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十几个皇帝

明朝十几个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068 更新时间:2024/2/29 13:46:33

明朝十几个皇帝

明朝十几个皇帝?相信大家对我国历史朝代上的明朝并不陌生,明朝曾经强大过,这与明朝的皇帝有着直接的关系。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明朝十几个皇帝的相关内容。

明朝十几个皇帝1明朝(1368年D1644年)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很多说是17,实际是16个,因为明英宗,正统(天顺)皇帝,朱祁镇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在位,因做过两次皇帝,故用两个年号。

1、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1368年-1398年在位

2、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1398年-1402年在位

3、明太宗(成租)永乐皇帝,朱棣1402年-1424年在位

4、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1424年-1425年在位

5、明宣宗,宣德皇帝,朱詹基1425年-1435年在位

6、明英宗,正统(天顺)皇帝,朱祁镇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在位,因做过两次皇帝,故用两个年号。

7、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1449年-1457年在位

8、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1464年-1487年在位

9、明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1487年-1505年在位

10、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1505年-1521年在位

11、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1521年-1567年在位

12、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1567年-1572年在位

13、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1527年-1620年在位

14、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1620年在位28天

15、明熹宗,天皇帝,朱由校1620年-1627年在位

16、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1627年-1644年在位

明朝十几个皇帝2明朝每两个皇帝之间的关系

1、朱元璋传位给孙子朱允桑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

2、朱棣夺了侄儿朱允傻幕饰唬即明成祖。

3、朱棣传位给长子朱高炽,即明仁宗。

4、朱高炽传位给长子朱瞻基,即明宣宗。

5、朱瞻基传位给长子朱祁镇,即明英宗。

6、朱祁镇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其弟J王朱祁钰登基称帝,明宪宗追认其皇帝之位,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称明景帝、景泰帝。

7、朱祁镇发动“多门之变”重新从弟弟朱祁钰手中夺回皇位。

8、朱祁镇传位给长子朱见深,即明宪宗。

8、朱见深传位给第三子朱v樘,即明孝宗。

9、朱v樘传位给长子朱厚照,即明武宗。

10、朱厚照驾崩后,因无子,皇位由其堂弟朱厚屑坛校即明世宗。

11、朱厚写位给长子朱载,即明穆宗。

12、朱载传位给长子朱翊钧,即明神宗。

13、朱翊钧传位给长子朱常洛,即明光宗。

14、朱常洛传位给长子朱由校,即明熹宗。

15、朱由校传位给弟弟朱由检,即明思宗。

扩展资料:

明朝皇位不是父子相传的原因:

1、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朱允赡旰沤ㄎ模传承自他的爷爷开国皇帝朱元璋,原因是朱允傻母盖自缢懒恕

2、明朝的第6位皇帝朱祁镇和第七位皇帝朱祁钰是兄弟关系,朱祁钰之所以能当上皇帝,是因为朱祁镇被蒙古俘虏了,且朱祁镇的儿子当时还小,蒙古大军正兵临城下,危难之际,由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当皇帝。

3、明朝第10位皇帝和第11位皇帝是堂兄弟关系,他们最亲的关系是他们的爷爷,即明朝的第八位皇帝朱见深。朱厚照因为没有儿子,所以从其他宗族中找继承人,于是找到了朱厚小

4、明朝最后两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和思宗朱由检是兄弟关系,朱由校将皇位传给弟弟不像朱祁镇一样是因为被外界所逼,而是不得不传位给弟弟,因为朱由校死的时候才23岁,自己没有儿子。

明朝十几个皇帝3明朝皇帝为什么多数短命

十六位帝王中,论高寿也就明太祖、明成祖两个早期皇帝,他们的寿命皆超过六十岁。而后,明朝皇帝寿命大幅下滑,多数在四十多岁的时候驾崩。

在明朝历史中,寿命最短的为天启,年仅二十三岁;正德皇帝离世的时候也不过三十一岁;虽说,古代平均寿命不够,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寿命还没有平均线高,实在令人疑惑。

皇帝短命,但明朝大臣却出奇的高寿,在明朝中期,寿命超过五十岁的大臣数不胜数,进入内阁的官员基本都是五十岁以上,连首辅大臣寿命都超过古稀之年。

与之年代相邻的清朝,除了顺治皇帝因病早逝,其他皇帝大多都是长寿之命,甚至,乾隆成为古代年龄最大的帝王,康熙则成为执政岁月最久的帝王。

鲜明对比下,明朝的帝王则显得命运多舛。那么,为何会造成如此明显的差异呢?

