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汉到隋大多是帝号,从唐朝开始是宗号?

为什么汉到隋大多是帝号,从唐朝开始是宗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717 更新时间:2024/3/6 1:08:30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一个古代皇帝有好几个称谓,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并且在皇帝生前、死后起个什么名号也是大有学问可讲的。要问答好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庙号、谥号的区别。简单地说,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始于商朝成汤时期。但是,谥法在秦朝时曾一度中断。秦王赢政于公元221年统一中国后,认为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于是下令废除了谥法,自称“始皇帝”。后世子孙世代相传,即二世、三世皇帝。后来到了汉朝,谥法才恢复过来。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一般说:凡称某某帝的便是谥号。凡称某某祖、某某宗的就是庙号,但在历史各阶段习惯上的称呼又有些不同。唐朝以前,一般都只称“谥号”,如汉光武帝,魏武帝,隋炀帝等等。唐朝以后,一般都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明神宗等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汉朝恢复了谥号后,一直到隋朝时,皇帝的谥号都不太长,一般都是一两个字。汉武帝的谥号就是“武”字,也称做“孝武皇帝”,汉武帝的庙号是世宗,全称应该是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所以,我们称呼汉朝至隋朝的皇帝,一般都是称呼其谥号最方便,如魏武帝(曹操)。

唐宋时期是谥法大发展的时期。谥法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美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唐朝皇帝的谥号取得越来越长,称呼起来很不方便,更加夸张的是,武则天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谥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元圣文神武皇帝”。再加上自唐朝开始,每个皇帝都有庙号,所以这时以称呼其庙号比较方便。如唐高祖、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等。例如李渊谥号:高祖:神大圣大光孝皇帝。

答完这道题,出了一头汗,真不知道,皇帝们的后人这么费事有什么用,再好听的尊号,也抵不过后人对你的评价,现在人们不是常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吗?

对皇帝的称呼,其实就是用皇帝的什么号的问题,皇帝在世时,一般会有年号,去世后,会有谥号和庙号,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在秦朝时期,秦始皇废除了庙号和谥号,统称一世、二世乃至千万世。汉朝又恢复了谥号和庙号,一般只要被承认的皇帝都有谥号,但庙号使用很严格,只有功绩很大影响很大的皇帝才有,比如西汉有庙号的皇帝只有四个,连汉景帝、汉昭帝这些比较有作为的皇帝都没有庙号。十六国以及南北朝乱世,出现庙号泛滥的情况。所以称呼皇帝大多用谥号,即什么帝,比如汉文帝,隋文帝。从唐朝开始,皇帝一般都有庙号,而且庙号的制定比较规范,谥号却开始乱起来了,不但谥号的字数越来越多,而且大多雷同且名不副实,难以记忆,造成使用上的困惑。所以唐朝以后大多使用庙号,即什么祖什么宗,比如唐太宗,宋太祖。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年号?

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西汉汉武帝刘彻的“建元”。在汉武帝之前,中国的纪年只有年数、没有年号,史家以王号纪年。

二、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年号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宣统”。1908年,清德宗爱新觉罗载驾崩,爱新觉罗溥仪继位,年号宣统(1908年1912年)。

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西汉汉武帝刘彻的“建元”。在汉武帝之前,中国的纪年只有年数、没有年号,史家以王号纪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正式创立年号,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其中:建元为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35年。二、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年号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宣统”。1908年,清德宗爱新觉罗载驾崩,爱新觉罗溥仪继位,年号宣统(1908年1912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废除年号纪年的做法,改用民国纪年。虽然在袁世凯称帝时使用过“洪宪”的年号,而爱新觉罗溥仪在担任满洲国执政和皇帝时分别使用过“大同”和“康德”的年号,但是通常不为中国正统史书所承认。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十二帝分别叫什么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庙号太祖,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年号天命,全称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第二个皇帝皇太极,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年号先天聪后崇德,全称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第三个皇帝顺治,名福临,庙号世祖,谥号章皇帝,全称体天隆运

  • 刘备、刘邦、刘禅、刘秀、刘彻,他们之间都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刘彻、刘秀、刘备、刘禅皆是汉帝,刘邦是西汉开国皇帝,为汉高祖;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为汉武帝;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为汉光武帝;刘备是蜀汉开国皇帝,为汉昭烈帝;刘禅为蜀汉末帝,为汉怀帝。在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前,先来大概了解这五位汉帝。汉高祖刘邦。刘邦起于微末,本是泗水亭一个小亭长,适逢秦末乱世,

  • 历史上寿命最长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乾隆的全名叫做爱新觉罗弘历,他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所以也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的在位时常也非常长,在位60年。但是在他退位时,也继续训政,所以他在历史上掌握政权长达63年。他是在我国历史上掌握权力时长最长的皇帝,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他在历史上活了87岁。历朝历代大小皇帝几

  • 天顺与成化分别是哪两个皇帝的年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天顺是古代年号名,历史上以天顺作为年号的有以下几次:元朝时期天顺帝的年号、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天顺(元年:1328年-末年:1328年)是元朝时天顺帝阿速吉八的年号,共计1年。天顺为中国明朝第六个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二次登基后的年号,相对于公元1457年至1464年,前后共八年。成化(公元1465--14

  • 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的谥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光绪帝的谥号应该是最后的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末代皇帝溥仪的身份是慈禧太后临终前册立的,时年仅三岁。他的父亲载沣是光绪皇帝的弟弟,以摄政王身份监国。武昌首义后,溥仪于1912年2月被迫颁布退位诏书,立268年的清王朝宣告灭亡。而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溥仪,去世后葬于何处?是土

  • 末代皇帝溥仪离开紫禁城时,为何皇宫内哭泣声一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申明一点,溥仪那不叫离开紫禁城,叫被逼逃离了紫禁城,是身不由己,不得已而为之的。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可不是一般的大,必须要厘清。不过,硬要这么说的话,倒是也可以,毕竟受了刺激的溥仪,时刻想着离开皇宫,去做一些与民国宪法相违背的勾当。当然,以他的优柔寡断,是做不出什么大事情的,只要严密提防着,也就是一跳

  • 西汉和东汉出过哪些有作为的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小时候读过增广贤文,书中有句:汉称七制,唐羡三宗.说得就是汉代有七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唐代只有三位.这七位较有作为的皇帝,一般来说前l四后三,即西汉有四位,东汉有三位,分别是:西汉:孝文帝刘恒孝景帝刘启孝武帝刘彻孝宣帝刘病已东汉:光武帝:刘秀孝明帝:刘庄孝章帝:刘你好。西汉:高帝(刘邦)惠帝(刘盈)

  • 清朝有哪12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名),庙号太祖,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年号天命,全称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第二个皇帝皇太极(名),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年号先天聪后崇德,全称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第三个皇帝顺治(年号,以下同),名福临,庙号世

  • 元朝皇帝为啥都不穿中国传统龙袍、坐中国龙椅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说蒙古人不学儒家,就是野蛮。可实际上,儒家文化只是蒙古人统治下的一个文明,有一些人懂就足够了,就像现在,会全国汉族学生去学习蒙古语,藏语?去学习苗族习俗,壮族文化?有请元朝龙袍模特忽必烈登场,这幅狩猎图中的忽必烈皮袍下面就是龙袍冕服天子冕服:衮冕,制以漆纱,上覆曰,青表朱里。之四周,匝以云龙。冠

  • 唐朝的著名人物的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唐朝建立初期,封秦王,立下赫赫战功。即帝位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他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