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有几个皇帝没有自己孩子的?为什么?

历史上有几个皇帝没有自己孩子的?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043 更新时间:2024/3/6 0:25:50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没有自己的孩子,死后谁来接替皇位呢?某就按照几个类型简单说几个。

过继嗣子即位的过继儿子即位的比较典型的几个就是汉成帝,宋仁宗,宋高宗等。

汉成帝因为宠爱赵氏姐妹自己让自己绝后,没办法了,选择了侄子刘欣做嗣子来继承皇后。

【宋仁宗】

宋仁宗则是努力了四十多年也没有养大一个儿子,拖到不能再拖才立了堂侄赵宗实为嗣子,继承皇位。

宋高宗,是个萎货,地球人都知道,唯一的儿子夭折后再生不出来了,只好选择一个宗室侄子,就是孝宗赵。

【萎货完颜九娘】

兄终弟及【多半是权臣指定】皇帝死后无子,临朝的太后或者权臣或者辅臣指定皇弟即位的,例如晋哀帝,宋哲宗,明武宗、清穆宗等等等。

【司马丕】

晋哀帝司马丕死后没有儿子,由皇太后褚蒜子下诏,指定皇弟司马奕即位。

宋哲宗赵煦和司马丕情况一样,死后没有儿子,由嫡母皇太后向氏指定皇弟赵佶即位。

【帅哲宗】

明武宗朱厚照死后,也是没有儿子,由辅臣杨廷和奉皇明祖训选择了朱厚即位。

清穆宗载淳死后无子,由亲妈慈禧太后指定堂弟兼表弟载即位。

【苦逼清穆宗】

无子指定亲属即位的皇帝没有儿子时,生前指定了亲属即位的,其实也可以算到嗣子即位里面的,例如南燕世宗慕容德,后周太祖郭威等等。

慕容德没儿子,一直养侄子慕容超在身边,生前就指定了慕容超的储君之位,在慕容德死后,慕容超即位。

后周太祖郭威的儿子都被后汉皇帝杀死了,生前就指定了嗣子兼外甥郭荣为继承人,死后,由郭荣即位,是为后周世宗,是父慈子孝的一对楷模。

就是这样。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点个赞吧!觉得猴格写的有误的也请不吝赐教!谢谢!

可不止几个,而是有几十个之多,至于原因,更是五花八门。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古代的皇权社会,皇帝无后可不仅是不孝的问题,更是关乎国运的大事,而后宫的众多女子,便是保证皇帝能够多子多孙的一个重要保障。然而,凡事总有例外,在历朝历代数百位皇帝之中,不仅有无后的皇帝,而且多达三十一位,其中两汉十二位、南北朝两位、隋朝三位、两宋六位、明朝和清朝各三位。

两汉:共计十二位在这十二位中,西汉和东汉各占了六位。不过,由于通常不认为西汉和东汉的前、后少帝为正统皇帝,如果排除掉这四位,两汉期间则有八位皇帝无后。至于孺子婴,则由于未能继位,故而不算在内。

△前少帝刘恭和吕太后

1、西汉前少帝刘恭。刘恭是汉惠帝刘盈的长子,在汉惠帝刘盈驾崩之后,吕后立年仅五岁的刘恭为帝,史称前少帝。因刘恭年幼,由吕后临朝称制。后来,渐渐长大的刘恭得知自己母亲被吕后所杀,故而扬言长大后将要报仇,被吕后得知后,逐被囚禁于永巷,不久后将其废杀,终年九岁。

△刘弘

2、西汉后少帝刘弘。刘弘是汉惠帝刘盈的四子,在废掉刘恭之后,吕后改立刘弘为帝,是为后少帝。然而仅仅四年后,随着吕太后的病逝,“诸吕之乱”爆发,周勃陈平等人将吕氏集团彻底铲除。之后则以“刘弘并未汉惠帝所生”为由,将刘弘废除,迎立代王刘恒为帝,并将刘弘兄弟四人全部杀死。虽然生年不详,但从时间判断,其最终年纪应该也就在十岁左右。