通过历史记载可知,明朝历代的皇帝身体虚弱,这或许是造成早逝的主要原因。成化在三十岁的时候,身体腐朽如老年,他就曾叹息“老将至”;孝宗自幼身体虚弱,即位后,在繁重国事的劳累下,身体积劳成疾,历史学者认为,不排除孝宗患有先天性病症。

在此之后,嘉靖、隆庆、万历等三位皇帝的身体同样不容乐观,这一定程度上在遗传中处于劣势。后来的泰昌、天启健康更加糟糕,如同弱女子一般。如果说,明朝皇帝短命,是因为基因遗传的问题,但是,为何同为皇室血脉的其他蕃王却依旧长寿呢?

许多出自朱家的亲王、郡王能够活到七八十岁,且占了很大的比例。他们甚至在晚年的时候妻妾成群,儿孙最多可达百个。因此,朱家皇帝寿命不高,跟遗传并没有必然联系。后世便有人猜测,是否是,明成祖朱棣自身存有遗传病症,导致在他之后的永乐系帝王普遍短命呢?

我们可以通过统计一下永乐系的留下的子孙中,有多少人活到了中年时期,他们占据的比例又是多少。朱棣有两个儿子,共同被封为蕃王,后来,有个人欲要计划谋逆结果被除国。

洪熙时期有九个儿子,如同朱棣一般,全部封为蕃王。后来,其中一子早夭,另四位蕃王因没有子嗣而除国,此刻只剩四位蕃王。可以看出,此时期早夭加无后占据的人数达到一半,而且,这些无后的蕃王,许多都不久后离世。

宣德时期留有七子皆成为蕃王,其中三人无后,人数占据一半。正统年间,出现一个成年儿子,即成化。景泰时期最为悲惨,虽然儿子众多,但都是短命之相,相继早夭,连太子都没有幸免。

成化时期,共有十位皇子,尽皆封为蕃王,六人无后,比例再次占据一半。其中有一人死于地震,算是意外而亡,其他几人皆为患病而死。无后蕃王中,死于疾病的占据一半人数。

弘治时期,仅有一子达到成年,也便是后来的.正德皇帝;嘉靖时期有六个儿子,四个早夭,只有两个活到成年。而这两人,其中一人因病而死。

嘉靖皇帝只留下一支后代,即隆庆皇帝。在隆庆时期,仅有一子,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明朝皇室的传世子嗣逐渐减少,弘治只有一个子嗣,但其子却没有后代,此脉自此断掉。

嘉靖只有一子,隆庆之后生两子。

万历皇帝执政岁月最久,达到48年。在这期间他培养了四个儿子,皆顺利传承,为当时留下后代最多的皇帝。因此,在南明的众多蕃王,多是万历一脉的人。

泰昌时期,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崇祯皇帝。天启虽然有儿子,但均未撑到成年,皆为早夭之命。

通过上文可知,整个永乐一脉,历经十四代帝王,出现了十七个蕃王派系。除此之外,还有因无后而导致一代终结的蕃王,达到十三位。相比之下,朱元璋一人便留下了二十二个成年蕃王,且他们均有后代,得以继续壮大发展。

整个永乐一脉,所出现的蕃王竟然都比不上朱元璋一人,这听起来显然有些可怕。

不得不说,明朝论生育最强的,还是要属于朱元璋一脉的朱家子孙,比如:庆成王有一百多个子孙,肃王的子孙更是多不胜数,永乐一脉唯有望此叹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明朝皇帝多短命具体指的是永乐一脉的皇帝,毕竟,他们占据比例最大。一定程度上,该派系生育率低下、夭折率高,跟朱棣脱不了干系。或许正如后世所说,朱棣患有遗传疾病,导致后代普遍短命。

