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评价一下历史人物

评价一下历史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14 更新时间:2024/2/15 10:31:11

一、评价一下历史人物

鲁班聪明的木匠

詹天佑有志气的工程师

江姐巾帼英雄

鲁迅爱国作家

二、怎样正确评论历史人物?

要想对历史人物做出合情合理的评价,必须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下,具体注意下列几点:

1.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评估。

2.确定评估标准。

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3.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人物的评估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对历史人物要考虑他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4.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是时势造就出来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一定影响力。

5.要根据具体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克服思维定势,将材料观点和教材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6.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决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

也就是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给予评价。

下面我们以评价曹操为例加以说明:

一是要注意区分文学作品的曹操形象与历史中真实的曹操。文学作品中,由于受到“忠奸论”与“正统”(正名)思想影响,将曹操丑化,评为乱世奸雄。

戏剧舞台上定位之为“白脸”。问题出在文学作品脱离了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更多地是以个人的感情作为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违背了评价历史人物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二是要将曹操历史作为中的“为政”与“为文”加以区分。政治上,曹操挟豪强之威,挟天子以令,注意发展生产,唯才是举,掌握军事计谋,运筹帷幄。

文学上开创建安文学新气象,作品流传千古,如《短歌行》等,意蕴深远。

三是是将“正统”思想与历史人物对中国社会进步的客观或主观进步性加以区分。东汉没落瓦解,非曹操之过,亦非曹操所能挽救,罪不在操,但曹操发动战争兼并战争,当然给人民带来困苦,此为过。

“正统”思想不可以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只有认清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才能正确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四是注意曹操为统一天下所做的努力,尤其是赤壁之战。此乃条件不成熟之举。要求统一是历史的进步,但违背历史客观,一意孤行,未能实现,此为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

三、评论陈胜作文

陈胜为何高举“张楚”旗帜

公元前209年,安徽大泽乡境里爆发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九百名准备北上戌守渔阳的贫苦农民,因不甘暴雨误期而被杀头的厄运,在陈胜、吴广的领导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为坛而盟”,“袒右,称大楚”,将矛头直接对准残暴的秦王朝。

此时的中国,犹如一个弥满煤气的房间,突遇一点火星,便爆响为熊熊列焰。起义军所到之处“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饱受欺凌的劳苦大众,宛如百川归海汇成势不可挡的洪流,连下数城,很快占据秦之重镇陈。陈胜在大家的拥戴下称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民阶级的政权张楚。

随后,陈胜分兵数路,向全国进军,主力在周文率领下直捣秦的都城,一直攻到戏(陕西临潼附近)。后来,虽然在秦王朝的疯狂反扑下,起义军主力遭到重创,吴广、陈胜相继遇害,“张楚”政权仅存半年之久,钽由陈胜委派的其他义军,加入刘邦、项羽的队伍,经过两年的苦战,终于推翻了秦王朝。

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也永远彪炳史册。

“张楚”,即张大楚国之意。陈胜吴广为何要高举“张楚”旗帜,建立“张楚”政权呢?笔者在查阅文献史料的基础上,认为有以下三种原因。

其一,起义及陈胜称王的地点都在楚地。大泽乡是战国时楚国的疆土。当时楚国是疆域最大的南方国家,其鼎盛时,西接巴蜀,楚约在前678年在此修筑长城,设关塞。

北境达到陈(今淮阳)召陵(今鄢陵)以北,东到大海,南跨吴越。陈胜起义的前期基本在楚地,张楚政权建在陈,这里曾是楚的都城。因此以张大楚国来号召楚地群众,是最有感召力的。

其二,是陈胜审时度势,激励将士的军事战略。楚国原来与秦并无宿仇,战国前期两国通婚,为友好之邦。

但随着秦国之扩张,秦窥觎楚之广阔国土,丰厚资源,逐渐将矛头指向楚国。秦先占巴蜀,控制长江上游,对楚构成威胁,后逐步蚕食,并利用不光彩的外交手段,将楚怀王骗入秦国,被逼至死。楚人深感耻辱,对怀王之死,非常哀怜,种下对秦人仇恨的种子。后秦将白起攻破郢都,焚烧楚先王陵墓,楚人非常痛恨。

在秦的步步紧逼下,楚之都城先由郢迁陈,又迁寿春,不久国破王虏,楚国灭亡。楚人对秦之残暴满腹仇恨,楚南公曾言,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表达了楚夫人与秦不共戴天,誓死抗争的复仇精神。因此,陈胜在起义前就同吴广商议:“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因此,陈胜高举张楚之旗帜,是他审时度势、善抓要害的战略决策。

其三,起义军首领和士卒多为楚人。起义的九百人,是在楚地征发屯集的,多是楚人。《史记》等文献资料,多称起义军为“楚人”、“楚卒”、“楚盗”。

后来,起义军“行收兵,比至陈”,也都在楚地,队伍迅速扩充为数万之众,自然也多是楚人。特别是起义军的首领陈胜也是楚人。《史记。李斯列传》中,赵高诬陈胜为“楚盗陈胜”,《陈涉世家》中称:“陈胜者,阳城人也。”阳城今属何地?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但披沙拣金,经诸多历史学家考证,陈胜故里阳城圈定在河南境内的登封、方城两处。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秦史专家马百非在《秦集史》之郡县志中,列出秦时有两个阳城县。其一为南阳郡的阳城县(今方城),他引用《史记。曹参世家》:“从南攻,与南阳守战阳城郭东。。。。。。取宛,虏,尽定南阳郡”,《集解》徐广曰:“阳城在南阳”,汉应劭曰“今堵阳”,《清统志》:堵阳故城在河南方城县东六里。