△汉昭帝刘弗陵

3、汉昭帝刘弗陵。汉昭帝刘弗陵是汉武帝刘彻的儿子,即位时年仅八岁,由霍光辅政。而随着霍光逐渐掌握朝政大权,汉昭帝刘弗陵的私生活也开始受到干涉,在其十二岁之时,被迫纳霍光年仅6岁的外孙女上官氏为皇后,不久后因辅臣争权,上官父子被杀,但因皇后年幼,且是霍光外孙女而得以幸免,不过此事之后,汉昭帝对皇后却是越发冷落。此后,霍光为了保住权势,使用各种方式避免皇帝接触其他女人。然而,由于帝后之间不睦,再加上皇后实在年幼,在刘弗陵去世之时上官皇后也仅有15岁,导致刘弗陵无后。刘弗陵死后,废帝刘贺仅当了27天皇帝便被废,之后又立宣帝刘询为帝。

△汉成帝刘骜与赵飞燕、赵合德姐妹

4、汉成帝刘骜。刘骜是西汉第十二位皇帝,在位期间沉迷酒色、朝政荒废,朝政被王氏外戚所把持,王莽篡汉的根源由此而起。刘骜的皇后许氏虽然先后生下一儿一女,班婕妤也曾生下一子,但却全部夭折。之后,汉成帝则迷恋于赵飞燕、赵合德两姐妹,而这两姐妹为了专宠于后宫,先后害死多位怀孕的嫔妃和宫女,而两人虽然专宠十多年,却始终未能产子。汉成帝因中风去世之后,由其侄子刘欣继位。

△汉哀帝刘欣与董贤的“断袖之癖”

5、汉哀帝刘欣。这位皇帝虽然也好色,但却不好女色,而是喜好男色,“断袖之癖”说的便是汉哀帝刘欣和其男宠董贤的故事。汉哀帝在位仅七年,就因纵欲过度将身子掏空,去世时年仅二十五岁。不过由于其主要对男人感兴趣,无后也就不难理解了。刘欣去世之后,其堂弟刘被王莽立为皇帝。

△汉平帝刘

6、汉平帝刘。汉哀帝刘欣驾崩之后,王莽为了持续掌控朝政,因此便从诸多宗室之中找了年仅九岁的刘为帝。刘的皇后则是王莽的长女,元始四年(公元4年),14岁的王氏被立为皇后。不过,仅仅一年多以后,汉平帝刘便去世了。

△汉殇帝刘隆

7、汉殇帝刘隆。刘隆是东汉第五位皇帝,汉和帝刘肇的幼子。汉和帝驾崩之后,刚满百天的汉殇帝刘隆继位,但仅仅220天之后便夭折了。汉殇帝刘隆也是中国历史上继位年纪最小、且寿命最短的皇帝,由于去世时还不到一周岁,自然也就无后了。汉殇帝去世之后,在邓太后与她的哥哥车骑将军邓骘的阴谋下,年仅13岁的刘祜被立为帝,是为汉安帝。

△东汉前少帝刘懿

8、东汉前少帝刘懿。汉安帝去世之后,因皇后阎氏无子,为了持续掌握朝政,她先是废掉了汉安帝的独子济阴王刘保,接着便从宗室当中找了个幼儿刘懿立为皇帝。然而刘懿在位仅仅七个月便去世了,由于太过年幼,自然也没有留下后代。刘懿去世之后,宦官孙程、王康等人发动政变,重新拥立11岁的济阴王刘保为帝,是为汉顺帝。

△汉冲帝刘炳

9、汉冲帝刘炳。汉顺帝驾崩之后,年仅1岁的刘炳继位,是为汉冲帝。然而继位还不到一年,刘炳便驾崩了,年仅2岁,自然再度无后。

△汉质帝刘缵

10、汉质帝刘缵。汉冲帝驾崩之后,权臣梁冀拥立年仅8岁的刘缵为帝,是为汉质帝。仅仅一年半之后,刘缵便被梁冀毒死,年仅9岁,自然也是无后。

△汉桓帝刘志

11、汉桓帝刘志。汉质帝被毒死后,15岁的刘志被大将军梁冀立为皇帝。刘志在东汉皇帝当中算是在位时间较长的,但前十三年是个典型的傀儡皇帝,直到延熹二年(159)年依靠宦官单超等人诛灭梁冀,此后的刘志虽然不再是傀儡,但权力却被宦官所把持。而因宦官和士大夫之间矛盾持续激化,最终爆发了第一次党锢之祸。汉桓帝比较好色,据载后宫美女多达五千多名,然而即使如此,他仍然没有留下子嗣,只有3个女儿。刘志驾崩之后,权臣窦氏立刘宏为帝,是为汉灵帝。

