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皇帝,龙袍一般什么时候穿?

清朝皇帝,龙袍一般什么时候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964 更新时间:2024/1/31 7:15:28

清朝皇帝穿衣服是非常讲究的,不论龙袍还是日常所需穿戴用品都是如此,而在龙袍的穿着上更是有严格制度管制。

在清朝,给皇帝负责管理衣着的太监叫“四执事”,主要包含:冠、袍、带、履。给皇帝储存衣物的房间也叫做四执事库,在清朝的也就是乾清宫东廊的端凝殿。

据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所说,他的衣服一年四季都在做,不停的做,至于做了些什么他也不清楚,反正都是穿新的。就比如说皇帝平常穿的袍褂,一年要按照规定换着穿28种,从正月十九穿青白嵌皮袍褂,到十一月初一穿貂皮褂,而且这28种袍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甚至还有很多衣服皇帝还没来得及穿就荒废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还要从内务府和内侍太监说起,因为这样他们才可以有理由申请经费,并从中中饱私囊,这几乎已经是人尽皆知的秘密。

据溥仪记载,就制作皮棉衣服的一些“小零碎”(兜布、贴边、子母扣和线等零碎材料)就得花两千一百多银元。

喜欢看清朝宫廷剧的网友会发现,一般皇帝出场都是龙袍加身,要么就是黄马褂。其实这是一个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现象,当皇帝也不是每天都穿着龙袍的。

一般来说,皇帝只有在隆重典礼和仪式上(比如祭祀宗庙和接见外国使臣等)才会穿龙袍,而在日常起居和接见大臣的时候都是穿便装。皇帝的便装有点像当时的中式礼服,长袍和马褂都有,也叫“卧龙袋”。

皇帝的龙袍做工极为讲究,在制作方面非常耗时耗材,每天穿着如此宽大、繁琐的龙袍也不方便,所以皇帝不可能天天都穿新的龙袍。

我是醉爱谈历史,分享有趣有料的原创历史知识和观点,欢迎点评和关注。

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穿龙袍,为什么包拯也能穿龙袍?

龙是皇帝皇室专属图案,他人不得使用。只有天子(皇帝)可以穿绣有龙纹的服饰(龙袍、龙衣),做龙椅,其他官员是不能穿绣有龙纹的服饰,否则就是僭越,轻者治罪,重则砍头。包拯是宋代的高官,官至龙图阁大学士,他是没有资格穿龙袍,也不可能穿龙袍。蟒纹类龙纹,其所穿的服饰不是龙袍,是蟒袍,其纹样像龙,引起了后人的误会。

龙与蟒的区别在于爪与什么身份穿着。1)龙纹与蟒纹很相像,一般不容易分辨,主要从爪上区别。龙是五爪,蟒是四爪,皇帝服饰上的龙自然是五爪龙,但是官员服饰上的“龙”是四爪蟒,注意不是龙。2)纹样落在皇帝服饰上,就是龙,龙在亲服饰上就是蟒。亲王的补子是团龙补子,注意是龙,也只能表现在补上,服饰的其他部位不能有龙纹,也不是龙纹。皇帝、后妃有龙袍,皇子有袍,不叫龙袍,叫蟒袍。

同属蟒袍的还要飞鱼、斗牛纹,飞鱼、斗牛纹也类似蟒纹,都属于赐服一类。对于龙纹、龙纹、飞鱼纹的误认,古人也有搞错的。《明史舆服志》记载:嘉靖“十六年,群臣朝于驻跸所,兵部尚书张瓒服蟒,帝怒,谕阁臣言:尚书二品,何以服蟒?言对曰:瓒所服,乃钦赐飞鱼服,鲜明类蟒耳。帝曰:飞鱼何组两角?其严禁之。于是礼部奏定,武官员不许擅用蟒衣、飞鱼、斗牛违禁华异服色。”皇帝将飞鱼纹误认为龙纹了,而蟒纹更容易被错认为是龙纹。

