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改朝换代,历来是必须经过战争,群雄逐鹿的,长者统一战争长达几十年,如秦始皇一统六国。短的也要十几年奋战拼搏。如明太祖朱元璋击败天下诸侯,驱逐蒙元。要论开国皇帝谁夺权最轻松,当然是隋文帝杨坚和宋太祖赵匡胤两个人了。隋文帝杨坚凭国丈身份掌握军权,轻松鸠占鹊巢夺取北周天下。而宋太祖赵匡胤也是趁后周孤儿寡母,自己掌握了军权,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了后周天下。
一,勾结内臣,篡改遗诏,辅政托孤,夺取政权
公元580年五月,北周周宣帝宇文驾崩。杨坚同党御正下大夫刘,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篡改遗诏,让隋国公杨坚为辅政大臣,任大丞相职,彻底掌握了北周军政大权。杨坚不废一兵一卒,通过宫斗上位,完全架空外孙小皇帝。何况他女儿还是皇后。六月北周宗室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起兵反叛,被杨坚派兵镇压诛灭。公元581年,杨坚逼外孙周静帝禅让皇帝位置,改国号隋。就这样杨坚轻松夺取了北周的江山。
二,点检作天子,轻松得兵权,诈称外敌,陈桥兵变夺权。
后周周世宗柴荣在位时,赵匡胤并没有彻底掌握后周军权。当时掌握后周禁军的殿前都点检职位是张永德。一日周世宗柴荣批文件,忽然发现一块木牌写着点检做天子。以是周世宗柴荣起了疑心,回京城后立马把张永德撤换了,让赵匡胤当了这个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彻底掌握了军权。
公元958年,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的太子柴宗训登基。掌握大权的赵匡胤立即策划谋朝篡位。公元960年正月初一,赵匡胤命人假传敌情,诈称契丹人入侵。以是获得虎符调兵权。赵匡胤领大军行军到陈桥驿,立即兵变黄袍加身。拥兵反身占领汴京城。周恭帝柴宗训年幼无奈禅让退位。赵匡胤轻松夺取后周天下。
最后总结:
历史上的教训,掌握枪杆子的权臣必然是会夺权上位的。但是历史上夺权上位轻轻松松的,没有进行长期战争流血牺牲,快迅夺权的开国皇帝,确实是只有隋文帝杨坚和宋太祖赵匡胤两人当之无愧了。
中国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中,开局最难的是谁?元末明初的朱元璋算史上第一难吗?
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中,出身下层阶级的有两位,一位是汉高祖刘邦,另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按理来说,这两位打天下难度最高,但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秦朝末年,正儿八经灭秦的是项羽;灭元出力最多的也不是朱元璋,而是红巾军领袖刘福通。
统一六国,开辟王朝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开国皇帝中,打天下最难的其实是秦始皇,原因如下:
有人说,秦始皇能统一天下靠的是秦孝公以来六代君王的不懈努力,没有他们打下的基础,秦始皇根本无法统一中国,这一点确实毋庸置疑。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秦始皇打天下,结束的是中国自周朝末年以来550多年的乱世,这是任何一位开国皇帝都难以企及的一点。
复杂历史背景下的秦王伟业550多年的春秋战国,整个华夏大地狼烟四起,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周王室的名存实亡和中原各国的明争暗斗成为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到秦始皇这一代,各国都拥有了自己的文字、礼仪制度、度量衡、流通钱币,而且每个国家的统治阶层都在境内的臣民心中烙上了深深的烙印,人们心里没有中国这一说,只有各自的国家信仰,或秦、或楚、或齐等等。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背景下,秦始皇打天下的难度系数可想而知。可以这样说,刘邦、朱元璋打得是某一个势力,而秦始皇打的是六个国家,这就是根本差距。秦始皇死后的中原大地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六国贵族作乱,天下人纷纷响应,各自寻找先前国家的王室,反抗秦朝统治,因为在其心里,国家的名字并不是秦。
战国和西欧,统一和分裂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战国时期的中原大地,和现代的西欧有没有区别?答案是没有,而秦始皇做到了统一,他让整个华夏民族再一次连接成了一个整体,创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帝国,这其中的难度并不是后世君主能够相提并论的。
统一的文字,统一的版图,统一的货币度量衡,这都是秦始皇留给后人最为珍贵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些,恐怕现在的我们也像欧洲人一样四分五裂,更何谈中华民族的崛起?所以说,秦始皇统一天下的难度系数是最大的,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