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君主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是汉武帝刘彻即位时所使用的年号,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建元年号,并不是汉武帝一开始就定名的,而是有官员为了讨好皇帝,认为“改元宜应天瑞,当用瑞命纪元,选取名号”,在武帝元鼎三年时新作出来,再往前追加所定的,后人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就称武帝第一年为建元元年。
清朝的历代皇帝的年号及名字?
清(1616~1911)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太宗(~皇太级)天聪崇德世祖(~福临)顺治圣祖(~玄烨)康熙世宗(~胤)雍正高宗(~弘历)乾隆仁宗(~琰)嘉庆宣宗(~宁)道光文宗(~奕)咸丰穆宗(~载淳)同治德宗(~载)光绪(~溥仪)宣统
历史陈姓的皇帝有几个?
陈姓皇帝有:陈武帝(陈霸先)、陈文帝(陈)、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文佳帝文佳皇帝(陈硕真)、陈后主(陈叔宝)、顺帝陈理等等。
1、陈武帝(陈霸先)
陈霸先(503年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祖籍颍川(今河南禹州),汉太丘长陈之后,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557年559年在位)。
2、陈文帝(陈)
陈文帝陈(520年566年5月31日),又名昙、荃,字子华。吴兴长城(今浙江省长兴县)人。陈武帝陈霸先之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长子,陈宣帝陈顼长兄,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天嘉,559年到566年在位。
3、陈废帝(陈伯宗)
陈伯宗(554年6月12日或552年6月20日570年5月),即陈废帝(566年到568年在位),字奉业,小字药王,陈文帝陈的嫡长子,母安德皇后沈妙容,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三位皇帝。
4、陈后主(陈叔宝)
陈后主陈叔宝(553年11月-604年11月),陈太建十四年(隋开皇二年,582年)至陈祯明三年(隋开皇九年,589年)在位,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陈顼长子,母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
5、文佳皇帝(陈硕真)
陈硕真(620年653年),唐代浙东农民起义军女首领。睦州雉山梓桐源田庄里(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梓桐镇)人,早年丧夫。永徽四年(653年)十月初,陈硕真正式宣布起义,与官府进行对抗。她仿照唐朝官制建立了政权,任命章叔胤为仆射,总管各项事宜,而她自己则称为“文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