△东汉后少帝刘辩

12、东汉后少帝刘辩。汉灵帝驾崩之后,在外戚何进的支持下,年仅13岁的刘辩被立为皇帝。之后不久,“十常侍之乱”爆发,大将军何进被杀,董卓率兵入京,在董卓的胁迫之下,刘辩被迫退位,董卓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再后来,各地刺史、太守、州牧纷纷起兵讨伐董卓,而刘辩则被董卓杀死,终年14岁,无后。

南北朝:共计两位1、北齐末帝高绍义。北齐文宣帝高洋的第三子,也是北齐的最后一位皇帝。578年,北齐被北周所灭,高绍义则逃往突厥,在突厥可汗的支持下,北齐逃至北边者仍受其管辖。同年十二月,高保宁在营州奉高绍义为北齐皇帝。580年,在突厥和北周关系逐步改善的大环境下,突厥佗钵可汗逐将高绍义交给北周,在被流放到蜀中之后,最终死于此地。高绍义无后的原因不太清楚,虽然生年不详,但根据高洋的病逝时间推算,他的年纪应当不小,或许因为战乱原因,颠沛流离之下导致无后。

△北周静帝宇文阐

2、北周静帝宇文阐。周宣帝宇文长子,也是北周的最后一位皇帝。大成元年(579年)正月被立为太子,二月便接受父亲的禅位成为皇帝。不过仅仅两年后,也就是大定元年(581年),便被迫禅位于丞相杨坚,北周宣告灭亡。杨坚称帝之后,宇文阐被降封为介国公,但不久便被杨坚派人杀死,终年9岁。

隋朝:共计三位隋朝的这三位皇帝全部是傀儡皇帝,均为隋末天下大乱之际被地方军阀拥立称帝。

1、隋恭帝杨侑。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在攻陷长安之后,拥立杨侑为帝。但仅仅在一年之后,杨侑又被李渊所废,李渊自立为帝,杨侑则被降封为国公,闲居长安。又一年之后,杨侑病逝(另说遇害),终年15岁。

△隋恭帝杨侑

2、天寿帝杨浩。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杨广,随即以隋炀帝皇后萧皇后的命令立杨浩为帝,改元天寿。不久后,宇文化及裹挟杨浩返回长安,但却在巩县被瓦岗军打败,只得率领残部逃至魏县。同年九月,杨浩被宇文化及毒杀。

△皇泰帝杨侗

2、皇泰帝杨侗。隋炀帝杨广被宇文化及杀死后,杨侗在洛阳被元文都等人拥立为帝,改元皇泰。但仅一年之后,杨侗便被迫禅位给王世充,杨侗被降封为潞国,并被幽禁在含凉殿。一个多月后,王世充派之子王兴本将杨侗缢杀,终年15岁。

唐朝:共计两位

△唐殇帝李重茂

1、唐殇帝李重茂。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被韦皇后毒死,李重茂被韦后立为皇帝,但大权却被韦皇后所把持。同年,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被杀,李重茂随即被废。景云二年(711年),李重茂被改封为襄王,开元二年(714年)又该改封为房州刺史,同年七月病逝,终年二十岁。

△唐敬宗李湛

2、唐敬宗李湛。唐穆宗驾崩之后,15岁的李湛继位为帝。唐敬宗在位期间荒淫无度,沉迷击鞠,史称“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朝政大权则被宦官王守澄所把持。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初八,宦官刘克明与苏佐明等同谋,将继位仅两年多的李湛杀死,终年18岁。

两宋:共计六位其中北宋两位,南宋四位。如果将留王政权的赵和赵排除在外,两宋则一共只有四位皇帝无后。

△宋仁宗赵祯

1、宋仁宗赵祯。宋真宗赵恒驾崩之后,13岁的赵祯继位为帝,由于皇帝年幼,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直到明道二年(1033年)才开始亲政。宗仁宗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仁君,其在位共计四十二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最终于嘉八年(1063年)崩氏,终年54岁。赵祯先后有过三个儿子,却先后夭折,导致其无后。其去世之后,养子赵曙继位,是为宋英宗。

