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于崇德八年八月初九病逝。经过五天的激烈争斗,睿亲王多尔衮提议立皇九子福临继位,自己与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礼亲王代善等王公赞同,六龄幼童福临便于八月二十六日登上笃恭殿宝座,成为大清国新皇上,以明年为顺治元年。
顺治七年十二月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病故。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日,清帝福临去世,遗诏以十四罪自责,并命立年方六周岁余,号称八岁的皇三子玄烨为皇太子,继位为帝,令“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臣”,“保翊幼主,佐理朝政”。一般称他们为辅政大臣或辅臣,从此清朝进入了四大臣辅政的时期。
康熙时期,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既为皇上效劳,遵循帝旨,处理各事,又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起了一些限制作用。于康熙末年,派诸皇子管理八旗事物。这样就将旗主的权力接管了过来,直接控制了八旗。而随着八旗王公旗主势力的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也日益趋于衰落
胤宣布圣祖遗诏:“雍亲王皇四子胤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统一中国后的第四代皇帝,因在位年号乾隆,人们习称为“乾隆皇帝”。他在位六十年,清朝也由盛转衰。因此,他是一位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发挥过重要作用和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人物
嘉庆帝,名琰,为乾隆帝弘历第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十月,三十八年被密储为太子,五十四年封嘉亲王,六十年九月正式册立为皇太子,并内禅帝位,以翌年为嘉庆元年。
道光帝,名宁,为嘉庆帝琰第二子。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嘉庆帝病逝于避暑山庄,宁即帝位,以翌年为道光元年。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康乾盛世”时候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历史贡献。
鸦片战争后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大清12个皇帝顺序依次是?
一、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天命;
二、太宗皇帝皇太极-天聪;
三、世祖皇帝福临-顺治;
四、圣祖皇帝玄烨-康熙;
五、世宗皇帝胤-雍正;
六、高宗皇帝弘历-乾隆;
七、仁宗皇帝琰年-嘉庆;
八、宣宗皇帝宁-道光;
九、文宗皇帝奕-咸丰;
十、穆宗皇帝载淳-同治;
十一、德宗皇帝载-光绪;
十二、溥仪-宣统。
清朝帝王记忆顺口溜:天天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一、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天命;
二、太宗皇帝皇太极-天聪;
三、世祖皇帝福临-顺治;
四、圣祖皇帝玄烨-康熙;
五、世宗皇帝胤-雍正;
六、高宗皇帝弘历-乾隆;
七、仁宗皇帝琰年-嘉庆;
八、宣宗皇帝宁-道光;
九、文宗皇帝奕-咸丰;
十、穆宗皇帝载淳-同治;
十一、德宗皇帝载-光绪;
十二、溥仪-宣统。
扩展资料:
最后的王朝
清朝(公元1616年~公元1911年)是由女真族(满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自此之后,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公元1636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清,正式开始了灭明的战争。到顺治十八年,吴三桂率军入缅,消灭了明朝最后一支力量,清朝才彻底征服了中国。公元1662年,顺治帝薨,其子玄晔在辅政大臣敖拜、索尼、苏克萨哈等人的辅佐下登基即位,年号康熙,是为清圣祖。
康熙之后,继雍正帝即位的乾隆帝也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位明主。乾隆皇帝在其父雍正的统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经济,国力更加昌盛。公元1796年,八十八岁的乾隆皇帝将帝位让于其子仁宗琰,年号嘉庆,自己为太上皇。公元1821年,嘉庆帝卒,由道光皇帝即位,是为清宣宗。
公元1851年,清咸丰帝即位,在同年一月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太平天国”。公元1862年清咸丰帝在战争结束后病逝于避暑山庄。咸丰帝死后,皇太子载淳(同治帝)即位,其母慈禧太后在大臣奕欣的协助下处死肃顺等辅政大臣,开始了中国历史上近半个世纪的垂帘听政统治,史称“辛酉政变”。
清朝在同治和其后的光绪二帝在位的时候,大权全部落在慈禧太后手中;在她垂帘听政期间,中国先后与法、日等国交战,特别是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同年2月12日,清帝宣统被迫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