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经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皇帝,宋代对于皇帝服饰的龙纹,以及明黄色都有严格的规定。包拯虽然官至龙图阁大学士,还是臣子,自然不会也不能穿上龙袍(龙袍加身就等同于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了),只是蟒纹袍服,因为蟒纹类似龙纹,后人误会了,认错了。因此设问“包拯为什么也能穿龙袍”是不成立的。

“龙袍”是皇上的专利品,其他人染指和穿上龙袍都会被砍头。

“擅自使用皇家之物,尤其是穿龙袍”这是僭越之罪,别说你穿上龙袍,就是你家中藏着龙袍,一旦被朝廷侦知就会被灭族。

比如鳌拜家中藏了件龙袍,最后定罪就有“僭越”这条罪名,只要你不打算造反,最好不要穿龙袍。

不过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除外,他不想造反,却在喝醉状态下被手下哥们强行“黄袍加身”,从这以后,龙袍又称黄袍。

包拯是清官,又是大理寺卿,这里面的知识他懂,别看包公敢“打龙袍”,但他不会冒杀头之罪去穿龙袍。也许是你看电视剧《包青天》,觉的包拯穿的是龙袍吧?(如图)

其实这不是龙袍,包公穿的是蟒袍。龙袍和蟒袍的区别是:龙袍上面绣的是龙,是皇帝专用朝服,又称龙衮。颜色是黄色、朱色和紫色。

龙袍上绣有9条龙,胸前、后背各一条,左、右两肩各一条,前、后膝盖处各二条、还有一条绣在衣襟里面。

绣九条龙取意“九五之尊”,从前面看到五条,从后面看到五条,这是因为肩上的两条前后都能看到。(如图)

▲龙袍

在古代,龙袍除了皇帝能穿外,郡王以上的也能穿,但不能穿黄色的。

其他官员不能穿,只有得到皇帝的赏赐才能穿,但必须“挑去金龙的一爪”。

到了明朝时,经过改制,龙袍的龙为五爪,四爪为蟒,随之创造出了蟒袍,包公穿的就是这种四爪蟒袍。也可以说是挑去一爪的“龙袍”。

换言之,分辨是龙袍还是蟒袍,只要看它的爪就可以了(如图)

蟒袍加身是士大夫一生追求的最高理想,这意味着大富大贵位极人臣,那么,包公有资格穿挑去一爪的龙袍吗?

包公(999~1062年)安徽合肥人,是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的进士,考中进士这一年包公28岁。

随后被朝廷任命为建昌县(今江西永修)县令。

三年后,由于父母年老多病,包拯请求在老家合肥任职,于是被任命为和州(今安徽和县)税收官员(税监)。三年后又要外调,父母不愿让他离开。然后包公就辞去了官职,回家赡养父母。

没多久父母相继去世,包公守孝三年。

到1037年才进到京都开封听选。这一年包公38岁。(包公10年的光阴白白浪费了)

10年后又回到了起点。所幸此时包公无牵无挂,这一年被朝廷授补为天长(今安徽)知县。

1041年调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

经过了10年的努力,(1052年)包公任龙图阁大学士,这也是人们为什么称他为包龙图的原因。

这一年包公53岁。

包公是63岁去世的,这十年间是包公政治生涯的高峰期,先后担任了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

尤其在办案方面成绩卓著,被皇上御赐三把铡刀。曾经为皇上的母亲申冤昭雪,“打龙袍”以抚平皇太后的创伤,这就是历史剧打龙袍的来源。

综上所述,皇上赐给包公“挑去一爪”的龙袍是理所当然和情理之中的事,包公穿蟒袍当之无愧,但他不会穿黄色的龙袍。文/秉烛读春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阿斗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阿斗是刘备之子,刘禅,字公嗣。误传啊,其实刘禅并不是很昏庸。就拿下面的例子来说。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之“和谐和美妙”(相对的),为历代有识之士赞不绝口,被视为封建社会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君臣关系的典范。作为接任者,刘禅能从父亲那里完整地承续到这种“和谐和美妙”的君臣关系,且把这种关系发展成了“黄金搭