△宋哲宗赵煦

2、宋哲宗赵煦。宋神宗驾崩之后,年仅9岁的赵煦继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高氏任用司马光等人恢复旧制,废除了王安石变法以来的一系列政策,史称“元更化”。元佑八年(1093年),高氏去世之后,赵煦开始亲政,不久便下诏实施元丰新法。赵煦也算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但亲政仅仅七年之后,便于元符三年(1100年)病逝,年仅24岁。因其独自赵茂出生仅三月便夭折,故而也无后。赵煦去世之后,其弟赵佶继位,是为宋徽宗。

△宋高宗赵构

3、宋高宗赵构。“靖康之难”爆发之后,赵构南渡南京应天府继位称帝,建立南宋。在位初期任用岳飞、韩世忠等将领,倒是颇有一番作为,但之后却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处死岳飞更是成为其一生污点。在位三十五年之后,赵构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于养子赵。其独子赵3岁便夭折,此后一直无子。

△宋宁宗赵扩

4、宋宁宗赵扩。宋广宗于绍熙五年(1194年)被逼退位,韩胄、赵汝愚等大臣拥立赵扩继位。嘉定十七年(1224年)9月18日,宋宁宗赵扩驾崩。由于其亲生的9个儿子赵、赵坦、赵增、赵觌、赵、赵圻、赵、赵、赵全部幼年夭折,导致无后。其病逝后,史弥远联合杨皇后假传宁宗遗诏,废太子赵为济王,立沂王赵贵诚为新帝,更名为昀,是为宋理宗。(赵、赵贵诚均为其养子)

△宋端宗赵

5、宋端宗赵。南宋在蒙古的铁蹄下被灭,文天祥、陆秀夫等人则拥立赵于德二年五月一日(1276年6月14日)在福州称帝。在蒙古的步步紧逼下,宋端宗于景炎二年(1277年)逃至秀山,后又撤退至井澳(今中山市南海中),殷飓风而落水,因此而染病,并最终于次年去世,终年9岁。

△宋末帝赵

6、宋末帝赵。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在宋端宗病逝后,赵在冈州继位,改元祥兴。祥兴二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与蒙元在崖山展开决战,史称“崖山海战”。宋军在被元军击败之后,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8岁的赵跳海而亡。

明朝:共计三位

△明代宗朱祁钰

1、明代宗朱祁钰。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所俘虏。在于谦等大臣的劝说下,孙太后下诏立王朱祁钰为帝,次年改元景泰。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朱祁镇重新复位,改元天顺。二月,朱祁钰被废为王,软禁于西苑,不久后去世,终年30岁。其独子朱见济5岁便夭折。

△明武宗朱厚照

2、明武宗朱厚照。明孝宗朱佑樘之子,这是明朝争议较多的一位皇帝,关于其一生之评价,两极分化极为严重。其一生虽有不少功绩,但胡作非为倒也的确有一套,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终年31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沉迷酒色的原因,在位十六年的他并没有子嗣。

△明熹宗朱由校

3、明熹宗朱由校。明光宗朱常洛的长子,朱常洛去世之后,16岁的朱由校继位。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大明已然是大厦将倾。天七年(1627年)八月十一日,因意外落水生病的朱由校,在服用“仙药”之后身亡,终年25岁。其长子朱慈燃生下就是死胎,次子朱慈则夭折,三子朱慈炅也于天启六年薨。

清朝:共计三位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1、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也就是同治帝,咸丰帝驾崩之后继位。其在位期间,清朝先后平定太平天国动乱、陕甘回变,同时兴办洋务新政,清朝后期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的时期,史称“同治中兴”。同治十三年二月初五(1875年1月12日),同治帝驾崩,终年19岁。因其孩子尚未出生便被慈禧害死,因而无后。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

2、清德宗爱新觉罗载。也就是光绪帝,在同治帝去世之后,被两宫皇太后立为皇帝,由于慈安太后去世,慈禧大权在握。其在位期间推行“戊戌变法”,但受到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反对,后被袁世凯出卖,被慈禧太后幽禁于中南海瀛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光绪帝一直没有孩子,虽与慈禧的干预有关,但更多应该是自身的问题。

