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姓皇帝有哪些?

高姓皇帝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647 更新时间:2024/1/16 23:30:56

高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最早出现于上古黄帝时期,中国最早系统记录姓氏来源的典籍《世本》记载:“黄帝臣高元作官室”,春秋时期,齐太公吕尚(姜子牙)的六世孙齐文公吕赤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

高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源流众多,在《百家姓》中排第153位,主流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内,但在春秋以后,以齐鲁之地分布居多。

至于高姓的皇帝有:

高湛_北齐世祖,武成帝(公元537-公元569)

高恒,北齐幼主(公元570-公元578)

高殷,北齐废帝(公元545-公元561)

高纬,北齐后主(公元556-公元577)

高演_北齐肃宗,孝昭帝(公元535-公元561)

只有高洋一人高洋(529~559年),字子进,因生于晋阳,一名晋阳乐。北齐开国皇帝,齐文宣帝,550-559年在位。他是东魏权臣、北齐神武皇帝高欢次子、北齐文襄皇帝高澄的同母弟,母亲为娄氏。出生时有异兆,相貌奇特。幼时其貌不扬,沉默寡言,其实大智若愚,聪慧过人,深沈有大度。虽常被兄弟嘲笑或捉弄,但其才能甚得父亲欣赏。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各存在了多少年?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中国历史上建国王朝时间排名?

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楚、西汉、新莽、玄汉、东汉、三国、晋朝、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一、朝代顺序列表

1、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2、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6、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8、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9、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10、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11、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共计:156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16、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西汉历代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1、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前195年,在位8年,草莽出身,斩蛇起义,推翻秦朝,消灭项羽,建立汉朝2、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5年-前188,在位7年,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其实大部分政权在母亲吕雉手中3、汉前少帝刘恭,后被废,公元前188年-前184年,在位4年,实际为高后吕雉摄政4、汉后少帝刘弘

  • 唐朝历代皇帝详细的家族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唐二十八帝顺序如下:1.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唐武德元年(高句丽婴阳王二十九年,隋天寿元年,隋皇泰元年,高昌义和五年,618年)至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王九年,高昌延寿三年,626年)在位;2.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高祖第二子,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王九年,高昌延寿三年,626年)至唐

  •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扫灭六国,开辟岭南,奠定中国的传统版图,立万古不朽之伟业。修长城,筑秦陵,建阿房宫,都是人类奇迹,但是劳民伤财,加之法度苛严,焚书坑儒,为后世所诟病。其功也至伟,其弊也至深,评价两极。汉高祖:出生行伍,斩蛇起义,诛灭暴秦和强楚,以无为治天下,使天下得以休养生息,开辟两汉四百年基业,奠定我民族

  • 唐朝皇帝与三省如何下达政令,是怎样的流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前期中央政权的主要机构是三省六部制(尚书、中书、门下)中书令或由皇帝处领旨,或将宰相议决之事,交其属下中书舍人起草诏令。中书舍人共6人,制作诏令过程中可互相商量。中书省拟好诏令后,转门下省。门下省如发现诏令有违失,可驳回,封还中书重拟,如审议合格后,由侍中(门下省长官)向皇帝进呈“画敕”,表示认

  • 1798年是哪一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清仁宗爱新觉罗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爱新觉罗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子,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在位二十五年(1796-1820年在位),年号“嘉庆”。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终年六十一岁。庙号:清仁宗,谥号:受

  • 有各朝代 皇帝年号 的表~包括谥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秦(秦代帝王无谥号,以世代作为帝号)始皇帝赢氏讳政二世皇帝讳胡亥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1、西汉景帝刘启(生卒时间:前188年-前141年)。汉文帝刘恒三子,在位16年。2、东汉明帝刘庄(公元29年-公元75年)。光武帝刘秀四子,东汉的第二个皇帝,在位18年。3、汉少帝刘辩(173年-190年)。在位不到

  • 汉代有作为的皇帝分别为哪七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汉和帝刘肇,汉成帝刘骜徐州共出了11位开国皇帝,如刘邦、刘秀、刘备、曹丕、刘裕、萧衍、萧道成、朱全中、李升、朱元璋、洪秀全。若连同他们的继位子孙也计算在内,则有汉代24帝、南朝8帝,加上南唐3主,共有35个帝王是徐州人。徐州,简称徐,古称

  • 汉朝以后的五个朝代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以后的五个朝代:1、晋朝晋朝(266420年)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一,两晋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其中东晋属于六朝之一。2、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开始

  • 大唐盛世是指的哪个皇帝到哪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史学上盛唐指从唐高宗时代开始到唐宪宗时代结束的一段时期,大致相当于公元650年到820年。此时的中国物产丰盈,国泰民安,边疆稳固,物华天宝,一派盛世景象。中国还完全有能力镇得住四方。明代高在《唐诗品汇总序》中将唐诗的发展分成初、盛、中、晚四个阶段,其中盛唐指玄宗开元元年(713)——代宗大历元年(7

  • 汉武帝之后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之后的皇帝是汉昭帝刘弗陵。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汉武帝于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四天后的丁卯日,汉武帝驾崩于五柞宫,享年七十岁。汉昭帝登基时才8岁,却聪明伶俐、十分果断,对匈奴的政策十分得当。面对汉武帝时代的连年征战、增加徭役,汉昭帝听取重臣的建言,减少赋税,足足减少了3倍,进一步深化了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