起孙权”,意思一般是用来赞扬别人家的孩子优秀,感叹自己的儿子不如别人。

但是曹操说的意思恰恰相反,讽刺意味重,他的意思是,觉得是个小辈所以特意使用“儿子”相称,只不过是对手的儿子,小儿科,不把对方放在眼里,所以才发这样的感叹。曹操佩服的人中,最喜爱关羽,讲义气,还有一个赵子龙,曹操是个爱惜人才的人,往往得不到的贤才都比较惋惜,还有一个就是刘备,曾经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刘备就说过“天下英雄唯君与操耳”,天下就只有我和你是英雄,肯定了自己也肯定了别人,更是小看天下人。而孙权当时还不入曹操发眼,因为曹操看中的对手是孙权父亲。曹操一生比较辉煌,一代枭雄能力出众,董卓废了汉少帝,立汉献帝,曹操不愿意同流合污,自己散尽家财,招兵买马,讨伐董卓,在平定凉州的时候就表现出,王者气质,不不拘一格,只要你是人才就用。所以手下人才多,也造就了自己的地位与傲气,做魏王的时候见天子都不需要称臣也不需要拜。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渭南市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的陕西省渭南市,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自然与人文奇观丰富独特、绚丽多彩,如果您打算前往渭南旅游,以下景点最值得推荐:华山: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的华山,是五岳之中最不会令旅行者失望的一座。俗话说不到华山非好汉,来华山一定要铤而走险一次,除了千尺幢、百尺峡、

  • 能力低下的司马衷为何能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衷是司马炎的次子,本来皇位是轮不到他坐的,但他的嫡亲哥哥司马轨在两岁左右的时候不幸夭折了,司马衷就由老二变成了老大,且又是杨皇后所生,所以就成了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也因为司马衷天生智力低下,根本无法当朝理政。他在位的17年中,刚刚建立的国家迅速衰落,贾后干政,朝政混乱,各诸侯王并起争权,爆发了

  • 古代知耻而后勇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1、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名叫曹沫的人,这个人很勇猛,正好当时的鲁庄公麾下也缺少勇猛的战将,于是就让曹沫做了领兵打仗将军。谁知道这个曹沫只是一介武夫,没有指挥军队作战的能耐,跟齐国打了几仗,被打得一败涂地,接连丢了很多城池。这时鲁庄公才感到心里没底,赶忙割地与齐国求和,至于那个败军之将曹沫,仍然还让他当

  • 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是哪个,年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改元与年号合流的皇帝是汉武帝刘彻所谓“改元”,顾名总义就是中止正在行用王年数,改用另外一个新元年,过去统统归零,年份从头算起。在汉文帝以前漫长历史中,此事只在战国发生过两起,分别是秦惠文王和魏惠王,魏惠王改元详情不见史载,而秦惠文王是将通用的十四年更为元年。不过,这两人都有很正当的

  • 历代皇帝座位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夏朝夏王朝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共[17]个帝王商朝商王朝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共[30]个帝王西周西周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周昭王(姬瑕)周穆王(姬满)周共王(姬扈)周懿王(姬坚)周孝王(姬辟方)周

  • 大秦灭亡后,历代君主相聚地府论功排序,你认为谁先谁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你说的历代君主恐怕只有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这七位吧!你恐怕要说的是秦始皇功劳最大,但我看他的六位祖宗恐怕是要用龙头拐杖打他。在外人看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功劳最大,但在秦国的历代君主看来,秦国灭亡的根源也是他造成的,是他传位不当才导致兴盛了五百多年的大秦帝

  • 朝鲜之王燕山君,为什么要杀戮士林、好喝人奶、毁坏寺庙?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燕山君,朝鲜王朝第10位君主,也是第1位被废黜的王,在位时间是1494年-1506年。他被臣民赶下台,最主要的原因治国的暴虐,达到人神共愤的地步。他就像一个残暴的疯子,没有丝毫自我约束,任性放纵于天地间,手下连1支保护自己的亲信武装都没有。理性早已经丧失,剩下的只有感性胡闹……换个角度说,燕山君是一

  • 为何古代皇帝都要穿黄色的龙袍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笔者前曾在类似问答中有过阐述。今稍详之。其实,据有关史料中所载,早在殷商时天子崇尚白色。周朝崇尚红色。秦朝则崇尚黑色。古人笃信“五德”,即“金、木、水、火、土‘’,分别与“五色”(白、青、黑、红、黄)相属。周推翻商,以“火(红色)”克“金(白色)”而崇尚“红色”以相克类推,秦朝崇尚“黑”,所以

  • 历史上有名的草根逆袭当上皇帝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自秦始皇嬴政首创皇帝制度直到宣统帝退位的两千余年间据说中国历史上一共诞生过400多位皇帝当然这还不算那些占山为王、割地自立的草头天子。那么在400多位皇帝有哪些出身草根阶层呢?其实这得看如何理解草根的含义东汉光武帝刘秀和蜀汉昭烈帝刘备就其个人出身而言显然是草根:二人都是一般农家子弟,刘备甚至一度靠织

  • 中国古代一共有多少个皇帝?那个朝代统治的最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