我们通过史料可以看出端倪,如:永乐出征时突然发病而死,洪熙、宣德、天顺等帝王也都是死亡突然,不排除朱棣患有心脑血管之类的疾病,古代医术无法检测,从而,导致延误一脉。

虽然,明朝皇帝继朱棣之后寿命大多不长,但是,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在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清朝康熙皇帝对明太祖评价为:“治隆唐宋”,《明史》更是评价明成祖为:“远迈汉唐”......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我的成长故事一年级作文400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我的成长故事,有酸甜苦辣,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幸福世界。正是经历的这些酸甜苦辣,让我不断的成长。在我六岁那年,我是一个不听话,十分调皮的孩子。但我的学习成绩向来都很优秀,从来都是很稳定的。有一次,数学测验的结果出来了,有许多同学都为自己的好成绩感到高兴。只有我在一旁闷闷不乐,因为我的粗心大意,只考了七十

  • 一千零一夜睡前故事文字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阿索是个大眼睛,梳麻花辫的小姑娘。她有一双灵巧的手,每天下午放学后,都会用这双手来串山楂果。阿索家里有只大竹筐,筐里有许多红红的山楂果。把果子串在细细的竹签上,然后蘸上糖浆,就能做出许多酸甜可口的糖葫芦。可是,做这么多的糖葫芦干什么?哦,原来阿索的妈妈是卖糖葫芦的。妈妈每天都会在街头的小摊上卖糖葫芦

  • 三年级童话作文小红鱼和小金鱼?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那美丽的鱼缸住进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家伙小金鱼和小红鱼。很快,他们就成为了一对快乐的伙伴,不过我在给它们喂食的时候,他们还是喜欢争来争去。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床,迫不及待的来到了鱼缸旁边,我发现他俩一动也不动,当时我就想:“小金鱼和小红鱼会不会死了呢?”我赶紧告诉了妈妈,妈妈对我说他们在睡觉呢,

  • 问鼎中原的故事:问鼎中原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

  • 一千零一夜故事全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一千零一夜》一共有26个故事,它们的名字为:1、国王山努亚和他的一千零一夜2、渔夫和雄人鱼的故事3、魔鬼和四色鱼的故事4、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5、懒汉克辽尼和铜城的故事6、航海家辛巴达的故事7、朱特和两个哥哥的故事8、瞎眼僧人的故事9、驼背的故事10、智者盲老人的故事11、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娅图芙丝

  • 上海卫视6大主持人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上海电视台6六位主持人一顿饭把自己前途“吃没了”,看他们的发言就会发现被处罚不冤,一群人张口闭口周公子,满脸谄媚。事情大概是这样:前段时间上海台六位主持人陈蓉,倪琳,戴刘菲,海燕,朱桢,程雷组团参加前上海首富周正毅(因为经济犯罪二进宫判了16年,刚出来不久)的生日宴,如果是以私人名气参加倒也无所谓,

  • 假如曹操与陶渊明相遇会说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遇见陶渊明,有点像关公战秦琼。第一,两人的政治地位差异较大。曹操是东汉末年三国乱世的枭雄,与刘备刘玄德和孙权孙仲谋三足鼎立,在北方缔造了强大的魏国,南征北战,成就了一世之霸业。陶渊明是东晋名士,初任彭泽县令,后不堪官场黑暗吏治腐败,不愿为五斗米摧眉折腰而毅然决然挂印辞官,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第二

  • 三顾茅庐的全部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期,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此地有‘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多方打听,得知“伏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住茅庐草棚,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这时,谋士徐庶也向刘备推荐说

  • 我和书的故事怎么写?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和书著名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陈寿先生也说过:“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这说明读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我还不识字,然而却特别爱听老师讲童话或神话故事。在家里,我爸爸妈妈也经常从《一千零一夜》这本书中挑了一些故事讲给我听,我觉得书中的故事特别引人,所以经常缠着爸爸

  • 上海文化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上海,简称“沪”,有“东方巴黎”的美称,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江南的吴越传统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上海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包括建筑类的弄堂文化、外滩建筑群、庙宇的文化;生活类的习俗、节日、嫁娶、饮食、方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