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历史人物性格的成语?
精忠报国,刚正不阿。岳飞。
二、关于历史典故中有人物的成语要十个?
历史典故中有人物的成语:
背水一战(韩信)、完壁归赵(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
三顾茅庐(刘备)、东窗事发(秦桧)、如鱼得水(刘备)、
退避三舍(重耳)、初出茅庐(诸葛亮)、图穷匕见(荆柯)、
草木皆兵(苻坚)、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
讳疾忌医(蔡桓公)、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一饭千金(韩信)、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胸有成竹(文与可)、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精忠报国(岳飞)。
匡衡凿壁
【拼音】:kuānghéngzáobì
【解释】: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举例造句】:因效匡衡凿壁之义,于墙上穴一小孔,置灯彼屋而光射此房。★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书房壁》
【拼音代码】:khzb
【近义词】:凿壁偷光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勤学
【故事】:西汉时期,宰相匡衡从小因为家贫,没有条件进学堂,他白天帮人干活,晚上没钱买灯油,就只好在家里土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甚至到有书的人家去免费帮工换取书本,他刻苦学习终于在汉元帝时期当上太子少傅。
①精卫填海
②江郎才尽
③愚公移山
④名落孙山
⑤伯乐相马
⑥叶公好龙
⑦东施效颦
⑧塞翁失马
⑨毛遂自荐
⑩杞人忧天
周公解梦,
庖丁解牛,
庄周梦蝶,
张冠李戴,
力不过项,
霸王举鼎,
霸王别姬,
韩信点兵,
神农尝百草,
大禹治水
三、80个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学习收藏
耳食之言
戮力同心
悲天悯人
金风玉露
浪迹天涯
春葩丽藻
卓绝千古
墨子泣丝
发纵指示
动地惊天
苍黄翻覆
花下晒T
含英咀华
马牛襟裾
少安毋躁
千载难逢
放心解体
无与伦比
待人接物
翻云覆雨
众毛飞骨
有才无命
旷日经久
萎靡不振
牙签万轴
直上青云
孔席墨突
兵未血刃
继晷焚膏
引物连类
备尝艰苦
狗吠之惊
一落千丈
焚膏继晷
天人之际
残膏剩馥
雨卧风餐
文从字顺
九牛一毫
蜻蜓点水
东家西舍
趑趄嗫嚅
愤世疾邪
云窗雾阁
得意扬扬
和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三顾茅庐、破釜沉舟、悬梁刺股、四面楚歌、凿壁偷光、指鹿为马、纸上谈兵、背水一战、初出茅庐、乐不思蜀、卧薪尝胆、负荆请罪、泰山北斗、屈指可数、以人为镜
四、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典故100个
1、入木三分(王羲之)
出自唐朝·张怀妒槎稀ね豸酥罚骸敖凼奔辣苯迹0妫と讼髦嗜肽救帧!笔洌盒垂硇囱呷艘坏,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释义: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2、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释义: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3、墨守成规(墨子)
出自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释义: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4、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之师。
5、口蜜腹剑(李林甫)
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释义:嘴上说的很甜美,心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6、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7、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8、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9、图穷匕见(荆轲)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10、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释义: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11、揭竿而起(陈胜)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释义:意思是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12、孺子可教(张良)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释义:意思是指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13、四面楚歌(项羽)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释义: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1、一鼓作气(曹刿)2、一字千金(吕不韦)
3、一字之师(郑谷)4、一饭千金(韩信)
5、东山再起(谢安)6、图穷匕见(荆轲)
7、纸上谈兵(赵括)8、负荆请罪(廉颇)
9、卧薪尝胆(勾践)10、接竿而起(陈胜/吴广)11、三顾茅庐(刘备)12、孺子可教(张良)
13、四面楚歌(项羽)14、老当益壮(马援)
15、投笔从戎(班超)16、暴殄天物(商纣王)
17、暗渡陈仓(刘邦)18、嗟来之食(黔敖)
19、怒发冲冠(蔺相如)20、手不释卷(刘秀/吕蒙)
1、一鼓作气(曹刿)
2、一字千金(吕不韦)
3、一字之师(郑谷)
4、一饭千金(韩信)
5、东山再起(谢安)
6、图穷匕见(荆轲)
7、纸上谈兵(赵括)
8、负荆请罪(廉颇)
9、卧薪尝胆(勾践)
10、接竿而起(陈胜/吴广)