△爱新觉罗溥仪

3、清末帝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最后一位皇帝,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先后两次在位。溥仪的一生极为曲折离奇,其最终于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其一生结婚四次,共娶五位妻子,但始终未能留下子嗣,应该也是自身问题。

由于本人知识量有限,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清朝时候的历朝皇帝有几个。分别是那些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名),庙号太祖,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年号天命,全称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第二个皇帝皇太极(名),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年号先天聪后崇德,全称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第三个皇帝顺治(年号,以下同),名福临,庙号世

  • 中国历代开国皇帝都是谁 清楚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夏大禹文命商汤天乙周武王姬发秦始皇帝赢政汉高祖高皇帝刘邦魏世祖文皇帝曹丕蜀昭烈皇帝刘备吴太祖大皇帝孙权晋世祖武皇帝司马炎南北朝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齐高皇帝萧道成梁高祖武皇帝萧衍陈高祖武皇帝陈霸先北朝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拔北齐显祖文宣皇帝高洋北周高祖武皇帝宇文邕隋高祖文皇帝杨坚唐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

  • 为什么汉到隋大多是帝号,从唐朝开始是宗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一个古代皇帝有好几个称谓,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并且在皇帝生前、死后起个什么名号也是大有学问可讲的。要问答好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庙号、谥号的区别。简单地说,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

  • 中国十二帝分别叫什么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庙号太祖,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年号天命,全称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第二个皇帝皇太极,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年号先天聪后崇德,全称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第三个皇帝顺治,名福临,庙号世祖,谥号章皇帝,全称体天隆运

  • 刘备、刘邦、刘禅、刘秀、刘彻,他们之间都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刘彻、刘秀、刘备、刘禅皆是汉帝,刘邦是西汉开国皇帝,为汉高祖;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为汉武帝;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为汉光武帝;刘备是蜀汉开国皇帝,为汉昭烈帝;刘禅为蜀汉末帝,为汉怀帝。在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前,先来大概了解这五位汉帝。汉高祖刘邦。刘邦起于微末,本是泗水亭一个小亭长,适逢秦末乱世,

  • 历史上寿命最长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乾隆的全名叫做爱新觉罗弘历,他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所以也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的在位时常也非常长,在位60年。但是在他退位时,也继续训政,所以他在历史上掌握政权长达63年。他是在我国历史上掌握权力时长最长的皇帝,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他在历史上活了87岁。历朝历代大小皇帝几

  • 天顺与成化分别是哪两个皇帝的年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天顺是古代年号名,历史上以天顺作为年号的有以下几次:元朝时期天顺帝的年号、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天顺(元年:1328年-末年:1328年)是元朝时天顺帝阿速吉八的年号,共计1年。天顺为中国明朝第六个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二次登基后的年号,相对于公元1457年至1464年,前后共八年。成化(公元1465--14

  • 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的谥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光绪帝的谥号应该是最后的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末代皇帝溥仪的身份是慈禧太后临终前册立的,时年仅三岁。他的父亲载沣是光绪皇帝的弟弟,以摄政王身份监国。武昌首义后,溥仪于1912年2月被迫颁布退位诏书,立268年的清王朝宣告灭亡。而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溥仪,去世后葬于何处?是土

  • 末代皇帝溥仪离开紫禁城时,为何皇宫内哭泣声一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申明一点,溥仪那不叫离开紫禁城,叫被逼逃离了紫禁城,是身不由己,不得已而为之的。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可不是一般的大,必须要厘清。不过,硬要这么说的话,倒是也可以,毕竟受了刺激的溥仪,时刻想着离开皇宫,去做一些与民国宪法相违背的勾当。当然,以他的优柔寡断,是做不出什么大事情的,只要严密提防着,也就是一跳

  • 西汉和东汉出过哪些有作为的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小时候读过增广贤文,书中有句:汉称七制,唐羡三宗.说得就是汉代有七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唐代只有三位.这七位较有作为的皇帝,一般来说前l四后三,即西汉有四位,东汉有三位,分别是:西汉:孝文帝刘恒孝景帝刘启孝武帝刘彻孝宣帝刘病已东汉:光武帝:刘秀孝明帝:刘庄孝章帝:刘你好。西汉:高帝(刘邦)惠帝(刘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