  • 西安这座城市历史上有多少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西周12+秦3+西汉13+新王莽1+更始帝刘玄1+东汉献帝1-西晋愍帝司马邺1+前赵刘曜1+前秦6+后秦3+西魏3+北周5+隋3+唐20=63加上农民政权:赤眉帝刘盆子1+大齐黄巢1+大顺李白成1=66合计66位皇帝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久的城市,从奴隶制秦于鼎盛的西周,到封建社会达到

  • 晋朝皇帝列表 晋朝历史上有多少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晋朝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魏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公元266年2月8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即位为帝,国号大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丞相、疏族琅琊王司马睿受到王氏和中朝勋臣的

  • 清朝一共268年,历经10个皇帝,是否都没有国际视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小部落,能建成和维持一千多万,几亿人口的大清帝国的皇帝们都没有国际视野是不可能的!只不过传统的中原农耕文化与开放发散型的地中海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同!那时他们视野比起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就是比地中海文化圈的没法比,比俄国的彼得大帝也没法比。。。相对皇太极的国际视野

  • 历代开国皇帝在同一时期哪个会赢的天下?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当然这只能假设了,因为可以比较性太小了。每个时期国家状况,兵力,手下对手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先把公认的比较厉害的开国皇帝列出来。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东汉刘秀,晋武帝司马炎、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清朝我们认为努尔哈赤是开国皇帝。最终结果肯定是一样的都是皇

  • 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并非后世演义所著昏聩无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是先主刘备留下的所谓“股肱之臣”以诸葛亮为首,很多都功高盖主。刘禅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已经“大权旁落”,实权不大。想要有什么作为也是政令不通。更何况先主刘备死前曾说:刘婵可立你(指诸葛)立之,不可立,你废之自立。这无疑是悬在刘禅头上的一把钢刀啊。诸葛亮集团对刘禅的地位是有实质性巨大威胁的。而刘禅自己

  • 历史上有哪些皇帝的谥号看起来就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谥(shì)号是怎么来的。最早,周公旦、姜太公等人去世下葬之前,朝廷需要对他们生前的事迹做一番描述,于是周王朝就开始制定谥法。所以,谥号其实就是一个人一生的写照,只不过是用了超浓缩的几个字。这些字被确定下来,然后规定什么行为可以用哪个字,这就是谥法了。别看只有几个字。每个字

  • 历代皇帝都在哪个城市建都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一、夏朝1、阳城河南登封2、安邑山西夏县西北3、阳翟河南禹州4、斟河南洛阳偃师5、商丘河南商丘6、帝丘河南濮阳7、纶城河南商丘东8、原河南济源9、老丘河南开封杜良乡国都里村10、西河河南安阳东南二、商朝1、亳河南商丘南汤2、嚣河南郑州仲丁3、相河南安阳西河甲4、耿山西河津祖乙5、庇山东菏泽郓城祖乙6

  • 历史上有姓王的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姓王的皇帝,比如说有1.王莽(823),新;始建国、天风、地皇。2.王郎(2324),汉;自称为汉成帝之子刘子舆。3.王世充(619621),郑;开明;原姓支,字行满。4.王建(907919),前蜀;高祖;天复;891年占四川,903年受唐封为蜀主,907年称帝,国号蜀。5.王衍(91992

  • 如何看待末代皇帝溥仪十岁才断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我们看溥仪为何可以吃奶到十岁大:1、宫中女人多,像乳妈王焦氏这样的奶妈多,货源充足,源源不断;2、皇室中有专门供皇帝(慈禧太后)吃人奶的奶妈机构,溥仪是皇帝,可以享受这个权利,其他人还真没这个待遇;3,人奶更卫生,更有营养,对溥仪的成长是有好处的。其次,我们看溥仪吃人奶到十岁对他的影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