这些史料足以证明方城在秦为阳城。另一处为颖川郡的阳城县,故城在今登封县东南三十五里。但同时马百非又指出《中国历史地图集》明确将陈胜故里阳城为南阳郡。二者到底哪里是陈胜故里,实际是显而易见的。颖川郡的阳城县从未属过楚国,而是由郑入韩,再入秦。而南阳郡的阳城县在春秋时属楚,楚曾在方城山修筑长城。

《春秋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派屈完到召陵与齐国会盟,面对齐侯八国联军的武力威胁,屈完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一般来讲,号召性标志都应经一个组织的首领决定取舍,不难想象,如果陈胜不是家居楚地,而称“张楚”,那是怎么也说不通的。

这一点,有不少有智之士加以论证,持肯定态度。著名历史学家、上海大学教授谭其骧著有《陈胜乡里阳城考》一文,进行了精辟的论证,驳斥了登封说、宿县说、商水说,认为陈胜故里最有说服力的应该是南阳郡阳城县。1987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由王成斌等为主编编撰,由徐向前元帅题写书名,聂荣臻元帅题词的《中国一百个军事家》一书,该书不仅将陈胜列为我国百名军事家之一,更明确提出,陈胜是今河南省方城县人。

得到胡乔木等国家领导人和专家的支持和关注。这些都充分证明:陈胜是楚人,其故里在方城县。陈胜高举“张楚”旗帜,顺天应人,确实不愧为我国第一位农民阶级军事活动家。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有关人和动物寿命的关系的神话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帕斯捷尔纳克在《日瓦格医生》里讲了一个故事:上帝最初给人、马、狗、猴4种动物分配寿命。人睡懒觉,迟到了,上帝把手里剩下的25年全给了人。人很贪心,要多一点。上帝只好请人跟其他动物去商量。人先央求马,马很善良,匀出自己25年寿命给人。人再找狗、猴子商量,狗和猴子也各匀给人25年。人终于有了百年寿命。从

  • 姓潘的历史名人 姓潘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潘安(247年D300年),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d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美姿仪,少以才名闻世,潘安二十岁,时晋武帝躬耕藉田,潘安作赋以美其事,洒洒千言,辞藻优美,为众所疾,遂十年不得升迁。潘安三十余岁出为河阳县令,令全县种桃花,遂有“河阳一县花”之典故。与

  • 历史上姓赵的三国名人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指鹿为马的赵高,赵胜:战国时赵国贵族,又称平原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以“食客数千人”而著称。赵奢:战国时赵国名将,善用兵,因功封马服君。赵云:三国时蜀汉名将,河北正定人,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誉为“一身是胆”。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赵孟:元代杰出书画家,浙江吴兴人。其人精于正、行书和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姓李的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李姓是我国大族,人口众多,名人也如同过江之鲫数不胜数,这里简单介绍几位喜欢的。李光弼唐代名将,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功勋无数,相比郭子仪,张巡这些同时代名将,李光弼更是将中之将。战法多变,闪电战,游记战,迂回战,地道战,还有令人瞠目结舌的母马战,令敌人防不胜防,是不是感觉和我党战术十分相似,真乃神人也。李

  • 历史上有史可进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怀疑楼主问的是“史可法”,如果是,请楼主百度“史可法”,百度百科有关于此人的详细介绍。如果不是,我只能告诉你,在迄今还能查阅的历史文献里没有“史可进”这个人物。然而,悠悠5000年华夏历史有数以亿万计的炎黄子孙,而那些史官记载的都是对历史进程和中华文明有影响的人和事。“史可进”这个名字虽然没有在历史

  • 清朝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八福晋郭络罗氏,她是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和硕额驸明尚之女康熙的宠妃宜妃(郭络罗氏)的侄女,也是九阿哥胤的表妹,她从小在宜妃身边长大,深的康熙的宠爱,虽不是格格却比格格更娇贵,可以说康熙除了娇惯太子以外就最娇惯这个女孩子了,可以说是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娇女,而有趣的是这位天之娇女却嫁给了当时默默无闻

  • 求100字历史人物简介 、现场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屈平(约前340-约前278)字原,通常称为屈原;芈姓屈氏。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约于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屈原像宜昌市秭归县),自称颛顼的后裔。屈

  • 黄帝是上古,还是夏朝时期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夏朝是禹在前2070年建立的,禹在尧、舜之后,而黄帝又在他们之前,所以黄帝是上古时候的人物。夏朝(约为前2000年约前1600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积极、诚心为你解答,给个好评吧亲,谢谢啦夏

  • 历史上公子小白是什么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公子小白”即“齐桓公”(公元前716前643年),中国春秋时齐国国君(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吕氏,名小白。僖公三子,襄公之弟。在位时期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国力强盛。联合中原各国攻楚之盟国蔡,与楚在召陵(今

  • 四面楚歌的主要人物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主人公是项羽因为这个故事主要围绕项羽展开,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故事全文如下: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